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的營養價值及功效與作用

  我們都知道,堅果的種類有很多,松子就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堅果,它的味道好,營養價值高,深受人們的喜歡。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1、松子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亞麻油酸等,能降低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

  2、松子中的脂肪成分是油酸、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有很好的軟化血管的作用,是中老年人的理想保健食物。

  3、松子中維生素E高達30%,有很好的軟化血管、延緩衰老的作用,是中老年人的理想保健食物,也是女士們潤膚美容的理想食物。

  4、松子中的磷和錳含量豐富,對大腦和神經有補益作用,是學生和腦力勞動者的健腦佳品,對老年痴呆也有好的預防作用。

  5、松子中所含大量礦物質如鈣、鐵、磷、鉀等,能給機體組織提供豐富的營養成分,強壯筋骨,消除疲勞,對老年人保健有極大的益處。

  6、松仁富含脂肪油,能潤腸通便緩瀉而不傷正氣,對老人體虛便祕,小兒津虧便祕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松子的相關知識

  1、松子高熱量容易形成人體上火

  松子雖好,也並非人人皆宜。脾虛腹瀉以及多痰患者最好和松子保持距離。由於松子油性較大,且屬於高熱量食品,會容易形成人體上火的情況,出現口乾舌燥的問題,所以吃得太多會使體內脂肪增加,每天食用松子的量以20-30克為宜。

  2、吃多了可能會上火。

  松子吃幾顆不會上火,多吃就可能會上火。因為松子熱量高,油脂含量大;並且松子是炒貨,吃松子時會導致口腔唾液減少和口腔年粘膜頻繁摩擦,導致口乾舌燥、口腔潰瘍或者咽喉疼痛等症狀。

  3、適量吃松子不會上火還會有益自身

  松子可扶正補虛,潤腸通便--最適合體虛便祕者食用。中醫學認為松子具有滋陰潤燥、扶正補虛的功效,特別適合體虛、便祕咳嗽等病患者食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松子的通便作用緩和,因而特別適合年老體弱、產後的便祕者食用。如可取松子仁20克碾碎,同粳米100克煮粥,分早晚服食。如果說自己喜歡吃松子的話是可以適量的吃的,但是如果說自己平時的時候就是已經上火了的話,那麼就是儘量的少吃或者是短期內不要吃松子,以免自己的身體出現上火的問題會比較的嚴重。而且在吃的時候應該是多喝水。

  吃松子的宜禁

  1、適宜出現頭暈、乏力、易倦、耳鳴、眼花,面板黏膜及指甲等顏色蒼白,體力活動後感覺氣促、骨質疏鬆、心悸症狀的人群。

  2、適宜消瘦,免疫力低,記憶力下降貧血,水腫等症狀的人群。

  3、。適宜生長髮育停滯的兒童。

  4、適宜高血糖,糖尿病患者。

  5、適宜抽筋乏力,關節疼,頭暈,貧血及產前高血壓綜合徵,水腫及乳汁分泌不足的孕婦及哺乳期婦女。

  6、適宜骨痛,牙齒鬆動、脫落,駝背,食慾減退,消化道潰瘍多夢,失眠,煩躁,易怒的老年人。

  7、適宜甲狀腺功能亢進的人。

  8、適宜中風、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

  9、適宜出現肌肉無力、抽筋、記憶力衰退、神經錯亂、抑鬱症、幻覺等症狀的人群。

  10、酒精中的乙醇與含脂肪的松子同食,會使脂肪蓄積在肝臟中,易導致脂肪肝,損害身體。脾虛便溏、腎虧遺精、溼痰多者,一般不宜多吃松子,以免身體消化吸收後,產生相反的副作用;松子吃多了會發胖。

  11、松子富含蛋白質,與含胰蛋白酶抵制劑的黃豆同食,會阻礙蛋白質的吸收,引發噁心、嘔吐等症。

  12、存放時間長的松子會產生“油哈喇”味,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