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家長工作計劃範本

  在“教育從娃娃抓起”的時代,幼兒園早已不是託兒所的代名詞了。與此同時,幼兒園教師不僅要悉心教育幼兒,還得與家庭、社群密切合作。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你喜歡。

  ***一***

  一、指導思想:

  幼兒園新《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援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援、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 家庭教育指導的本質是家長認識提高的過程,根本目標是促進幼兒發展。將家庭教育融入幼兒教育範疇,是為了促進幼兒園辦園水平提高;增強家長對幼兒園的信任感;提高家長對幼兒關心的程度;強化家長教育動機;提高家教素質和家教質量。

  二、情況分析:

  上學期,我班開展了較多的家長工作形式,如:家長會、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家長問卷等,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經過一學期的家長工作,原先對幼兒不關心、無所謂的觀念已有很大改變,家長們紛紛主動向老師詢問孩子在園的生活學習情況。對目前開展的主題活動、活動區活動都有了一定的瞭解。同時也給予了我們許多的配合。對一些不明白的事能進行電話聯絡,請假制度也開展得很好。但瞭解到班裡有很大一部分幼兒家長工作繁忙,都由祖父母帶,存在依賴性強,自理能力差,節假日不午睡等一系列不良習慣。這樣就影響了教學活動的開展。各方面能力還待培養。針對上述情況加強家園合作顯得非常重要.,因此我們分析後認為,我班上學期家長工作中的親子活動不多。本學期,我們在原有家長工作的基礎上,加大親子活動的創新開展,讓家長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三、目標:

  1、針對不同層次的家長進行不同的聯絡、交往,力爭讓每位家長都能時刻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讓家長滿意放心。

  2、根據教學活動的需要,請家長務必關心家園欄,關心主題教學,做好家園配合工作,使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

  3、請家長獻計獻策,共同商討教育良方。

  4、根據家長的需要,提供便利服務。

  四、 措施:

  1、開學前電話聯絡每位幼兒家長,瞭解幼兒假期生活情況和健康狀況。

  2、做好家訪工作,瞭解孩子學習情況與生活習慣。

  3、利用接送時間,與各位家長簡單反映幼兒在園情況,並瞭解幼兒在家表現,與家長商討教育幼兒的有效方法。

  4、五月開設家長開放日活動,組織家長帶領孩子到小學去參觀,觀摩小學生的上課情況,並請家長談談參觀後的感想和體會。

  5、每月做好幼兒在園評價記錄,並請家長也能配合填寫有關欄目。

  6、學期結束時,寫好每個幼兒在園情況彙報表,向家長彙報。

  7、做好期末家訪工作,希望家長能合理安排好幼兒的假期生活。

  ***二***

  一、指導思想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教育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學前教育必須和杜會教育、家庭教育同步進行、同步發展、相輔相成,缺少任何一個方面,都會影響著教育整體功能的發揮,所以,幼兒園教育必須與杜會教育、家庭教育相一致協調。為此,新學年,我園將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幼兒園園務計劃為依據;以爭創省級示範園為目標;通過多途徑的溝通交流方式及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家長全面瞭解幼兒園的保教工作,瞭解幼兒教育目的、內容與方法,充分認識到為孩子創設良好環境的重要性,並全面宣傳科學家教知識,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改進教育方法,從而形成家園共育的良好局面,實現家園一體化教育。

  二、工作目標

  1、規範家長學校管理,健全家長學校機構和完善各項制度。

  2、加強家長學校師資隊伍和管理隊伍建設,提高家長學校授課教師的專業水平與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辦學水平。

  3、繼承和發揚家長學校多年來積累的辦學經驗和做法,紮實開展好常規工作。

  4、深入開展家長學校課題研究,圍繞課題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提高科研水平與辦學效果。

  5、增強教師為家長服務的意識和與家長溝通的藝術性,構建民主、和諧的家園關係。

  6、指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學習和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有效的教育方法,為幼兒健康成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7、充分挖掘與利用家庭、社群教育資源,為幼兒教育服務。

  三、具體措施

  1、注重家長學校的規範管理。

  ***1***注重過程管理。將家長學校工作納入幼兒園常規工作,期初認真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並紮實地組織實施,做好各類活動記載與督導小結,完善檔案的收集整理。

  ***2***健全管理機構。成立新一屆家長委員會,召開家委會,進一步加強與委員們的聯絡,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研究當前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動態,商討辦好家長學校的措施和方案,及時反饋家教資訊,收集並反映家長對學校工作的建議和意見,協調並參與學校管理,進一步提高管理的實效。

  ***3***完善各項制度。逐步制定、修改、完善家長學校一系列管理制度,如:優秀家長、優秀家園聯絡欄的評比標準;優質課、優秀家教論文的評比標準;班級網頁中家園互動的評比標準以及獎勵、考核制度等,使家長學校逐步走向制度化、規範化。

  2、加強家長學校師資隊伍和管理隊伍建設。家長學校隊伍建設關係著辦學水平與效益,應創造各種學習機會與提供鍛鍊的平臺,讓家長學校管理人員與骨幹教師逐步外出學習培訓,開拓視野,增長見識,豐富家教理論知識,並通過參與組織各種家庭教育活動,提高組織管理能力與授課水平,大膽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