蟶子的營養價值及美味吃法

  蟶子肉味甘、鹹,性寒,具有清熱解毒、補陰除煩、益腎利水、解酒毒等功效。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瞭解下吧。

  蟶子的營養價值

  蟶子學名縊蟶,屬軟體動物,系瓣鰓綱,真瓣鰓且、竹蟶科,貝殼脆而薄呈長扁方型,自殼頂到腹緣,有一道斜行的凹溝,故名縊蟶,寧波沿海一帶多灘塗,對養殖蟶子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寧波大眾海特產品,寧海長街一帶,面臨三門灣,常年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水鹹淡適宜,餌料豐富,塗質以泥沙為主,因而蟶子生長快,個體大,肉嫩而肥,色白味鮮,故得名長街蟶子,據清《寧海縣誌》記載:蟶、蚌屬,以田種之種之謂蟶田,形狹而長如中指,一名西施舌,言其美也。

  蟶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經測定,每百克鮮肉,含蛋白質7.2克,脂肪1.2克,碳水化合物2.4克,糖3克,鈣133毫克,磷114毫克,鐵227毫克,熱量200千焦。蟶子還有一定的醫藥作用。蟶肉甘、鹹寒,用於產後虛寒、煩熱痢疾,殼可用於醫治胃病,咽喉腫痛。

  蟶肉含豐富蛋白質、鈣、鐵、硒、維生素A等營養元素,滋味鮮美,營養價值高,具有補虛的功能,蟶肉味甘鹹、性寒,入心、肝、腎經。具有補陰,清熱,除煩,解酒毒等功效。對產後虛損,煩熱口渴,溼熱水腫,痢疾,醉酒等有一定治療作用。

  蟶子怎麼挑選

  首先要看蟶子殼的顏色,如果顏色是金黃色或者淡黃色,就說明殼比較薄,肉質豐厚;如果殼的顏色呈暗黑色,就說明殼比較厚,裡面肉比較少。

  接著要用手摸一摸。一般菜市裡的蟶子都放在海水裡養著,殼微微張開,手一碰就會閉合的,說明是活的;碰了不動,摸上去僵硬的就是死的,不要買。

  最後再教你一招,挑選時,要看蟶子表面有沒有泥沙,不要以為表面有沙的就新鮮,其實這不僅加重了重量,還說明蟶子的肉裡也有很多泥沙。

  蟶子的清洗方法

  1、用筷子將蟶子與盆底隔開,因為蟶子的位置一直都是在水盆中央,吐出來的沙子,直接沉底了,懸在中間的蟶子再吸進來的水又是乾淨的。

  2、買蟶子時向老闆要一點海鹽,溶於清水中,營造海水的味兒。然後在盆中放兩隻平時不咋用的筷子,目的是不讓小筐沉底,最後將裝滿蟶子的漏筐放在上面浸泡,再滴幾滴麻油,2-3小時後就會看到盆底的髒東東會有很多。

  3、吐好沙的蟶子用淡鹽水反覆的搓洗幾遍,將殼上的髒東西洗淨控幹水分即可。

  簡單好吃的蟶子菜餚。

  一、辣味蟶子

  原料:蟶子、辣椒末、蒜薹末、姜蒜末、蒸魚豉油、醋、鹽。

  做法:將處理好的蟶子放入開水鍋中煮熟,瀝乾放入容器中,將所有配料放在蟶子上面,這是關鍵的一步。熱鍋上燒油,待油全熱冒煙的時候將油潑在蟶子上面的配料上。

  二、醬炒蟶子

  原料:蟶子、洋蔥、青紅椒、橄欖油、鹽、雞精、老抽、白糖。

  做法:蟶子下入開水鍋內開水鍋內煮兩分鐘撈出,用冷水沖洗、將蟶子剝殼去黑線備用,鍋置火上燒熱用勺妥入少許橄欖油,倒入洋蔥塊,表紅椒塊兒煸炒出香味兒、倒入處理好的蟶肉煸炒一分鐘,加入一勺白糖,倒入老抽翻炒均勻。最後調入食鹽和雞精炒勻即可出鍋。

  三、油菜炒蟶子

  原料:蟶子500克、油菜200克、大蒜2瓣切末、薑片2篇、幹辣椒3只去籽切段、胡椒少許、青紅椒絲少許、鹽適量、油3大匙

  做法:炒鍋燒熱,倒入油,放入蒜末、薑片炒香、倒入蟶子翻炒,加入幹辣椒、油菜同炒、翻炒至蟶子殼開,用鹽和胡椒調味即可。

  四、韭黃燒蟶子

  原料:鮮蟶肉250克,精鹽3克,清湯50克,花生油50克,韭黃l00克,紹酒2克,芝麻油5克。

  做法:蟶子去殼,蟶肉放原湯中洗一遍,撈出控淨水。韭黃摘去雜質洗淨,切成3釐米長的段,將韭黃白與葉分開放盤內。炒鍋內加入花生油,旺火燒至八成熱時將韭黃白和蟶子肉下鍋快速煸炒,隨即加入清湯、精鹽、紹酒、味精和韭黃葉略炒,淋上芝麻油,翻勺裝盤即成。

  五、彩椒蟶子

  原料:青紅彩椒2個,蟶子2斤,鹽,料酒,生抽,糖少許,大蒜2瓣,薑片3片,小蔥一根。

  做法:所有配料切成丁,蟶子洗乾淨瀝乾水備用。生抽,鹽,糖,放入小碗調開。鍋熱加油,加蔥姜爆香,加入蟶子,青紅椒和蒜片。翻炒一下之後立刻噴入料酒。倒入事先調好的調料。稍微翻炒。看蟶子殼全部張開即可盛出。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