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朮谷芽的功效與作用
白朮用於脾胃虛弱,食少脹滿,倦怠乏力,洩瀉。補脾胃可與黨參、甘草等配伍;消痞除脹可與枳殼等同用;健脾燥溼止瀉可與陳皮、茯苓等同用。現在,就來看看以下兩篇文章瞭解一下吧!
中藥材:谷芽
本品為少常用中藥。原載《本草綱目》,原名粟糵。
別名:粟芽、紅谷芽。
來源: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粟的穎果,經水溼生芽後的乾燥加工品。栽培。
原形態:稻 一年生栽培植物。稈直立,叢生,高約1m左右。葉鞘無毛,下部者長於節間;葉舌膜質而較硬,披針形,基部兩側下延與葉鞘邊緣相結合,長5-25mm,幼時具明顯的葉耳;葉片扁平,披針形至條狀披針形,長30-60cm,寬6-15cm。圓錐花序疏鬆,成熟時向下彎曲,分枝具角稜,常粗糙;小穗長圓形,兩側壓扁,長6-8mm,含3小花,下方兩小花退化僅存極小的外稃而位於1兩性小花之下;穎極退化,在小穗柄之頂端呈半月形的痕跡;退化外稃長3-4mm,兩性小花外稃,有5脈,常具細毛,有芒或無芒,內稃3脈,亦被細毛;鱗被2,卵圓形,長1mm;雄蕊6;花葯長2mm;花柱2枚,筒短,柱頭帚刷狀,自小花兩側伸出。穎果平滑。花、果期6-10月。
產地:主要產於華北地區。
性狀鑑別:本品呈小球形,直徑約1毫米。表面有兩層稃殼,淡黃色或橙色,光滑,多已開裂,並生長出1~毫米鬚根,稃殼內含種仁一粒***小米***。質堅,粉性。氣無,味微甜。以顆粒勻淨,淡黃色或橙色,生過根芽者為佳。
主要成分:含澱粉分解酶、蛋白質、脂肪。
炮製:炒谷芽:置鍋內用文火炒至深黃色並大部爆裂,取出放涼。焦谷芽:將谷芽置鍋內,用武火炒至焦黃色,微噴清水,取出風乾。
性味:甘、溫。
歸經:入脾、胃經。
功能:健脾胃,消食積。
主治:食積脹滿不化,食慾不振等症。
用量:內服:煎湯,10-15g,大劑量30g;或研末。
谷芽的副作用
養生禁忌:胃下垂者忌用。無積滯者忌用。
配伍宜忌:與炙草、砂仁、白朮配伍,健脾醒胃、增進食慾;與山楂、陳皮配伍,治飲食停滯、胸悶脹痛。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谷芽的功效
1、和中消食
谷芽味甘性溫,入脾、胃二經。具寬 =消谷之功,故可用於食積不化等證。《本草綱目》:“快童開胃,下氣和中,消食化積。”
2、健脾開胃
谷芽味甘性溫,能溫煦脾陽,調理中氣。故可用於脾胃虛寒所致各種病證。《本草經疏》:“具生化之性,故為消食健脾,開胃和中之要藥。”
3、熱毒下痢
是指腹痛,裡急後重,便下粘液夾雜赤白膿血為特徵。《病因脈治·痢疾論》:“痢疾之症,便下膿血,或赤或白或黃,或三色雜下,裡急後重,欲便不得便,既便又復登而廁,逼迫惱人。”多發於夏秋季,暑熱燻蒸,感受時氣疫毒,入胃腸與血氣相搏,則化為膿血而下痢。谷芽為健脾開胃、和中之要藥,並具下氣寬中之功,用後脾強氣下,邪熱自除。《本草經疏》:“脾胃和,中自溫,氣自下,熱自除也。”《中草藥手冊》:“治脾虛,心胃痛,脹滿,熱毒下痢。
4、津傷煩渴
因大病、久病之後,或陰虛火旺,虛火煎灼,或脾虛不能轉輸津液,均致津少而口渴。症見日中乾燥,喜飲水漿,飲不止渴等。谷芽味甘,可生津除煩,健脾調中,行氣而除熱。《中草藥手冊》:“治煩渴,消瘦。”
5、谷芽煮水
常喝谷芽麥芽水谷芽麥芽水作為日常飲料是個不錯的辦法。以谷芽、麥芽各15克,加水煮沸後小火再煮15分鐘即可。谷芽、麥芽***中藥店可以購買***是“焦三仙”的二味主藥,有生髮胃氣,消食導滯的功效,且谷、麥是日常主食,以其胚芽煎水,氣味清淡宜人。
谷芽的作用
1、谷芽啟脾進食:谷櫱四兩,為末,入薑汁、鹽少許,和作餅,焙乾;入炙甘草、砂仁、白朮***麩炒***各一兩。為末,白湯點服之,或丸服。***《澹寮方》穀神丸***
2、谷芽治脾胃虛弱洩瀉:茯苓、芡實、建曲、查肉、扁豆、澤瀉、谷芽、甘草。***《麻疹整合》健脾止瀉湯***
3、谷芽消食,健脾,開胃,和中,生津液,益元氣。治病後脾土不健者:谷芽蒸露,用以代茶。***《中國醫學大辭典》谷芽露***
4、谷芽治脾虛,心胃痛,脹滿,熱毒下痢,煩渴,消瘦。《中藥材手冊》
5、谷芽,啟脾進食,寬中消谷,而能補中,不似麥芽之克削也。《本經逢原》
6、米麵薯芋食滯證及脾虛食少消化不良。該品消食和中,作用和緩,助消化而不傷胃氣。常與麥芽相須為用,以提高療效。
7、櫱米即稻櫱也。具生化之性,故為消食健脾、開胃和中之要藥,脾胃和則中自瘟,氣自下,熱自除也。《本草經疏》
8、若治脾虛食少,亦常與砂仁、白朮、炙甘草等同用,如穀神丸***《澹寮方》***。
9、谷芽健脾開胃,下氣和中,消食化積。《本草綱目》
10、谷芽除煩消食。《食物本草會纂》
谷芽的食用方法
1、谷芽麥芽煲鴨肫
原料:鴨肫一個,谷芽、麥芽各50克,
做法:先將鴨肫洗淨,保留鴨肫衣。將鴨肫、麥芽、谷芽,一同放入瓦煲內,加4碗水,小火煲得一碗的量,放溫後可服用。
藥膳功效:本品調理消化、養胃護胃,適用於飲食積滯、食慾不振等消化不良患者食用。特別適用於脾胃虛弱、消化緩慢的老人和小孩食用。
2、谷芽粥
原料:谷芽***炒***15克,粳米50克。
做法:炒好的谷芽水煎,去渣取汁。用藥汁煮粳米粥,粥成即可食用。
藥膳功效:本品健脾開胃、消食和中,適用於小兒食積滯化、脹滿、食積洩瀉、厭食症、消瘦。
3、谷芽麥芽山楂瘦肉湯
主料:瘦肉、谷芽、麥芽、山楂 谷芽麥芽山楂瘦肉湯
輔料:姜、鹽
製作方法:
***1***瘦肉洗淨切塊,汆水撈起;
***2***谷芽、麥芽和山楂沖水洗淨;
***3***煮沸瓦煲裡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轉小火煲一個半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食用。
菜譜功效:
開胃消滯,助消化去溼熱,男女老少皆宜,尤其適合兒童飲用。
怎麼辨別谷芽的好壞?
谷芽果實呈稍扁的長橢圓形,兩端略尖,長6-9mm,寬約3mm。外種堅硬,表面黃色,具短細毛,有脈5條。基部有白色線形的漿片片2枚,長約2mm,淡黃色,膜質,由一側的漿片內伸出淡黃色彎曲的初生根。內釋薄膜狀,光滑,黃白色,內藏果實,質堅,斷面白色,有粉性。氣無,味微甜。否則不符合食用。
谷芽的配伍應用
1、配雞內金
雞內金生髮胃氣,健脾消食;二藥合用,啟脾之力倍增,以生髮胃氣,舒肝調氣,開胃口,增食慾。
2、配陳皮
陳皮健脾消食,二藥合用有健脾胃,消食積的功效,可用於食慾不振,胸脘痞滿等症。
3、配白朮
白朮健脾益氣,合用則健脾和胃兼能消食,有消補兼用之意,可用於脾虛食滯,消化不良。
4、配枳殼
二藥都能消食化滯,而谷芽開胃,枳殼散結,相配消食開胃的功效較好,可用於氣滯食鬱的脘腹痞滯之症。
5、配檳榔
檳榔炒用破氣消積,相配能消積滯,除腹脹,可用於食積,小兒疳積或痞滿腹脹等。
6、配木香
木香行氣止痛,二藥合用能和中快脾,行氣消積,止痛。可用於食積腹痛。
谷芽的方劑製劑
1、溫中平胃散***《醫醇媵義》*** :炮姜、木香、砂仁、陳皮、蒼朮、厚朴、枳殼、青皮、炒谷芽、炒神曲、陳香櫞。本方用治胃脹,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等症。
止消湯***《辨證錄》*** :石膏、人蔘、茯神、玄蔘、生地黃、知母、麥芽、谷芽、神曲。本方用治消渴,大渴欲飲,一飲數十碗,始覺胃中少快,否則胸中嘈雜,如蟲上鑽,易於飢餓,得食渴減,不食渴甚,屬中消者。
2、健脾止瀉湯***《麻疹整合》*** :茯苓、芡實、建曲、查肉、扁豆、澤瀉、谷芽、甘草。本方用治脾胃虛弱洩瀉。
3、谷芽露***《中國醫學大辭典*** :谷芽***蒸露、代茶飲***。本方用於病後脾土不健者。
4、穀神丸《澹寮方》 :谷芽、砂仁、白朮、甘草。本方用治脾胃不健,食少納呆,腹脹,洩瀉等。
谷芽的治病驗方
1、脾虛無食慾
谷芽124克,研為末,加入適量薑汁、鹽,和製成餅,焙乾;取炙甘草、砂仁、白朮***麩炒***各31克。研為末,用白湯沖末,吃餅喝藥汁即可。脾胃虛弱腹瀉:茯苓、芡實、建曲、查肉、扁豆、澤瀉、谷芽、甘草等份,水煎,喝湯。
2、治病後脾胃功能差
谷芽蒸露,用以代茶。治小兒外感風帶,有嘔吐,發熱者:谷芽15克,藿香6克,蟬蛻、防風各4.5克,雲苓9克,蘇梗15 克,薄荷***後下***3克,川連2.1克。水煎服。
谷芽的妙方應用
1、谷芽湯
谷芽20克,加水煎煮30分鐘,取汁,一日內分2次溫服,有消食健胃之功效,主治食慾減退、食納不消之症。
2、谷芽山楂飲
谷芽、山楂各15克,將兩味一同放入砂鍋中,加水煎煮30分鐘,取汁即成。每日1劑,分2次溫服,主治消化不良、食積腹脹等症。
3、谷芽粥
谷芽、麥芽各20克,白糖15克,將三味同放入鍋中,加水熬煮成粥即可。每日早晚食用。
4、谷芽蒸鯽魚
谷芽粉10克,鯽魚250克,料酒6毫升,食鹽、味精各2克,蔥絲、薑絲各6克,蒸至魚肉熟透即可。佐餐食用。
5、谷芽燒蘿蔔
谷芽粉15克,蘿蔔200克,豬肉100克,醬油、料酒各5毫升,食鹽、味精各2克,蔥段、薑片各6克,燒製。佐餐食用。
6、二芽茶
谷芽、麥芽各15克,先將兩味炒香,研磨成粉,再把混合後的粉末放入杯中,以適量沸水沖泡,加蓋悶10分鐘即可飲用。
7、健脾酒
炒谷芽、炒麥芽各15克,炒枳實20克,白朮3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將上述藥物研磨為粗末,用紗布包好,然後把布包置於玻璃瓶內,密封浸泡7日即可。每日早晚各飲用一小杯***約10毫升***。
處方舉例:外感風滯方:谷芽15g,藿香6g,蟬蛻4.5g,防風0.5g,雲苓7g,蘇梗15g,薄荷3g***後下***,川連2.1g水煎服。
注:
1、天津市習用橙色紅谷芽。北京市習用黃谷芽,另將紅谷及紅谷芽作澀腸止瀉藥,也用於解表透疹。
2、此種穀芽華北、東北等地習銷,南方地區不用。
谷芽的相關論述
1、《綱目》:快脾開胃,下氣和中,消食化積。
2、《本經逢原》:谷芽,啟脾進食,寬中消谷,而能補中,不似麥芽之克削也。
白朮的功效與作用
白朮的功效
白朮是補氣中藥,別名:山薊、楊枹薊、術、山芥、天薊、山姜、山連、山精、乞力伽、冬白朮。有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主治脾氣虛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脹、大便溏薄、水飲內停、小便不利、水腫、痰飲眩暈、溫痺痠痛、氣虛自汗、胎動不安。脾胃氣虛,不思飲食,倦怠無力,慢性腹瀉,消化吸收功能低下者宜食;自汗易汗,老小虛汗,以及小兒流涎者宜食。胃脹腹脹,氣滯飽悶者忌食。
別名:山薊、楊枹薊、術、山芥、天薊、 山姜、山連、山精、乞力伽、冬白朮。
功效分類:補益藥
性味:苦、甘,溫。
歸經:脾經;胃經。
功效: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
主治:脾氣虛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脹;大便溏薄;水飲內停;小便不利;水腫;痰飲眩暈;溫痺痠痛;氣虛自汗;胎動不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5g;或熬膏;或入丸、散。
白朮的作用
白朮補脾,益胃,燥溼,和中,安胎。治脾胃氣弱,不思飲食,倦怠少氣,虛脹,洩瀉,痰飲,水腫,黃疸,溼痺,小便不利,頭暈,自汗,胎氣不安。
1、三白湯:白芍、白朮、白茯苓各5克,甘草2.5克,水煎,溫服。這個美容方子從調和氣血、調理五臟的功能入手,從而美白祛斑。白朮和白茯苓是傳統的潤澤面板、美白的藥物,它們與甘草一起還可以延緩衰老。白朮有雙向調節腸道蠕動功能,所以既能對脾虛引起的腹瀉有用,又能緩解脾虛引起的便祕。
2、用白朮蘸酒***或醋***如研墨之狀,均勻塗抹臉上,可美白,清熱燥溼、殺蟎、除痘,治療雀斑和黑斑。聖醫李時珍曾說此方治雀斑“極致”。
3、白朮治虛弱枯瘦,食而不化:於術***酒浸,九蒸九晒***一斤,菟絲子***酒煮吐絲,晒乾***一斤,共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三錢。***《綱目拾遺》***
4、白朮治脾虛脹滿:白朮二兩,橘皮四兩。為末,灑糊丸,梧子大。每食前木香湯送下三十丸。***《全生指迷方》寬中丸***
5、白朮治痞,消食強胃:枳實***麩炒黃色***一兩,白朮二兩。上為極細末,荷葉裹燒飯為丸,如綠豆一倍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不拘時候,量所傷多少,加減服之。***《蘭室祕藏》積術丸***
6、服食滋補,止久洩痢:上好白朮十兩,切片,入瓦鍋內,水淹過二寸,文武火煎至一半,傾汁入器內,以渣再煎,如此三次,乃取前後汁同熬成膏,入器中一夜,傾去上面清水,收之。每服二、三匙,蜜湯調下。***《千金良方》白朮膏***
7、白朮治脾虛洩瀉:白朮一兩,芍藥半兩***冬月不用芍藥,加肉豆蔻,洩者炒***。上為末,粥丸。***《丹溪心法》白朮丸***
8、白朮治小兒久患洩瀉,脾虛不進飲食,或食訖仍前瀉下,米穀不化:白朮一分***米泔浸一時,切,焙乾***,半夏一錢半***浸洗七次***,丁香半錢***炒***。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糊丸,黍米大。每半歲兒三丸,三五歲兒五、七丸,淡生薑湯下,早晚各一。***《小兒衛生總微論方》溫白丸***
9、白朮治溼瀉暑瀉:白朮、車前子等分,炒為末,白湯下二、三錢。***《簡便單方》***
10、白朮治腸風痔漏、脫肛瀉血、面色萎黃,積年久不瘥:白朮一斤***糯米泔浸三日,細研銼,炒焦為末***,乾地黃半斤***淨洗,用碗盛於甑上蒸爛細研***。上相和,如硬,滴酒少許,眾手丸梧桐子大,焙乾。每服十五丸,空心粥飲下,加至二十丸。***《普濟方》香術丸***
11、白朮治傷寒八九日,風溼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大便堅,小便自利者:白朮二兩,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兩***炙***,生薑一兩半***切***,大棗六枚。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三服,一服覺身痺半日許,再服。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即是術、附並走皮中,逐水氣未得除故耳。***《金匱要略》白朮附子湯***
12、白朮治中溼,口噤,不知人:白朮半兩,酒三盞。煎一盞,頓服;不能飲酒,以水代之。日三,夜一。***《三因方》白朮酒***
13、白朮治忽頭眩運,經久不差,四體漸羸,食無味,好食黃土:白朮三斤,曲三斤。上二味攙篩酒和,並手捻丸如梧子,暴幹。飲服二十枚,日三。忌桃、李、雀肉等。***《外臺》***
14、白朮治風虛,頭重眩,苦極,不知食味。暖肌,補中,益精氣:白朮二兩,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兩***炙***。上三味,銼,每五錢匕,姜五片,棗一枚,水盞半,煎七分,去滓,溫服。***《近效方》術附湯***
15、白朮治自汗不止:白朮末,飲服方寸匕,日二服。***《千金方》***
16、白朮治盜汗:白朮四兩,分作四份,一份用黃芪同炒,一份用石斛同炒,一份用牡蠣同炒,一份用麩皮同炒。上各微炒黃色,去餘藥。只用白朮,研細。每服二錢,粟米湯調下,盡四兩。***《丹溪心法》***
17、白朮治老小虛汗:白朮五錢,小麥一撮,水煮幹,去麥為末,用黃芪湯下一錢。***《全幼心鑑》***
18、白朮治產後嘔逆不食:白朮五錢,姜六錢。水煎,徐徐溫服。***《婦人良方》***
19、白朮治婦人血虛肌熱,或脾虛蒸熱,或內熱寒熱:白朮、白茯苓、白芍藥***炒***各一錢,甘草***炒***五分,姜、棗,水煎。***《婦人良方》乞力伽散***
白朮用於脾胃虛弱,食少脹滿,倦怠乏力,洩瀉。補脾胃可與黨參、甘草等配伍;消痞除脹可與枳殼等同用;健脾燥溼止瀉可與陳皮、茯苓等同用。白朮用於表虛自汗。本品與黃芪、浮小麥等同用,有固表止汗之功,可治表虛自汗。白朮又可用於安胎,治妊娠足腫、胎氣不安等症,有內熱者,可與黃芩等配伍;腰痠者可與杜仲、桑寄生等同用。白朮用於水溼停留、痰飲、水腫。治寒飲可與茯苓、桂枝等配伍;治水腫常與茯苓皮、大腹皮等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