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體檢的誤區有哪些

  人們的體檢意識還不夠完善,很多人認為沒有疾病就不需要體檢,或者害怕體檢出來一身毛病就不去體檢,健康體檢一定要避免一些誤區。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健康體檢的誤區

  一、錯認為沒有疾病不用查

  有的人往往身體不錯,能睡能吃,從來沒有覺得不舒服,於是不主動檢查,或者乾脆就不去體檢。這樣做對自己是十分不負責任的。

  二是身體不好不敢查

  有的人身體比較虛弱,一到體檢,往往擔心會查出這樣那樣的疾病,從而對工作、家庭造成不良影響。因此體檢時躲躲閃閃,不願檢查。這樣只會導致原有疾病加重。

  三、害怕麻煩不想查

  有些人工作忙,該體檢了,自己還有許多事情做,想到身體也沒什麼大病,乾脆走走形式,有的甚至形式也不走,乾脆找個理由一推了之。這種做法,很有可能延誤疾病的治療。

  四、抓大放小不全查

  有人只做自己認為重要的檢查,而對於眼、耳鼻喉、血壓等檢查,覺得無關緊要。這樣會使身體健康資訊遺漏,導致醫生無法得到全面系統的資訊。

  五、發現問題不復查

  體檢時發現了問題,應該及時到醫院進行復查。而有的人,體檢發現了問題,有的拖得時間太久,有的甚至不去複查,對健康十分不利。

  六、擔心費用不細查

  一部分人為了省錢,該檢查的不檢查,同樣也會漏掉許多資訊,影響醫生正確判斷。

  七、隱瞞情況不實查

  有的人平時就患有某種疾病,體檢時不加說明,甚至當醫生問到時,還隱瞞不報,這樣,醫生就很難判斷是體檢中查出的健康隱患,還是既往疾病。

  八、不求甚解過度查

  有的人過分擔心自己的健康,體檢時不論是否需要,全部都做,這樣也是不可取的。

  健康體檢的重要性

  “定期體檢是一種保障健康的有效手段,有些原來自認為健康的人,被發現患病時往往已經病入膏肓。”定期健康體檢是一種新的自我保健方式,它可以變被動看病為主動檢查,變消極治病為積極防病,因為定期體檢能夠早期發現一些無痛或症狀不明顯的疾病。

  健康體檢可早期發現身體潛在的疾病,而對社會人群進行定期健康體檢使受檢人員在沒有主觀症狀的情況下發現身體潛在的疾病,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疾病,從而達到預防保健和養生的目的。同時,健康體檢是制定疾病防治措施和衛生政策的重要依據。因為利用健康體檢的大量體檢資料資料,通過衛生統計、衛生科研方法,對某地區、某群體的健康狀況及疾病發病情況和流行趨勢進行統計分析,為制訂衛生政策法規等提供科學依據。

  除此之外,健康體檢對規範人們的生活行為和健康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健康體檢異常指標的分析,瞭解引起疾病隱患的相關因素,可規範某些人群的傳染病、遺傳病,是保證正常工作和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如,對從事或接觸有職業危害因素的人員進行上崗前的職業性和定期性的健康體檢,可早期發現職業病和就業禁忌證,儘快採取有效預防措施,減低或消滅職業病發生,早期治療職業病或阻止病變發展,保證職工健康,促進經濟發展並改善環境。

  “健康體檢的重要性就在於使這些潛伏在身體裡的‘***’及早暴露,並及時治療,這對逆轉病情,恢復健康,提高生活質量至關重要。”花最少的錢獲取健康的最佳效益,定期體檢不失為上策。

  健康體檢的常見認識誤區

  1、檢查結果一切正常,根本是浪費錢

  如果不檢查,怎會知道一切正常,所以就算一切正常,仍是值得的。只是此次檢查正常並不表示永遠正常,尤其有些受檢者一旦發現自己一切正常,就放心地大吃大喝,輕忽日常保健的重要性,這種錯誤觀念非常危險。而且,完全正常的情況非常少見,一些傾向性的小問題總是常見的,瞭解了身體的這些情況可以防微杜漸。

  2、連續好幾年檢查結果都差不多,真沒意思

  身體狀況隨時都在改變,即使連續幾年的檢查結果都差不多,也不代表以後都不會有任何變化。每年定期做健康體檢,不但可及早發現疾病因子,更可透過連續多年的檢查資料,計算出自己的正常參考值,有助於掌握個人身體的變化趨勢。

  3、體檢單位既不開處方,也無治療行為,檢查出異常也沒用

  我們醫院的體檢還包括了體檢後的進一步診療,中心的醫生均有處方權,對體檢中查到的疾病都可以找到相關專業的醫生。一般的體檢機構的定位就是篩查,並不做任何治療行為,因此一般不會開處方;一旦篩查的數值出現異常,受檢者應聽從醫生的建議,至醫院由專科醫生做進一步的追蹤和診斷治療,若因體檢單位不開藥方、不做治療,就認為健康檢查毫無用處,是不正確的想法。

  4、做完檢查一旦發現問題,反而增加心理負擔

  健康檢查後,受檢者大多會有一些異常的資料出現,此時毋需慌張,只要能夠遵從醫生建議,加以追蹤、治療或改變生活習慣,身體恢復健康後,心理就不再有負擔。尤其很多疾病要好幾年才會形成,這段時間正是防治的大好時機,如一味逃避,等到症狀出現,屆時的負擔就不只是心理上的了。

  5、體檢報告上有許多異常標示,表示健康狀況欠佳

  異常標示的意義在於提示體檢醫生做出正確診斷,不一定代表身體異常。至於體檢報告出現許多異常標示,究竟是否健康狀況欠佳,應交由醫生做出專業診斷,受檢者不宜自行解讀。

  6、異常的指數不必理會,還是可以活得好好的

  異常的指數應交由醫生做出專業診斷,或許是提醒受檢者要做進一步診療,或許是提醒受檢者要做積極的預防,改善不良的生活壞習慣,以避免危險因子漸漸形成疾病,若受檢者對異常指數不予理會,任由危險因子繼續發展和惡化,將會嚴重危及自身健康。

  7、有問題的部分治療後,以後就不必再做檢查了

  雖然有問題的部分已經治療,仍不應掉以輕心,為積極預防其它疾病或併發症的發生,仍須定期安排健康檢查。

  8、做完檢查,就算對自己的健康有交代了

  做完檢查之後,必須靠受檢者自己的決心和毅力,除了要改變生活壞習慣,並需配合相關的營養和運動計劃,預防改善體內的危險致病因子,全面促進身體的健康,這才是對自我健康的負責表現。

看過的人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