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吃什麼養氣補血
女性養生要暖養生,這是中醫養生的觀點,可是如何做到暖養呢,中醫專家介紹說女性暖養主要是要注意保暖,尤其是下面的四個部位,千萬不能受涼,不然可能會誘發疾病出現。一、暖腳促睡眠雙腳是女人的 第二心臟 。女性每天睡前用40℃左右的熱水泡腳15~30分鐘,不但能緩解腰背疼痛,還能促進睡眠。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歡迎參閱
養氣補血
古人常用“面若桃花”來形容女人的美貌,面色的潤澤反映了其內在氣血的充盈程度。好氣色的女人即使不化妝,也會有超塵脫俗的氣質,由裡及表的美會讓女人如花般持續長久地盛開。
棗。紅棗是自古以來補氣養血的最佳食物之一。其性溫味甘,有健脾補血的功效,長期食用可使面部紅潤、駐顏美容。紅棗可以熬粥、做糕點、煮湯、泡茶等。一次吃3―5顆為宜,不要超過10顆,血糖高、便祕的女性要少吃。
桂圓、枸杞。桂圓是補血益心的佳果,春天也是補血養生的最佳時期。將2―5顆桂圓和米一起,小火熬上幾十分鐘,長期食用能使女人氣血充足、容光煥發。枸杞也能極好滋補,5―8顆枸杞用熱水泡茶,能養肝、抗衰老、防皺紋。
動物肝臟。中醫認為,春季是最適合養肝的時節,此時多加調養,氣色想不好都難。動物肝臟含有豐富的鐵,是最理想的補血食物之一。可以滷製、爆炒、煮湯,建議和綠色蔬菜搭配。年輕女性一週吃2―3次即可,每次10―30克,50歲以上的女性最好少吃。
女人冬季養生小常識
1.注意防寒不受凍
由於女性身體的特殊性,因此,冬季天氣寒冷時,要注意防寒。冬季氣溫低下,面板裸露部位極易凍傷,如手部、頭部、頸部等。其它如腳部也易受凍,因而應注意這些部位的防寒保溫,可圍圍巾,戴手套、耳套,穿棉鞋等保暖,還可隨時摩擦雙手和耳朵,適時墊腳、鍛鍊。忌穿潮溼的衣服、鞋襪,同時,手臉洗後要揩乾後才可外出。
2.吃暖少寒養腸胃
女人最好少吃寒性、生冷食物,尤其是畏冷、手腳經常冰涼、易傷風感冒,以及處於生理週期的女性更應注意。楊力建議,女性冬天可多吃些大棗山藥粥、五色粥等粥品,北芪黨蔘燉羊肉、蘿蔔排骨湯能溫補血氣、增強體質和抵抗力,做菜時還可放些姜、胡椒、辣椒等有“產熱”作用的調料。
3.早睡早起不熬夜
同時,不能熬夜,要早睡早起,以保持面板的健康。據研究發現,睡眠不足、經常熬夜的女人容易發胖、易患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所以女人真的要對自己好一點,給自己一個充足的美容覺,睡眠充足了,精神自然也跟著好。
4.開窗迎新鮮空氣
冬季也要注意開窗透風,否則二氧化碳易囤積,所以,冬季不是太冷時,屋內可以關掉空調,開啟窗戶,呼吸些新鮮空氣。建議視外面空氣情況,每天開窗通風兩次,每次30分鐘。此外,一定要保持合適的室內溫度,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一般室內應控制在16-22℃為好。
5.保養面板多補水
因為冬季乾燥,人的身體容易缺水,要想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細胞的正常執行,就應該用水來滋養你的身體。冬季每天要喝2000-3000毫升的水,這樣才能保證身體裡有充足的水分。
6.冬季防乾裂護脣
冬季乾裂的不止是肌膚,嘴柔弱的雙脣很容易受到傷害。在平時裡飲食中要多補充水分和油脂,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以及性平和或偏冷的食物。乾燥或者脫皮的嘴脣,在脣部上輕輕的抹上一層厚厚的凡士林,然後再用舊牙刷或是全新不用的牙刷,以大圓的方式輕柔刷脣,之後用溫溼毛巾輕輕的擦拭嘴脣,一天之內重複兩次左右,不久可以感到嘴脣柔軟,光滑。
7.冬季洗浴有四忌
忌洗太勤、忌水過燙、忌揉搓過重、忌肥皂鹼性太強。否則,極易破壞面板表層原本不多的皮脂,讓面板更為乾燥,因而也更易發癢、皸裂。洗澡次數以每週1~2次為宜。洗浴後可擦些甘草油、止癢霜、潤膚膏等,以保持面板溼潤,防止面板表層乾燥、脫落。
8.穿著柔和防靜電
冬寒穿衣較多,如不注意穿著,更易感覺面板瘙癢。這是由於身體與衣服、衣服與衣服間不斷髮生摩擦產生靜電,靜電刺激面板所致。因而,冬季應儘可能地選用純棉、真絲之類不易產生靜電的衣物做內衣、內褲、襯衫等。同時還要注意衣服搭配,穿了滌綸襯衫就不要再穿腈綸毛衣,裡面穿了合成纖維的衣服,外面就不宜再穿絕緣性的滌綸外衣,以防止產生靜電為宜。
9.情緒樂觀保持好
女性的感情往往比較細膩,特別是冬季,天氣本來就乾燥,加上消極的情緒,往往更容易“上火”,因此,女性朋友要注意樂觀情緒的保持。
10.熱水泡腳促睡眠
雙腳是女人的“第二心臟”。德國格羅斯漢斯多夫睡眠障礙治療醫院院長霍爾格·海因認為,女性每天睡前用40℃左右的熱水泡腳15—30分鐘,不僅能緩解腰背疼痛,還能促進睡眠。泡腳水不能太淺,至少要沒過腳面,連小腿一起泡,效果會更好。怕冷的女性晚上睡覺前,最好穿上保暖的棉襪,幫雙腳禦寒。
11.經常運動排寒氣
不要因為天氣冷就不愛出門,每天出門晒下太陽,做點運動,能呼吸清新的口氣,活動筋骨,改善血液迴圈,調節身體的新陳代謝,更加有利於提高機體免疫力,排出身體內的寒氣。上下班快走,簡單的爬樓梯、原地跳躍等都有助於強化體溫調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