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政治哲學知識點

  政治哲學是政治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它是研究政治關係的本質及其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又是政治理論的方法、原則、體系的科學。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吧。

  ***一***

  1.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發展。P4、P11

  解:Qa:1***馬克思主義是時代的產物,當時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西歐已經有了相當的發展。時代孕育了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又開闢了新的時代。

  2***首先,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經濟、社會歷史條件:生產力發展促進新興資本主義制度確立,顯示出其固有的內在矛盾,引發人們對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思考,為馬義的產生提供了經濟社會的條件和基礎。

  3***其次,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日趨激化,對科學理論的指導提出了強烈的需求:生產關係變化分裂出兩大階級,資本主義的殘酷壓榨引發工人們的反抗,3大工人運動爆發成為馬義產生的階級基礎和實踐基礎。

  4***現實的實踐發展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科學理論的形成和發展也需要以現實實踐作為客觀基礎。馬克思主義正是適應了時代和實踐的需要而產生的科學理論。

  Qb:1***馬克思主義是在實踐產生的,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2***馬克思恩格斯根據實踐的發展對自己創立的理論不斷充實和完善。根據自由資本主義階段的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狀況,曾提出過社會主義革命將首先在資本主義發達的國家同時發生的結論。

  3***列寧等馬克思主義者在領導俄國革命中不斷實踐,根據一戰期間世界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俄國國內國外矛盾深重的現實,列寧提出社會主義革命可能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取得勝利的論斷。列寧與布林什維克黨不失時機的奪取十月革命的勝利,使理論開始變為現實,開創世界歷史的新紀元。

  4***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馬列主義確立為自己的指導思想,並在長期奮鬥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先後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5***《共產黨宣言》發表以來的實踐證明,馬義只有於本國國情相結合、與時代發展同進步、與人民群眾共命運,才能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創造力、感召力。

  2.哲學基本問題;唯物主義、唯心主義歷史形態。P28、P30

  解:Qa:1***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

  2***其一,意識與物質、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誰是世界的本原,及物質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問題

  3***“我們關於我們周圍世界的思想對這個世界本身的關係是怎樣的?”即思維能否認識或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

  Qb:1***唯物主義的歷史形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馬克思科學唯物主義;2***唯心主義的歷史形態: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

  3.唯物主義物質觀的三個歷史形態;物質範疇;意識的起源、本質和作用。P30

  解:Qa:唯物主義物質觀的三個歷史形態:樸素物質觀、形而上學物質觀、科學物質觀即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複寫、攝影、反映。

  Qb:物質範疇:是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基石,是對物質多樣性和統一性所做的的最高的哲學概括。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它存在於人的意識之外,可以為人的意識所反映。 Qc:1***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人腦的機能和屬性,是物質世界的主 觀反映;

  2***意識的本質是物質世界的主觀反映,是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統一;

  3***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依賴於物質並反作用於物質。

  4.物質與運動、運動與靜止的關係;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P32

  解:Qa:物質與運動 :不可分割,1***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的根本屬性

  2***物質是一切運動變化和發展過程的實在基礎和承擔者 運動與靜止:辯證關係,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相互包含

  1***運動的絕對性體現了物質運動的變動性、無條件性

  2***精緻的相對性體現了物質運動的穩定性、有條件性

  3***無條件的絕對運動和有條件的相對靜止構成了事物的矛盾運動

  Qb:1***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物質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於特的物質性

  2***自然界是物質的,一切物質、運動、時間、空間具有內在的統一性

  3***人類社會具有物質性:a人類社會依賴於自然界是整個物質世界的組成部分 b人們謀取物質生活資料的實踐活動是物質性的活動

  c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5.實踐及其基本形式和特點;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社會生活本質上是實踐的。P34 解:Qa:1***實踐是人類能動的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

  2***實踐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質生產勞動實踐、處理社會關係的實踐和科學實驗

  3***實踐具有物質性、自覺能動性和社會歷史性等基本特徵

  Qb:人類的產生、生存和活動,是以實踐為基礎方式和標誌的:1***實踐是人所獨有的活動;2***實踐集中表現了人的本質的社會性;3***實踐對物質世界的改造是物件性的活動。 Qc:1***實踐是使物質世界分化為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歷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統一起來的現實基礎

  2***實踐是人類社會的基礎,一切社會現象只有在社會實踐中才能找到最後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終的科學說明。社會生活實踐性:a實踐是社會關係形成的基礎

  b實踐形成了社會生活的基本領域

  c實踐構成了社會發展的動力

  6.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徵;聯絡觀;發展觀。P40

  解:Qa:總特徵:聯絡與發展

  Qb:聯絡觀:1***聯絡是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係;2***事物的普遍聯絡要求人們要善於分析事物的具體聯絡,確立整體性、開放性觀念,從動態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聯絡。

  發展觀:1***發展是前進的上升的運動,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2***事物的永恆發展要求我們要善於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相信未來。

  7.矛盾的基本屬性及內在關係;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解:Qa:同一性和鬥爭性是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矛盾同一性和矛盾鬥爭性的關係。主要包括兩個方面:①矛盾同一性和鬥爭性相互聯結。一方面,同一性以鬥爭性為前提,沒有鬥爭性,就沒有同一性。另一方面,鬥爭性以同一性為前提,沒有同一性,就沒有鬥爭性。總之,所謂矛盾,就是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各個要素之間的對立統一關係。矛盾既不是事物之間的對立關係,也不是事物間的統一關係,而是指事物之間的對立關係和統一關係的聯結。 Qb:矛盾是指事物之間或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的對立、統一的關係。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同一性和鬥爭性在事物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一、同一性的作用:

  1、矛盾雙方互相依存為事物的存在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條件;

  2、矛盾雙方相互包含使矛盾雙方相互吸取,有利於自身因素而得到發展。

  3、矛盾雙方相互貫通,規定著事物向對立面轉化的基本趨勢。

  二、鬥爭性的作用:

  1、在量變過程中鬥爭性推動矛盾雙方力量對比和相互關係的變化,為質變作準備;

  2、在質變過程中,鬥爭性衝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轉化,實現事物的質變。

  C、同一性和鬥爭性都不能孤立的起作用,使同一性和鬥爭性相結合才能推動事物的發展, 構成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二***

  8.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表現;矛盾共性和個性的辯證關係及實踐意義;主次矛盾、主次矛盾方面的辯證關係及實踐意義***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原則***。

  9、質、量、度;量變、質變的含義及把握度的意義。

  解:Qa:質就是一事物成為它自身並區別於他事物的內在規定性;量是事物的規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構成成分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等一切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度是質和量的統一,就是事物保持自己質的量的數量界限。

  Qb: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它揭示了一切事物、現象發展過程中量變和質變的內在聯絡及其相互轉化。又稱量變質變規律。這一規律表明,事物的發展變化存在兩種基本形式,即量變和質變,前者表現為事物及其特性在數量上的增加或減少,是一種連續的、不顯著的變化,後者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漸進過程的中斷,是由一種質的形態向另一種質的形態的突變。在事物內部矛盾的作用下,事物的發展從量變開始,當量變達到一定的界限時,量變就轉化為質變,事物的性質發生了變化,舊質事物就變成了新質事物。這是量變向質變的轉化。在新質的基礎上又開始了新的量變。這是質變向量變的轉化。量變引起質變,質變又引起新的量變,迴圈往復以至無窮,構成了事物無限發展的過程。量變和質變,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兩種基本形式,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絡,在事物發展過程中,它們是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量變中有階段性的和區域性性的部分質變,質變中有量的擴張。

  Qc:度是質和量的統一,是事物保持其質的量的界限、幅度和範圍。這種統一表現在:度是質和量的互相結合和相互規定。關節點是度的兩端,是一定的質所能容納的量的活動範圍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度是關節點範圍內的幅度,在這個範圍內,事物的質保持不變;突破關節點,事物的質就要發生變化。

  量變與質變相互區別的根本標誌就在於:事物的變化是否超出了度。度是關節點範圍內的幅度,要把度和關節點、臨界點區分開來。

  因此在實踐過程中,我們要掌握適度的原則,要學會把握分寸、火候,防止“過猶不及”。

  10. 量變、質變的辯證關係及實踐意義。

  解:量變是數量的增減,是不顯著的,漸進的變化。

  質變是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

  量變是質變的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同時兩者相互滲透,在量變的過程中有著部分的質變,在質變的過程中 有著舊質在量上的收縮和新質在量上的擴張。

  實踐意義:

  堅持適度原則,只有認識了事物的度,才能認清事物的質,不至於混淆不同事物,才能為實踐活動提供正確的準則。

  注意事物量的變化,重視積累,防微杜漸

  注意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連續性和階段性的統一,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

  11.規律,人與規律的關係。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係。

  解:Qa:規律:事物之間的內在的必然聯絡,決定著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向。 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Qb:人與規律密不可分。首先,規律制約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其次,人類可以認識規律。第三,人類是在認識和把握規律中向前發展的。

  Qc: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離不開發揮主觀能動性;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必須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

  【方法論要求】既要尊重客觀規律,又要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做到主觀和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反對只強調規律的客觀性,否認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形而上學觀點,也反對片面誇大人的主觀能動性,否認規律客觀性的唯心主義。

  12.主體、客體;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係;唯物主義、唯心主義認識路線;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辯證關係及意義。

  解:Qa:主體是指從事實踐活動的人,客體是指主體活動物件的總和

  Qb:

  ***一***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實踐又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

  ***二***認識也影響實踐,反作用於實踐:正確的認識科學的理論對實踐有巨大的指導作用;錯誤的認識不科學的理論則會把實踐引向歧途。

  結論:實踐決定認識,認識依賴於實踐,對實踐有反作用。這就是實踐和認識的辯證統一關係。

  Qc:1.唯心論的反映論是從物到感覺和思想的認識路線,唯物論的認識論是從感覺和思想到物的認識路線,這是兩條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

  2.唯物主義從存在第一性,思想第二性的基本原則出發,認為人實施主體對客體的反映,認為人的認識歸根結底是從外部世界得來的。

  3.唯心主義從思維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基本原則出發。總之,都認為人的認識與外部世界沒有關係。

  Qd: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同一認識過程的兩個階段。二者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之間的區別在於: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是客觀事物直接作用於人的感覺器官而產生的,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具體特性和外部聯絡,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點,是對事物現象的認識。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階階段,是對感性認識材料的抽象和概括,它具有間接性和抽象性的特點,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質。?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之間的聯絡在於: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基礎,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一切真知都是從社會實踐中得來的,而感性認識直接發源於實踐,離開了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這體現了認識的唯物論。感性認識有待於深化、發展為理性認識,認識的任務,不是認識事物的表面、外部特徵,而是達到對事物的質、規律性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地指導實踐,變革現實,改造世界,這體現了認識的辯證法。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互滲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方面,感性認識包含著理性認識的因素,感性認識要用概念等理性認識的形式來表達,並在理性認識的參與下來進行;另一方面,理性認識包含著感性認識的成分,它不僅以感性材料為基礎,而且以語言文字等感性形式來表達。所以,純粹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沒有的,它們的區分也是相對的,我們不應當把它們截然分開。?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統一的基礎是實踐。它們都是在實踐中產生的,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也是在實踐的基礎上實現的。割裂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辯證關係會犯唯理論和經驗論的錯誤。唯理論否認感性認識的重要性,片面誇大理性認識的作用,認為理性認識是可靠的。經驗論否認理性認識的重要性,片面誇大感性認識的作用,認為只有感覺經驗才是唯一可靠的認識,而理性認識是空洞、不可靠的。唯理論和經驗論都有唯心和唯物的區別。唯理論和經驗論在實際工作中則表現為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它們都背離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辯證統一的原理,在實際上都是有害的,曾給革命和建設事業帶來巨大危害。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辯證關係的原理,對指導我們今天的改革開放事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既然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基礎,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一切真知都是從社會實踐中得來的,因此,我們的一切工作都必須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打好基礎;在認識中要重視調查研究,注意材料的積累。既然感性認識是對事物的表面、外部特徵的認識上,有其侷限性,理性認識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因此,我們的認識不能停留在感性認識上,不能只相信"眼見為實",要相信科學,要用正確的理論指導實踐.

  13.真理及客觀性;真理絕對性和相對性的辯證關係及意義;真理與謬誤;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及其偉大意義。

  14.社會存在、社會意識及辯證關係;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及其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意義。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辯證關係及意義;生產力是社會發展最終決定力量原理。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辯證關係及意義;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階級、階級鬥爭、改革;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原理及意義。

  解:Qa: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2、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3、先進的、革命的、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落後的、反動的、不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起著重大的阻礙作用。

  Qb: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在社會形成和發展中的作用。社會生產實踐和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努力實現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協調發展。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社會歷史是自然歷史過程。

  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即社會存在,包括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

  地理環境是指人類生存和發展所依賴的各種自然條件的總和,地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場所,為人類提供生活資料和生產建設的資源。

  地理環境是人類物質生活的必要條件之一,但是並不起最主要的決定作用。

  所謂人口是一個包括人口數量、質量、人口的構成、人口的發展、人口分佈和遷移等各種因素的綜合範疇。人口因素也是社會生活的必要條件之一,對社會的發展起著影響和制約的作用,人口因素對社會發展不能起直接的決定作用。

  1***社會存在是指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是人類物質生活要素與條件的總和,包括物質資料生產方式、地理環境、人口因素三個基本的方面。

  2***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指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統一體,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是社會存在的核心和基本的方面

  地理環境是指與人類社會所處地理位置相聯絡的各種自然條件的總和,是人類進行物質生產所必需的物質生活條件。

  人口因素是指人口的數量、質量、構成、分佈、及其變化規律。

  3***人口是構成社會生產的基礎和主體,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人口因素對社會發展起著有利或不利、促進或延緩的作用;但它不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人口決定論”片面誇大人口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是錯誤的。

  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原理,要求我們在現代化建設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使經濟發展與資源、人口、社會發展協調一致

  Qc:***l***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是指社會意識在反映社會存在,被社會存在所決定的同時,還具有自身的能動性和獨特的發展規律,它的發展與社會存在的發展並不總是保持著一致和平衡。

  ***2***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 ①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發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②社會意識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③社會意識的發展具有歷史繼承性; ④社會意識各種形式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⑤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能動反作用,它可以促進或阻礙社會存在的發展。

  ***3***掌握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原理,對於建設我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①由於社會意識的發展同社會存在,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完全同步性,因此,我國在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同時,就可以建設高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②由於社會意識的發展具有自身歷史的繼承性和獨特的發展規律,因此,努力繼承祖國的一切優秀精神文化遺產,遵循社會意識發展的特殊規律,就會有力地促進我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③由於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反作用,因此,建設先進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會對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並保證它的正確發展方向。 Qd:1、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力的性質決定生關係的性質,生產力的發展變化決定生產關係的發展變化。

  2、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適合生產力性質發展要求的生產關係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不適合生產力性質和發展要求的生產關係,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3、二者的相互作用構成二者的矛盾運動,是由基本適合到基本不適合再到新的基礎上的基本適合,推動生產發展和新舊社會制度的更替。

  4、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三項內容構成了生產關係必須適合生產力性質的規律。

  意義:

  1、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公有經濟必須占主導地位。

  2、而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總的比較低,而又發展不平衡,不同層次的生產力必然要求建立多種所有制經濟與其相適應,以適合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其他經濟成分是社會主義經濟必要的和有益的補充。

  3、以公有制為主,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能夠調整和完善所有制結構適合我國生產力的發展狀況,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因而是正確的。

  Qe:社會基本矛盾以生產力為起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並通過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最終決定上層建築。生產力是社會存在與發展的物質基礎,是人類歷史活動的物質前提。

  Qf: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是相互作用的,首先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同時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有反作用。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築的決定作用表現在: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產生;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上層建築的性質;經濟基礎的變化發展決定上層建築的變化發展。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貫穿著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的規律,這條規律的基本內容包括: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產生、性質及其發展變化;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歸根到底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否則會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相互作用構成的矛盾運動過程可表現為從基本適合到不適合再到新的基本適合,如此迴圈往復以至無窮,推動社會形態從低階到高階的發展。

  Qg:

  Qh: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主要表現為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一、科技革命推動生產方式的變革。二、科學技術發展是現代社會生產及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和增長點所在。三、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生活方式的變革。

  Qi:人民群眾,簡單的來說是指那些推動歷史發展的社會成員的總和。從事物質資料生產和精神資料生產的勞動者,始終是人民群眾的主體。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範疇,在不同國家或統一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內容。

  1.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創造的社會物質財富, 是社會得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保障。人民群眾的這一創造作用同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這一原理具有邏輯上的一致性, 因為作為人民群眾主體的勞動群眾, 乃是生產力的體現者。

  2.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首先, 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活動是科學、 文化、 藝術的惟一源泉;其次, 勞動群眾為人們從事精神文化活動提供了一切物質手段和物質條件;再次, 勞動知識分子在精神財富的創造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3.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既是社會革命的決定力量, 又是社會改革的決定力量。社會變革、 社會改革根源於社會基本矛盾, 但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 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發展狀況的規律不可能自發地起作用, 必須通過人民群眾這一社會變革的主體才能實現其作用。

  總而言之, 人民群眾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 是社會變革的主體, 同時也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15.商品的二因素與勞動二重性,價值量,價值規律,私有制基礎上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意義。

  解:Qa:商品是人們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其二因素是使用價值和價值。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是價值和交換價值的承擔者,其特殊性在於它是社會的使用價值並通過交換來實現。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是本質因素,其實體是抽象勞動。商品二因素是使用價值和價值.勞動二重性是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商品二因素是由勞動二重性決定的,具體勞動生產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價值。

  Qb:商品的價值量是商品價值的大小,通常是單位價值量。 商品的價值量不是由各個商品生產者所耗費的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商品是勞動產品,商品的價值是由勞動形成的,因而它的價值量要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來衡量。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價值量越大,價格越高;商品的價值量越小,價格越低。 若其他因素不變,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價值決定價格,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值是價格的基礎。

  Qc:價值規律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基本經濟規律。即商品的價值量取決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商品按照價值相等的原則互相交換。在私有制社會中,價值規律自發地調節生產,刺激生產技術的改進,加速商品生產者的分化。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由於社會主義經濟是在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因此,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自覺依據和運用價值規律,以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

  Qd:在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條件下,商品包含著一系列矛矛盾: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矛盾、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的矛盾、個別勞動時間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矛盾。這一系列矛盾,歸根結底是由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決定的。

  Qe: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在科學社會主義學說中的邏輯線索和基礎地位:***1***與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派比較,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最大貢獻是證明了“勞動的二重性”;***2***在勞動二重性的基礎上,馬克思創立了剩餘價值學說;***3***在剩餘價值學說的基礎上,馬克思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並由此得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結論。概括地說,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揭示資本主義從產生到滅亡的歷史規律的基礎理論,是科學社會主義的一個理論基石,是具有鮮明的階級立場、為工人階級爭取經濟和政治主體地位的學說。馬克思從“勞動是唯一的價值源泉”入手,無情地批判了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動的異化和資本家榨取剩餘價值的罪惡,並由此得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