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陰清肺茶的做法

  秋季乾燥的氣候易傷肺陰,常喝養陰清肺茶可以幫你緩解,那麼秋季養陰清肺茶有哪些做法呢?不如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秋季養陰清肺茶的相關做法吧!

  秋季養陰清肺茶1、杏銀麥冬茶

  做法:幹銀耳***雪耳***10克、南杏15克、麥冬15克。先將幹銀耳用水發後與南杏麥冬加水2000毫升煲成1000毫升當茶飲用。

  功效:養陰、補肺胃、潤燥,適用於陰虛體質、口乾舌燥、胃納差者。

  秋季養陰清肺茶2、銀耳蓮子茶

  做法:白木耳15公克、幹蓮子30公克、幹百合30公克、紅棗6枚、冰糖3公克、水1500ml。白木耳、幹蓮子用水泡軟洗淨;幹百合用溫水泡軟。白木耳入鍋中,加1500ml水煮,水滾後轉小火煮30分鐘,加入蓮子、百合、紅棗,小火煮20分鐘後,再加入冰糖煮3分鐘即可。

  功效:養陰潤肺、補脾止瀉、肺燥久咳。適用於肺燥久咳、口燥咽乾。

  秋季養陰清肺茶3、沙蔘麥冬茶

  做法:北沙蔘8克,麥冬6克,桑葉6克。將沙蔘、麥冬、桑葉放入杯中;衝入開水沖泡8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潤膚生津,滋潤面板。北沙蔘養陰清肺,益胃生津,能緩解肺熱燥咳,咽乾、口渴等,並潤澤面板。麥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於肺燥乾咳,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祕等,對肌膚也有很好的滋潤補水作用。

  秋季養陰清肺茶4、蘇葉杏仁茶

  做法:紫蘇葉9g,杏仁6g,桑葉6g,炙甘草3g,生薑1片,大棗2枚,冷水浸泡半個小時後熬煮,水開後文火煎煮15分鐘即可,不宜久煎。

  功效:紫蘇葉辛溫不燥,寬胸理氣;杏仁宣肺止咳,潤腸通便;桑葉清洩肺熱,涼潤肺燥;炙甘草潤肺化痰止咳;生薑大棗調和營衛,滋脾行津。此茶氣溫芳香宜人,清甜甘潤,適合秋季鼻塞咳嗽、咽乾有痰、大便乾燥、心胸煩悶者服用。

  秋季養陰清肺茶5、銀花沙蔘茶

  做法:沙蔘15克,生白芍12克,銀花9克,生甘草5克。將這些藥放入熱水瓶中,用沸水沖泡大半瓶,蓋住瓶塞悶15分鐘,頻頻代茶飲用,每日1劑。

  功效:本方中沙蔘性味苦,微寒,能養陰清肺、止咳利咽。白芍配甘草,一可酸甘化陰,二可緩急止痛,故對肺胃陰虛、胸脘隱痛有良好效果。銀花配甘草清熱解毒,是治療咽喉腫痛之良藥。四味同用,既能養肺胃之陰,又能瀉火解毒,用於慢性咽炎屬肺胃陰虛、陰火上炎者有較好療效。

  秋季養陰清肺茶6、胖大海甘草茶

  做法:胖大海3粒,甘草2錢,冰糖少許。胖大海、甘草衝淨,與冰糖放入壺中,用沸水泡浸,蓋住焗十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胖大海甘寒,清肺化痰,開音,潤腸,有助清肺熱,宜用於聲啞、咽痛等症。

  秋季養陰清肺茶7、石斛麥冬茶

  做法:用料:石斛、百合、麥冬各2錢,紅棗***去核***3粒,冰糖少許。將用料放入壺內,用沸水浸泡一段時間,便可飮用。

  功效:石斛,甘微寒,養陰清熱,益胃生津。百合,甘微寒,養陰清肺止咳。麥冬,甘微寒,養陰潤肺。合成茶飮,可養陰、和胃、解鬱。

  秋季養陰清肺茶8、麥冬生地茶

  做法:麥冬15g,生地黃9g,玉竹6g,甘草3g,大棗1枚,冷水浸泡半個小時後熬煮,水開後文火煎煮2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麥冬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生地黃養陰清熱,生津止渴;玉竹益胃生津,潤肺止渴;甘草、大棗潤肺利咽,益氣養胃。此茶益氣生津,清養肺胃,適合口乾咽燥,心煩燥熱,不思飲食,大便乾結者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