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跑量與慢跑有什麼區別

  現在,隨著業餘跑友越來越專業,跑圈出現了很多新名詞。“垃圾跑量”便是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詞彙,一部分人認為,“垃圾跑量既耽誤時間又不能提高馬拉松成績,總是跑得太慢還不如不跑;”還有一些跑友認為,“跑得慢怎麼了?我自己覺得高興、舒服就行,我每天慢跑,照樣馬拉松輕鬆完賽。”

  但實際上,有些跑友可能沒有真正理解垃圾跑量與慢跑的區別,兩者不能等同,它們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今天,馬拉松助手就來詳細解讀一下垃圾跑量與慢跑區別。

  慢跑的本質還是屬於低強度的有氧跑範疇,一般心率不超過150,這種訓練方法強度低,可以在很長的時間內供給能量並提高跑者的耐力水平。

  增強耐力,不論對於馬拉松跑者還是健身跑人群都非常重要,所以慢跑不論對於跑步大神還是跑步新手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不能被稱為垃圾跑量。

  通常情況下,檢測一次跑步是否屬於慢跑的最簡單方式就是談話測試,如果你能在1小時的跑步過程中進行自如的聊天,那這次跑步就屬於慢跑範疇。

  慢跑對於訓練和健康的好處

  有些人一提到馬拉松訓練,就會想到間歇跑、節奏跑、乳酸門檻跑,而特別反感慢跑。但實際上,慢跑是所有訓練中佔據比重最大的方式。沒有慢跑的基礎,跑乳酸門檻跑就無法做到;沒有慢跑的熱身,間歇跑、節奏跑會增加很大受傷的風險。

  健身跑人群習慣慢跑讓自己身心得到舒展,跑步大神也經常會用6、7分的配速進行賽後恢復和賽前調整,即便是當前馬拉松一哥基普喬格也會在訓練前進行5分配速的3公里慢跑熱身和訓練後的慢跑冷身。

  因此,慢跑,無疑是所有運動的基礎。

  慢跑的好處一:在有氧區間進行跑步,能最高效地燃燒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慢跑的好處二:提高攝氧量,有助於更長時間的維持目標配速。

  慢跑的好處三:改變骨骼肌細胞,增加細胞裡的線粒體數量,從而讓細胞工作產生更多的能量。

  慢跑的好處四:增加骨密度,骨骼是活體組織,它們可以通過增加自身的密度來應對大量的壓力,而慢跑的積累能刺激骨骼增加密度。

  慢跑的好處五:增強肌腱和韌帶的力量,加強毛細血管網密度。

  從上面的總結可以看出,慢跑,不論是對於健身人群還是專業人士都是不可或缺的跑步方式,沒有慢跑,就談不到其他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