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水稻種植面積

  雲南雜交水稻的種植產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那有多大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全省水稻種植面積1564.6萬畝,種植面積居全國第11位。

  雲南省水稻種植現狀

  2003年以來,稻穀發展在雲南日漸重要,陸稻種植面積達到142.5萬畝,位於全國首要位置,科學技術發展之下,水稻發展也取得了長足發展,基本實現了自給自足。年糧食增長率62.5%,年播種面積佔據32.8%。水稻發展大局已定,在水稻單產顯著提高之下,面積,產值也有了良好發展勢態,水稻發展再次創歷史新高。 自2008年以來,雲南省實現建立57個糧食高產建立區,涵蓋62個縣,109個鄉鎮,2012個村,31.56萬農戶。間接帶動383萬畝農田,平均增產率達到50公斤,預計增產20萬噸,實現了水稻增長率快速增長。連續三年時間,雜交水稻面積從300萬畝,跨越到400萬畝,直至700萬畝,佔居全國雜交水稻種植面積5%。中國雜交水稻也曾一度被世界各地使用。

  雲南水稻發展策略

  科學利用農業資源 科技發展是水稻發展重要支撐點,科技能省有效擴充套件耕地面積,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可以有效提高產出能力。加強水利工程設定,緩解農業缺水問題,提高地表水利用率,加強抗災防災能力。加大科研投入,開展遺傳育種;加強中低產稻田改造,提高綜合實力。

  優化品種區域佈局 結合雲南當地資源優勢,注重發展適合高原氣候的雜交梗稻,不斷提高品質和單產,逐步實現區域面積擴充套件,穩定水稻面積,質量,增強稻米自給能力,強化技術推廣,做好科學管理,合理密植,培育壯秧,高產品種選擇,做好水稻發展新規劃。

  推廣機械化作業 減輕水稻勞動力強度已經成為了雲南當前最迫切的問題,針對勞動力輸出問題,需要加強機械化作業。堅持“穩面攻產,優化結構,推進可持續發展”總體構思,實現生態,安全,高校,高產,優質生產;加快水稻產業技術科研攻關,強化優質低耗標準技術推廣和研究,發展訂單農業,加快健康,和諧,穩定購銷關係建構,加強加工,貯存,保鮮技術研究,提高綜合利用水平。

  水稻種植技巧

  一、精細整地。直播水稻的田面一定要整平、作畦,畦面高低相差不要超過1寸,這是直播水稻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一般每隔3米左右開一條畦溝,作為工作行,以便於施肥、打農藥等田間管理。

  二、品種選擇。選擇苗期耐寒性好、前期早生快發、分櫱力適中、抗病力強、植株較矮、抗倒力強的早熟或中熟品種,如湘早秈24號、湘早秈32號、湘早秈29號、中98-19、早優143以及超級雜交稻株兩優819等。

  三、用“旱育保姆”拌種或浸種催芽。水稻直播一般要求用旱育秧型“旱育保姆”進行種子包衣。用旱育秧型“旱育保姆”進行種子包衣的種子不需催芽,只要將精選後的稻種在清水中浸泡至吸足水後拌種。春季氣溫低,早稻種應浸24小時左右;晚稻浸12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中稻浸種時間介於早、晚稻之間。浸種時間過短,出苗較慢,發芽率較低。浸種時間過長,易發生爛種。將浸好的稻種撈出,用清水沖洗後,瀝至稻種不滴水即可包衣。按每公斤“旱育保姆”包衣稻種3~4公斤的比例,將種衣劑置於圓底容器中,然後將浸溼的稻種慢慢地加入容器內進行滾動包衣,邊加邊攪拌,直至將種衣劑全部包裹在種子上為止。拌種後稍晾乾,即可播種。若不用“旱育保姆”進行種子包衣,早稻常規稻需浸種3天,.雜交稻需浸種2天,浸種後即可保溫催芽。手工撒播種子要求芽長有半粒谷長、根長有1粒谷長為宜;機械播種只要求種子催芽至“露白”即可。

  四、播種期和播種量。適時播種是一播全苗的技術關鍵。一般直播水稻比移栽水稻遲播7-10天,早稻直播適宜播種期要求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2℃以上,搶在冷尾暖頭播種。湖南早稻一般在4月上中旬播種為宜。每畝大田播種量:常規稻為3-4公斤、雜交稻為1.5公斤左右。雙季晚稻直播期應在7月上中旬。

  五、播種。採用手工撒播將已用旱育秧型“旱育保姆”進行種子包衣的種子直播於廂無明水的廂面上。為保證播種均勻度,可以採用定畦定量的辦法,先稀後補,即先播70%的種子,再用30%的種子補缺補稀。雜交稻還要提前七八天按種子總量的10%育預備苗,以防嚴重缺苗。播後輕塌谷,有條件的可蓋上一層油菜籽殼,以保溫和防止鳥害及雨水沖刷,在播種後20-25天要及時進行田間查苗補苗工作,移密補稀,使稻株分佈均勻,個體生長平衡。

  六、及時進行化學除草。直播水稻必須及時進行化學除草。這也是水稻直播的成敗因素之一。一般分別在播種前和苗期進行。播種前化除方法是:在稻田整平後播種前3-5天,畝用60%丁草胺乳劑125-150克,兌水30-40公斤噴霧,或拌5-8公斤潮溼細土撒施。苗期除草方法是:在秧苗一葉一心至二葉一心期,畝用35%樂吉丁苄80-100克,兌水30-40公斤噴霧;或在三葉期畝用35%田青可溼性粉劑40-50克,兌水30公斤噴霧。噴藥時田裡保持淺水,噴藥後水自然落幹。

  七、科學管水。直播水稻的灌溉必須堅持芽期溼潤,苗期薄水,分櫱前期間歇灌溉,分櫱中後期晒田夠苗或夠苗晒田,孕穗抽穗期灌寸水,壯籽期乾乾溼溼灌溉的原則。具體掌握在播種至三葉期水不上畦面,保持畦溝裡有水,但如果畦面出現絲裂,則可在傍晚或清晨灌跑馬水;三葉期至分櫱末期間歇灌溉,分櫱中後期及時晒田。

  八、合理施肥。播種前施足基肥,三葉期施斷奶肥,晒田覆水時酌施穗肥。施肥量視土壤肥力和水稻苗情而定。

  九、及時防治病蟲害。直播水稻苗多,封行早,田間較廕庇,病蟲發生率較高,必須注意測報,及時進行綜合防治。

>>>下一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