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甘蔗種植面積

  種植甘蔗想要產量高、糖分含量高首先要選對種植的甘蔗品種。那雲南甘蔗的種植面積有多大?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 > > >

  

  雲南省是僅次於廣西的全國第二大糖料基地省。雲南省科技廳廳長龍江表示,近年來,雲南省圍繞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不斷突破關鍵技術,培育新品種、開發新產品,實施蔗糖產業振興計劃和國家蔗糖核心基地建設計劃,引導蔗糖產業轉型升級。

  據統計,五年來,國家級、省級科技計劃立項支援雲南蔗糖產業專案達60餘項,資助財政經費6600餘萬元。一大批科技專案的實施和新品種、新技術的應用,提升了雲南蔗糖產業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其中,在甘蔗育種方面,雲南省每年從澳大利亞、法國、巴西、美國等國家以及福建、廣西、廣東等省區引進甘蔗新品種,並自主研發優良品種10餘個,顯著提高了甘蔗品種的選育水平。此外,突破有機糖生產技術等5個蔗

  雲南甘蔗種植方法

  一、深耕:植地機耕要求二犁二耙,深度達50公分,土壤要疏鬆,種蔗溝深度要達30公分。

  二、淺種:蔗種回土蓋種深度一般在5公分左右。

  三、寬行:甘蔗種植行距要求在90—100公分,有利於通風透氣、植後田間管理。

  四、密植:植蔗溝每100公分播蔗種5—6個,畝播雙芽苗蔗種3000—3500個。

  五、施足基肥:每畝用農家肥1000—2000公斤。混100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尿素,15公斤氯化鉀堆漚7—15天后施入植蔗溝。

  六、浸種:選用飽滿、無病蟲害、無傷的雙芽苗,採用清水或2%石灰水浸種1—2天,可提高蔗種抗旱能力,也可達到消滅病蟲害的作用。

  七、下種方法:蔗種要平放在植溝,芽向兩側,回土蓋種時先將種苗輕壓入土後,再回土以利髮根。

  八、防治地下害蟲:為防地下蛐螬與蔗螟為害,種植時,每畝施用米樂爾2—3公斤。

  九、萌芽前化學除草:種植後蔗苗沒有出土前,畝用40%阿特拉津25毫升加亞碼津200毫升,兌水50—60公斤噴表土控制雜草生長。

  甘蔗種植技術

  一、甘蔗的營養特點

  1.需肥量大。甘蔗對氮、磷、鉀的吸收量都很大,每生產1噸蔗莖,需吸收氮1.5千克--2千克,磷1千克--1.5千克,鉀2千克--2.5千克。一般畝產蔗莖5噸以上,高產可達10噸。

  2.生育中後期需肥量大。在整個生育期需肥總量中,幼苗期佔1%左右,分櫱期佔8%--12%,伸長期佔50%以上,成熟期佔20%--40%。伸長期吸收氮量佔總吸收量的50%--60%,磷和鉀各佔70%;成熟期吸收氮佔30%--40%,磷和鉀各佔20%左右。因此,伸長期吸收氮、磷、鉀最多,對產量的形成和影響也最大。

  3.對鉀素的需求多。甘蔗對鉀素需求最多,所以增施鉀肥可明顯增產,並能促進成熟、提高糖分。

  二、甘蔗的施肥技術

  1.施足底肥。施足底肥能夠提高土壤肥力,為蔗芽早生快發、根系發達、分櫱早而壯創造良好的條件。如果底肥不足,只靠追肥,則苗不壯,基部細,容易上粗下細,根基不牢,易倒伏。一般每畝施有機肥1000千克--1500千克、尿素2.5千克--5千克、過磷酸鈣15千克--20千克、鉀肥5千克--7.5千克。肥料充足時可在耕地時將一部分肥料撒施後翻壓,留一部分肥料在下種時施於蔗溝中,下種後蓋土。如肥量不多,則宜集中在下種時施於植蔗溝中。為了更好地發揮底肥的作用,宜在施用前將磷肥與有機肥均勻混合後堆漚半月以上,再與氮、鉀速效肥混合均勻施用。播種後,每畝再澆施清水糞1500千克--2000千克。

  2.早施提苗肥。苗期根系大量生長,葉片和分櫱不斷產生,早施提苗肥既促進蔗苗和根系的生長,又促進葉片生長,使葉面積不斷擴大,提高光合作用,從而促進分櫱早生快發。提苗肥以速效性氮肥為主,在基本齊苗、幼苗有3葉--4葉時施用。每畝施清水糞2000千克--2500千克,配施尿素2.5千克--3千克或碳銨10千克左右,如糞肥不足,可增加化學氮肥用量。由於蔗株還沒有封行,根系也不發達,吸肥力還不強,為減少肥分的揮發損失,宜結合中耕培土進行穴施、對水施,特別在乾旱時更應對足水穴施。

  3.穩施攻櫱肥。分櫱肥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定施用量和施用次數。如果底肥和提苗肥比較充足,蔗苗壯,可在分櫱期1次施完,施肥量宜少。若底肥不足,提苗肥又不夠,幼苗長勢弱,應增加施肥量,並分2次施用。1次在分櫱初期施用,用以促進分櫱,稱攻櫱肥;1次在分櫱盛期施用,保證分櫱生長壯,稱壯櫱肥。分櫱肥一般每畝用人畜糞液肥1500千克--2000千克加尿素5千克--7.5 千克,對水穴施。

  4.重施攻莖肥。伸長期是甘蔗一生中生長量最大的時期,吸肥量最多,攻莖肥是增產的關鍵,必須重施。由於磷、鉀肥主要作底肥和前期施用,因而此期主要是追施氮肥,使蔗株有充足的氮素營養,葉色濃綠,光合作用強,生長快,生長量大。攻莖肥一般在伸長初期和伸長盛期分2次施用,每次每畝用尿素5千克--7.5千克或碳銨15千克溝施或穴施,並結合中耕培土施入,以促進蔗根生長,增強吸收功能,加固蔗株,增強抗倒力。如果前期磷、鉀肥施用不足,應在此期補施,使之既能達到最大的限量,又不致因氮肥過多而降低含糖量和產量。

  5.補施壯尾肥。為促進和維持甘蔗的後期生長,養育地下部蔗芽,為翌年宿根生產打好基礎,應補施1次壯尾肥。壯尾肥一般在成熟前2個月施用,每畝用碳銨5千克--7.5千克對水後施用。施用時間不宜過遲,施肥量也不宜過多,以免延遲成熟和降低糖分。肥料施用後進行高培土。收穫前1個月若出脫肥現象,應進行葉面噴肥,每畝用磷酸二氫鉀200克加尿素500克,加水100千克稀釋後噴霧。

  如果發現在甘蔗田施用氯化鉀的效果不如施用硫酸鉀、硝酸鉀的好,應儘量改施硫酸鉀、硝酸鉀等鉀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