金融市場風險管理論文

  金融市場風險,指金融資產的市場價格變化或波動而引起的未來可能損失,是各經濟主體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金融市場風險管理研究論文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美國“次貸”***產生的原因,揭示金融市場風險管理的隱憂,就如何加強我國金融市場的風險管理提出意見。

  關鍵詞:次級抵押貸款;金融市場;風險權重

  本世紀初,美國政府為扭轉經濟的不景氣,防止經濟衰退,採取低利率及減稅等措施,大力發展信貸業務,使房地產市場進入一個良好的發展階段。房地產市場的繁榮促使銀行及金融機構對“次級信用”人借出大筆貸款,有的次級房屋抵押貸款供給者甚至以降低門檻為手段大力挖掘消費者的購房能力,拓寬自身盈利空間。2006年以後,隨著美國國內物價水平的不斷攀升,為避免通貨膨脹,美聯儲不得不提高利率水平。利率的上升加大了借款者的成本,導致浮動抵押貸款違約率提高,取消抵押品贖回權的次級貸款比重出現大幅攀升,美國次級住房按揭貸款的違約率創近10年新高。違約率的大幅提高拉響了美國次級房屋抵押貸款的危機警報,隨著大量借款者無力償還貸款,“次貸”***迅速爆發和升級,並波及到全球金融市場。

  一、美國“次貸”***產生的原因

  導致美國“次貸”危機愈演愈烈的主要根源是放貸衝動、風險集中釋放以及監管缺位。

  ***一***放貸衝動。2001~2004年,美聯儲實施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產業的發展,美國人的購房熱情不斷升溫,次級抵押貸款成了信用條件達不到優惠級貸款要求的購房者的選擇。同時,放貸機構間競爭的加劇催生了多種多樣的高風險次級抵押貸款產品。據統計,美國次級房屋抵押貸款總規模大致在8600~13000億美元之間,其中,有近半數的人沒有固定收入的憑證,這些人的總貸款額在4500~6500億美元之間,從而留下借款人日後可能無力還款的隱患。隨著美聯儲連續17次加息,美國房地產市場逐步出現降溫跡象,借款人很難將自己的房屋賣出,即使能賣出,房屋的價值也可能下跌到不足以償還剩餘貸款的程度。

  ***二***風險集中釋放。2003年以來,美國政府為保持經濟穩步發展,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並積極減稅。在這些政策的刺激下,經濟復甦導致住房需求增加。一些次級抵押貸款提供者為拓展自身盈利空間,採取獵殺放貸的手段,沒有依照法律的有關規定向消費者真實、詳盡地披露有關貸款條款與利率風險的詳細資訊,以“低門檻、低首付、低擔保、低要求”向各類人群發放次級抵押貸款,房地產市場出現供求兩旺、快速發展的大好形勢,房價大幅上漲,抵押消費迅速增長。

  同時,一些按揭經紀人在巨大利益的驅動下,為多掙佣金,利用家訪、電話、郵寄資料、***、網際網路彈出廣告等各種方式,通過種種欺詐手段,包括故意隱瞞資訊、提供虛假資訊、慫恿甚至代替消費者虛報收入等等,誘騙消費者上鉤,而“咬鉤”的受害者往往是弱勢群體中最弱勢的。由於次級房貸放款中存在的?a href='//' target='_blank'>種植渙夾形??渭兜盅捍?釷諧〕魷至朔搶硇緣姆比伲?坎?諧∫渤魷峙菽??又??昀疵攔?幕醣醫羲酢⒕用袷杖朐鏊儐陸導襖?噬?咴黽恿絲篩《??史看?睦?⒅С齙紉蛩兀?溝投朔看??顏呋勾?沽Σ歡霞喲螅?ピ悸什歡仙仙?H鷚?a href='//' target='_blank'>國際***UBS***的研究資料表明,截至2006年底,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還款違約率高達10.5%,是優惠級貸款市場的七倍。由於違約率不斷攀升,提供購房信貸和住房抵押消費貸款的各類金融機構大都陷入困境,不良資產激增,抵押品贖回權喪失率上升,資金週轉緊張。

  ***三***金融機構監管缺位。美國在次級抵押貸款的監管上是缺位的並長期不作為。其一,對風險估計不足,一味追求利潤最大化。2004年2月,當時的美聯儲主席在對全國信用社的一次演講中說:“如果貸款機構提供比傳統固定利率更好的另類房貸產品,美國消費者可能會從中獲益。”從演講中看出,當時美聯儲領導層似乎在鼓勵開發並使用可調整利率房貸,而今天正是這類貸款壞賬,導致眾多借款人喪失抵押品贖回權。其二,金融管理層自相矛盾,一面加息,一面鼓勵房貸。早在2004年春天,金融監管部門已開始關注貸款標準放鬆的問題。

  與此同時,美聯儲連續17次加息,將聯邦基金利率從1%提升至5.3%。另一邊卻鼓勵貸款機構開發並銷售可調整利率房貸。正是這種自相矛盾的行為,造就了當前席捲數百萬美國住房所有者的大風暴。其三,監管手段滯後。2005年5月,媒體開始報道,經濟學家對新增房貸的風險發出警告。同年6月,原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稱他本人也擔心新型房貸產品氾濫。但金融監管部門從2005年12月才開始擬議推出監管指引,旨在遏制不負責任的放貸行為。直到危機爆發前四個月,即2007年3月初,金融監管部門才同意將指引中的保護措施衍生到那些更為脆弱的貸款人。

  二、美國“次貸”***對我國金融市場發展的啟示

  這次美國“次貸”危機的導火線是房地產市場過熱。在這方面,我國的房地產市場“毫不遜色”。在我國,居民的住房按揭貸款一直被認為是“優質資產”。這樣一個觀念在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已大行其道幾年,而且即使到現在,除銀監會及央行這樣的監管機構有所察覺之外,房地產市場、商業銀行對此仍無動於衷,“住房按揭貸款是優質資產”的神話仍然是房地產市場主流意見。但實際上,當美國打破這種神話時,居民按揭貸款的潛在風險就暴露無遺。這種資產的優質性就會受到嚴重質疑。從這個意義上說,“次貸”***對中國有一定啟示。

  ***一***金融市場的盲目擴張將可能導致收益與風險相背離。目前,國內銀行基本上是國有銀行或國有股份佔主要比重的銀行。這些銀行為自身短期效益,往往採取盲目擴張住房按揭的做法。它們不僅放寬個人住房按揭貸款者進入市場的條件,也不嚴格遵守銀監會的相關指引,甚至採取各種方式規避這種指引,如,加按揭、轉按揭等。這些追求短期效益的做法,導致房產貸款總量不斷增加。截至2006年末,我國個人商業房貸餘額已達2.3萬億元。

  國家會計學院的一份研究報告曾估算按揭貸款的違約風險:對照香港20年的經驗,利率上升、房價波動以及貸款人償還能力下降等三大因素誘發的房貸違約率可能超過18%,房貸違約很容易轉換成未來幾年內的銀行壞賬。銀監會最近的調查顯示,國內部分省市的房貸不良率連續三年呈上升趨勢,“假房貸”、“假按揭”案件也相當突出。同時,隨著央行多次提高存貸款利率,我國住房抵押貸款的風險越來越大。而許多商業銀行卻一直相信房價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只漲不跌,爭相搶食房貸“蛋糕”。但我國房地產價格到底有多大“泡沫”?一旦市場信心喪失,泡沫在頃刻間就會破裂,房屋價格便迅速下跌。這樣,很可能會導致收益與風險相背離,危機就可能爆發。

  ***二***“信用等級”制度不健全將導致房貸市場存在隱患。從住房按揭的物件看,我國按揭貸款者中的大部分人連“次級信用”都不及。這幾年,凡是個人要申請住房按揭貸款的,幾乎都能從銀行獲得貸款。既然人人都能從銀行獲得住房按揭貸款,那麼住房按揭貸款者基本上沒有信用等級可分。甚至不少人利用假信用,從銀行套取大量貸款炒作房地產。儘管目前國內不少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信用不好,但在房地產市場價格一直上漲時,這種沒有信用的人不會暴露出來,因為過高的房價會把這些潛在風險完全掩蓋起來。但如果我國的房地產價格出現逆轉,其潛在風險必然暴露出來。

  ***三***風險權重聚集在銀行體系將導致化解風險的能力不強。一方面,我國住房按揭貸款的證券化程度較低,其不良信用貸款的風險基本聚集在銀行體系內。我國正經歷資產價格大幅上漲的階段,住房抵押貸款的低風險特性,使銀行在信貸資產結構調整中特別垂青於住房抵押貸款,而大量的住房抵押貸款正是造成近年來房地產價格快速上漲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信貸的增長增加了房地產市場的需求。以房價收入比來度量,我國的住房抵押貸款無疑也越來越具有美國式次級抵押貸款的特徵,只不過銀行迫於監管的壓力仍要求一定的首付比例,這似乎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借款者違約的風險。

  但隨著我國房地產價格的快速上漲,住房抵押貸款的風險已越來越大。隨著央行多次提高存貸款的利率,借款人的償付壓力增大,也越來越難以預測未來償付現金支出的變化。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對住房抵押貸款的風險準備不足,監管部門對商業銀行住房抵押貸款的風險權重又相對較低,這使商業銀行一旦被暴露在住房抵押貸款違約風險面前時,其應對能力就會相當脆弱。由於我國房地產業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佔有相當比重,一旦房地產抵押貸款風險暴露,就會對房地產市場乃至整個巨集觀經濟造成嚴重衝擊。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提醒我們,越是在市場繁榮的時期,越應加強風險控制和監管。如果房價出現向下逆轉的趨勢,這些聚集在銀行的風險就可能爆發出來。

  三、對我國金融市場風險管理的幾點思考

  “次貸”危機使我們認識到當前最重要的是要加強監管,重視房貸等風險,提高應對房貸風險的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有效防範和控制風險,應考慮以下幾點措施:

  ***一***科學看待和運用金融創新,穩妥地推進信貸市場的發展。美國次級抵押貸款蘊涵著大量的金融創新。通過創新,一方面貸款機構進一步挖掘客戶資源、拓展還款方式,有效分散和轉移了信貸風險。

  另一方面,使信貸市場和債券市場日趨活躍,美國經濟穩定增長。目前,我國銀行業經營的共性現象突出,信貸資產佔較大份額,風險多集中於銀行體系內,風險釋放方式單一。這迫切需要通過金融創新加以解決。因此,銀行監管部門應積極鼓勵銀行開展金融創新,商業銀行應把加快金融創新作為一項重要的發展戰略,納入董事會的重要職責,認真對待、科學安排,通過金融創新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通過對房地產信貸證券化,有效分散、轉移我國銀行業承擔的大量風險,改善資產結構。

  在創新產品過程中,要切實防範金融創新風險。金融機構在推進金融創新過程中,要借鑑國外防範風險的經驗,注意多方面的風險,警惕金融創新可能產生的“***效應”,著力做好防範風險的制度準備、人才準備和技術準備。還要加強金融創新制度建設。“次貸”危機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制度的不完善,如監管制度的缺失、資訊不對稱、標準不統一等。而制度不完善帶來的風險往往是系統性的,破壞力極強且不易扭轉。因此,要重視市場制度建設,把商業銀行審慎經營與金融創新有機結合起來,杜絕追求利潤、忽視風險的非審慎經營行為的發生。監管部門應重視對金融創新的制度建設,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機構的監管,防範區域性風險向系統性風險轉化。

  ***二***完善我國銀行監管模式和體制,進一步提高風險防範能力。從這次美國“次貸”危機看到,美國金融體系中的多環節都存在監管缺失,這對我國是一個重要借鑑。首先,在堅持以規制性監管為主的基礎上,實現規制監管與原則監管的有機結合。具體說,就是要針對不同監管事項實施不同的監管原則。在市場準入及退出事項的審批中,對執照的頒發、內控制度等方面都應制定明確的規則,以規制監管為主。其次,要穩步推進金融業綜合監管。銀監會要高度重視房地產市場發展中的各類金融風險,及時發出風險提示。銀行不能放鬆借貸標準,嚴格“三查”,嚴防假按揭和虛假貸款,加強對銀行房地產貸款的監管力度。再次,要加強基礎資訊研究,提高監管的精確性。在銀行體系內要加快做好低端的、基礎性的工作,對貸款的風險、信用狀況、違約率等方面的資訊要非常精確。只有完全掌握這些資訊,才能發現問題的根源,做到有的放矢,對症下藥,不斷提高風險防範能力。

  ***三***進一步完善信貸市場執行體系,有效防範和控制信貸風險。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個人信用體系,改變商業銀行僅憑藉款人身份證明、個人收入證明等較原始的徵詢材料進行判斷和決策的現狀。完善個人信貸法律,加強對已放貸款的監督管理,加強對失信、違約的懲處,從法律上保障銀行開辦消費信貸業務的利益,減少各種惡意欺詐行為。規範抵押貸款放貸市場,防止為擴大盈利水平、搶佔市場份額而擅自降低貸款標準和擔保條件。進一步提高個人房貸資產質量,加強對個人住房信貸的監管,防止風險貸款產生。其次,加快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程序,分散市場風險。加快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發行抵押貸款債券,引進抵押貸款投資者,可有效解決銀行資金問題,並減少風險積聚。再次,要穩定房價,防止房價發生大幅波動。房價是影響抵押貸款發放的重要因素,也是決定借貸者借款規模和借款折扣的關鍵因素,房價的波動會極大影響抵押貸款的價值。金融機構應時刻監控住房抵押貸款市場的危機聚集情況,在危機爆發前向放貸者和投資者發出警告,減少或停止新的危險住房抵押貸款。

  範文二:小議金融期貨市場風險管理

  金融期貨交易雖然規避了金融現貨交易債券、股票、外匯的風險,但卻產生了金融期貨交易的風險,其具有的雙刃劍效應既可以給投資者帶來超過現貨交易的鉅額利潤,也可能使得交易者損失加劇。故此本文將重點研究我國金融期貨市場風險及相應的風險監管制度。

  一、金融期貨市場風險

  從本質而言,金融期貨市場風險是由金融現貨市場派生和演化而來,生產經營者通過套期保值來規避市場風險,但套期保值並不是消滅風險,而只是將其轉移出去,期貨轉移出去的風險需要相應的承擔者,期貨投機者、套利者正是期貨市場風險的承擔者。

  二、國外金融期貨市場監管模式——以股指期貨市場監管為例

  作為金融期貨的傑出代表,股指期貨一誕生就取得空前的成功,而各國對股指期貨監管也各有側重,歸納而言可分為單主體兩級監管模式和單主體三級監管模式:

  ***一***單主體兩級監管模式——以香港,新加坡和日本為典型代表

  “我國香港政府監管票指數期貨市場的最高監管機構是商品交易事務監察委員會,它代表政府行使監管權力,制定交易制度,維護市場穩定,防範各種風險甚至干預交易主體①。”

  期貨交易所是以私人有限公司形式向政府註冊,由會員聯合組成的。交易所制度的各種規則和制度會員都需要遵守,而期貨交易所在期貨交易法令的授權下,擔負著對其會員進行監察督導的任務。

  ***二***單主體三級監管模式——以英、美等國為典型代表

  “在英國監管體制中,政府監管主要通過對行業協會、交易所得監管和指導來保證股指期貨市場的正常運轉,政府除了某些必要的國家立法外,對期貨市場的干預較少;行業協會很多時候充當的是民間團體的角色,根據其主要職責,對股指期貨市場具有很大的監管權力;交易所的自我管理是英國期貨市場管理體系中的基礎與核心,由於市場規則主要是由交易所制定並執行,因而在股指期貨市場監管環節上交易所具有很強的監管實力②。”

  政府監管、行業協會監管、交易所的自我管理是英國股指期貨監管制度中的三個典型的監管層次,三者監管權力總體而言是逐漸減小,但各有側重點。

  三、完善我國金融期貨市場的風險監管制度

  ***一***加強我國金融期貨市場內部風險管理制度

  金融期貨市場主體應從各自不同的交易主體地位出發,在識別主要風險源的基礎上,對可能出現的各自風險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建立並完善各自的內部風險監控機制。

  1.交易所的風險管理

  交易所的監控是整個金融期貨市場風險防範與管理的核心,應建立正確和嚴格執行有關風險監控制度,建立對交易全過程進行動態風險監控的機制。

  2.期貨公司的風險管理

  作為金融期貨市場交易的中介者和直接參與者,期貨公司的風險管理也是期貨市場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期貨公司應建立完善公司治理以及與風險監管指標相適應的內控制度,嚴格執行保證金制度,嚴禁客戶透支交易,建立獨立的風險管理系統。

  3.投資者的風險管理

  客戶是金融期貨市場利益與風險的直接承擔者,故客戶的風險管理也是金融期貨交易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一般自然人投資者而言,應充分了解和認識期貨交易的風險性慎重選擇期貨公司,制定正確的投資策略同時規範自身行為;對機構投資者而言,應加強機構投資者的內部風險監控。

  ***二***完善我國金融期貨市場外部監督機制

  1.儘快完善金融期貨法律法規

  為促進我國金融期貨市場的發展,需要儘快出臺《期貨法》,提升期貨法律監管效率層級,制定專門的《金融期貨交易管理條例》。同時為了防止政府監管影響期貨市場執行機制的獨立執行,有必要以法律形式明確規定監管機構的許可權範圍、監管方式等。

  2.確立規範單主體三層次監管模式

  目前我國的期貨市場監管模式為中國證監會、中國期貨業協會和各期貨交易所構成,並形成以一批期貨法律法規,已經初步建立了適合我國期貨市場發展的三層次監管體系,但仍需要不斷的完善與加強。

  ***1***完善證監會的最高監管職能

  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政府監管的最高職能部門,在我國期貨業日益發展壯大,交易品種不斷創新的背景下,監管手段應從以行政為主向法律、經濟、行政等多種手段綜合運用轉變;監管內容應從控制風險為主向加強風險控制和市場建設並重轉變。

  ***2***加強期貨業協會自律建設

  期貨業協會是期貨業自律管理組織,隨著金融期貨市場的發展壯大,其應減少期貨業協會的行政色彩,逐漸過渡到非官方的民間機構;切實承擔自律監管職責,建立實質性的獎懲機制,樹立起行業協會自律組織本應具有的權威性。

  ***3***強化交易所的一線監管

  完善交易所的風險管理,首先應完善會員的資信制度,嚴格審查會員資信,建立起市場準入制度,維護金融期貨市場穩定;與期貨業協會在分工合作的基礎上形成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