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節氣養生粥有哪些

  繼立春和雨水之後,將要迎來今年的第三個節氣:驚蟄。接下來,小編為你分享。

  驚蟄節氣養生粥

  1、竹葉粥

  淡竹葉幹品15克***鮮品竹葉30克***,生石膏30克,粳米60克,白砂糖適量。先將竹葉、石膏同放入沙鍋內,加水5碗,煎至4碗,去渣取汁,後下粳米做米做粥,待熟爛,入糖攪勻即可。每曰食1次,連服3~5曰,具有清熱生津、除煩止渴、利尿消腫、解毒的功效。

  主治溫熱病。症見口渴多飲,心煩,目赤,舌紅,苔黃,脈樹或洪大,口舌生瘡糜爛,尿黃,以及諸熱毒腫,發背癰疽等。

  2、茼蒿粥

  茼蒿500克、粳米200克、生薑2片、豬油、精鹽適量、其它調味品可依據個人口味進行選擇。先將粳米浸泡10分鐘,然後加適量水同粳米煮沸之後加入茼蒿,粥稠之加入生薑,豬油、細鹽等其它調味品就可。

  茼蒿粥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最適合由於肝氣不舒引起的憋疝氣痛和小便不利者。

  3、芹菜粥

  大米250克,加適量水,煮至半熟狀,再加入洗淨切碎的連根芹菜120克,煮粥至熟食用。

  春季既是芹菜大量上市,又是肝火頭痛和高血壓病的好發時期,食用芹菜粥,可以清肝熱,降血壓,止暈。

  4、山芋粥

  山芋、小米、蔥花、調味品。將山芋切成小塊,然後同小米一起加適量水熬成粥,粥稠之後加入蔥花,各種調葉水就可。

  此粥最適合高血壓,動脈硬化,肥胖者日常經常食用了,其熱量低,營養豐富,吃起來口感也相當不錯。

  5、蓮子粥

  蓮子、粳米、雞湯,蔥花、各種調味品。先將蓮子放到水中浸泡,去掉其中的蓮子,然後放到清水中煮爛撈出,另取一鍋倒入雞湯,加入蓮子,粳米一起熬成粥,等粥好之後加入蔥花及其它調味品就可。

  蓮子具有安神養心的作用,特別是對於春季健忘多夢,心煩失眠者具有很好的食療價值。

  6、紅棗花生粥

  紅棗20克、花生50克、山藥25克、糯米100克、白砂糖適量。將紅棗丁和山藥丁加白糖醃30分鐘,花生仁與梗米一同入鍋,加清水適量,武火煮至米粥濃稠時,再加入紅棗丁、山藥丁及適量白砂糖,用文火煮10分鐘,即可食用。

  紅棗花生益氣血、助消化。提高人體免疫力,防治骨質疏鬆和貧血,軟化血管。青少年生長髮育高峰期缺鈣食用棗類食品有療效

  7、玉米麵紅薯粥

  玉米麵10克,紅薯100克、粳米100克。先將玉米麵用涼水調製成糊狀,然後等水燒開之後加入紅薯,此間要注意不斷的攪拌鎖底,否則容易引起粘鍋,熬粥時建議用文火,這樣熬出來的粥更好喝。

  玉米麵紅薯粥中含有豐富的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而且粥的熱量相對較低,特別是對於節後食慾不振,便祕之人具有很好的食療價值。

  驚蟄是什麼意思

  和其他節氣相同,驚蟄日期也和農曆沒有必然聯絡***2011年為二月初二***。

  每年3月4日~7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

  “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豔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除東北、西北地區仍是銀妝素裹的冬日景象外,中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到0℃以上,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為3—6℃,沿江江南為8℃以上,而西南和華南已達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農諺“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到了驚蟄,中國大部地區進入春耕大忙季節。真是:季節不等人,一刻值千金。大部分地區驚蟄節氣平均氣溫一般為12℃至14℃,較雨水節氣升高3℃以上,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日照時數也有比較明顯的增加。但是因為冷暖空氣交替,天氣不穩定,氣溫波動甚大。華南東南部長江河谷地區,多數年份驚蟄期間氣溫穩定在12℃以上,有利於水稻和玉米播種,其餘地區則常有連續3 天以上日平均氣溫在12℃以下的低溫天氣出現,不可盲目早播。驚蟄雖然氣溫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卻有限。華南中部和西北部驚蟄期間降雨總量僅10毫米左右,繼常年冬幹之後,春旱常常開始露頭。這時小麥孕穗、油菜開花都處於需水較多的時期,對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為影響小春產量的重要因素。植樹造林也應該考慮這個氣候特點,栽後要勤於澆灌,努力提高樹苗成活率。

  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驚蟄,含義是: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驚蟄時節:春光明媚,永珍更新。通過細緻觀察,積累物候知識,對於因地制宜地安排農事活動是會有幫助的。 驚蟄過後萬物復甦,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同時卻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

  驚蟄日期的計算 [Y*D+C]-L 公式解讀:年數的後2位乘0.2422加5.63取整數減閏年數。21世紀驚蟄的C值=5.63。 舉例說明:2088年驚蟄日期=[88×。0.2422+5.63]-[88/4]=26-22=4,3月4日是驚蟄。 例外:無。

  驚蟄有哪些習俗

  農俗:

  這個節氣在農忙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唐詩有云:"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農諺也說:"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九盡楊花開,農活一齊來。"華北冬小麥開始返青生長,土壤仍凍融交替,及時耙地是減少水分蒸發的重要措施。"驚蟄不耙地,好比蒸饃走了氣",這是當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寶貴經驗。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後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打小人”驅黴運

  驚蟄象徵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薰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黴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