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是怎麼來的和氣候特徵

  雨水節氣的涵義是降雨開始,雨量漸增,在二十四節氣的起源地黃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氣寒冷,但見雪花紛飛,難聞雨聲淅瀝,那麼你知道雨水節氣的由來嗎?小編精心收集了雨水節氣是怎麼來的 雨水節氣的來歷和起源,供大家欣賞學習!

  雨水節氣的來歷簡介

  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後***公曆2月18—20日***,太陽黃經達330度時,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雨水節氣時段一般從公曆2月18日或19日開始,到3月4日或5日結束。雨水和穀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意思是說,雨水節氣前後,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就要到了。

  雨水,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雨水,表示兩層意思,一是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漸少了,雨漸多了。雨水後,春風送暖,人們明顯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開和春滿人間。

  “雨水”過後,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回升到0℃以上,黃淮平原日平均氣溫已達3℃左右,江南平均氣溫在5℃上下,華南氣溫在10℃以上,而華北地區平均氣溫仍在0℃以下。雨水前後,油菜、冬麥普遍返青生長,對水分的要求較高。“春雨貴如油”,這時適宜的降水對作物的生長特別重要。

  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後及時春灌,可取得最好的經濟效益。淮河以南地區,則以加強中耕鋤地為主,同時搞好田間清溝瀝水,以防春雨過多,導致溼害爛根。俗話說:“麥澆芽,菜澆花”,對起苔的油菜要及時追施苔花肥,以爭莢多粒重。華南雙季早稻育秧已經開始,應注意抓住“冷尾暖頭”,搶晴播種,力爭一播全苗。

  雨水是什麼時候

  2017年雨水時間:2月18日 19:31:16,農曆2017年正月***小***廿二。

  2018年雨水時間:2018年2月19日 01:17:57,農曆2018年正月***小***初四。

  距下個雨水到來還有 44天4小時51分23秒

  雨水是什麼意思

  雨水英文翻譯:Rain Water

  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雨水時,鬥指壬。太陽黃經為330°。這時春風遍吹,冰雪融化,空氣溼潤,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們常說:“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

  雨水三侯

  獺祭魚:水獺開始捕魚了,將魚擺在岸邊如同先祭後食的樣子。

  候雁北: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

  草木萌動:草木隨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

  雨水介紹

  雨水節氣的涵義是降雨開始,雨量漸增,在二十四節氣的起源地黃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氣寒冷,但見雪花紛飛,難聞雨聲淅瀝。雨水之後氣溫一般可升至0℃以上,雪漸少而雨漸多。可是在氣候溫暖的四川盆地,即使隆冬時節,降雨也不罕見。四川盆地這段時間候平均氣溫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櫻桃花開,確以進入氣候上的春天。除了個別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終止。嫁接果木,植樹造林,正是時候。盆地繼冬幹之後,常年多春旱,特別是盆地西部更是“春雨貴如油”。農業上要注意保墒,及時澆灌,以滿足小麥拔節孕穗、油菜抽苔開花需水關鍵期的水分供應。川西高原山地仍處於乾季,空氣溫度小,風速大,容易發生森林火災。另外,寒潮入侵時可引起強降溫和暴風雪,對老、弱、幼畜危害極大。所有這些,都要特別注意預防。光陰易逝,季節催人,“一年之計在於春”。小春管理和大春備耕都應抓緊進行,爭取今年勝過往年。


看過雨水節氣是怎麼來的 雨水節氣的來歷和起源的人還:

1.雨水節氣的由來

2.雨水節氣的特點

3.雨水是什麼意思

4.雨水吃什麼養生

5.雨水節氣有哪些氣候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