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的藥用附方介紹

  所謂五味,酸、甘、苦、辛、鹹是也!無巧不成書,在中藥的世界裡,有一味中藥是以“五味”命名的,它就是五味子,別看它個頭小,功效卻不能小瞧,《神農本草經》中更是將該藥列為上品!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五味子的藥用附方,希望能幫到你。

  五味子的藥用附方

  1、治肺經感寒,咳嗽不已:白茯苓四兩,甘草三兩,乾薑三兩,細辛三兩,五味子二兩半。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以時。***《雞峰普濟方》五味細辛湯***

  2、治嗽:大******去瓤擘破,用白餳少許入水,將殼浴過令淨,炒黃色***四兩,五味子***新鮮者,去梗,須北方者為妙***二兩。上為細末,白餳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盞,捺破,煎六分,澄清,臨睡溫服,不拘時候。***《衛生家寶方》五味子丸***

  3、治痰嗽並喘:五味子、白礬等分。為末。每服三錢,以生豬肺炙熟,蘸末細嚼,白湯下。***《普濟方》***

  4、治肺虛寒:五味子,方紅熟時,採得,蒸爛、研濾汁,去子,熬成稀膏。量酸甘入蜜,再上火待蜜熟,俟冷,器中貯,作湯,時時服。***《本草衍義》***

  5、治熱傷元氣,肢體倦怠,氣短懶言,口乾作渴,汗出不止;或溼熱火行,金為火制,絕寒水生化之源,致肢體痿軟,腳欹眼黑:人蔘五錢,五味子、麥門冬各三錢。水煎服。***《千金方》生脈散***

  6、治虛勞羸瘦,短氣,夜夢,骨肉煩痛,腰背痰痛,動輒微喘:五味子二兩,續斷二兩,地黃一兩,鹿茸一兩***切片,酥炙***,附子一兩***炮,去皮臍***。上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鹽湯下。***《衛生家寶方》五味子丸***

  7、治夢遺虛脫:北五味子一斤,洗淨,水浸一宿,以手按去核,再用溫水將核洗取餘味,通用布濾過,置砂鍋內,入冬蜜二斤,慢火熬之,除砂鍋斤兩外,煮至二斤四兩成膏為度。待數日後,略去火性,每服一、二匙,空心白滾湯調服。***《醫學入門》:五味子膏***

  8、治腎洩:五味子二兩***揀***,吳茱萸半兩***細粒綠色者***。上二味同炒香熟為度,細末。每服二錢,陳米飲下。***《本事方》五味子散***

  9、治白濁及腎虛,兩腰及背脊穿痛:五味子一兩,炒赤為末,用醋糊為丸,醋湯送下三十丸。瀉,用蘄艾湯吞下。***《經驗良方》五味子丸***

  10、治瘡瘍潰爛,皮***脫者:五味於炒焦,研末,敷之,可保全如故。***《本草新編》***

  五味子的副作用

  五味子是一種具有香氣的木質藤蔓,被認為具有保肝效果。但是,中國有句俗語“是藥三分毒”,儘管五味子對肝臟保健效果較明顯,但副作用也不可小覷。

  五味子有小毒,能興奮呼吸中樞,使呼吸頻率及幅度增加,並有增加胃酸及降壓作用。中毒反應表現為,發熱、頭痛、乏力、口乾舌燥、有異昧感、噁心、嘔吐、蕁麻疹等。

  口服生藥13~18g以上可有打嗝、反酸、胃燒灼感、腸嗚、睏倦等,偶有過敏反應。

  專家強調,適量的五味子對於肝病患者來說有著不錯的療效,但是五味子具有微毒性如果過量的服用就會損害到肝臟健康。所以,不管是什麼東西,都會有兩面性,藥材也一樣,藥材可以治病救人也可以殺人。

  五味子的服用禁忌

  除了在日常服用的時候不能夠大量的長期服用之外,也不是所有體質的人群都是適合服用的。例如感染風寒以及痧疹的患者不適合服用。具體的要求如下:

  1、如果是咳嗽初期還有痧疹初期的患者最好不要服用五味子,避免病情加重。中醫方面認為內裡溼熱,外部表邪的患者最好也不要服用五味子。

  2、在本草正中具有記載,在感染有風寒的初期最好不要服用五味子,這樣能夠有效的避免風寒在身體中束縛能不到驅散。

  3、肝旺的患者也最好不要服用五味子,大量吞服酸性物質的患者也不要服用,避免傷害身體的功能。

  4、肝氣旺盛以及肺部有實熱的患者也要禁止服用,這個時候除了使用黃岑來起到洩熱的作用之外,其他的所有藥物都要禁止觸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