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艿的做法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芋艿屬於薯類,是生活中常見的食物,不管是芋牛肉燉芋艿、香芋燉排骨,還是紅燒芋頭,全都是很多人愛吃的,而芋艿的做法又有哪些呢?芋艿的功效和作用是怎樣的?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們整理的關於芋艿的做法有哪些的相關內容,希望你們會喜歡!

  芋艿的做法大全

  1、牛肉燉芋艿

  材料:牛腩500克、芋艿1000克

  調料:鹽適量、雞精少許

  做法:將牛腩清洗乾淨切成3釐米大小的塊,入燉鍋加足水燒開,撇去浮沫後轉小火燉一小時;將芋艿剝去外皮,清洗乾淨放入牛腩燉鍋繼續燉一小時;吃前調鹽味、撒少許雞精、蔥花即可。

  2、排骨煲芋艿

  原料:小排骨300克,芋艿400克,蒜2瓣

  做法:小排骨洗淨拌入調味料1醃10分鐘,再用熱油炸至上色撈出。芋艿去皮、切小塊,放入熱油中炸過撈出。用2大匙油炒香蒜瓣,再放入小排骨,加入調味料2和2杯清水燒開,改小火煮20分鐘。 芋艿下鍋同煮約20分鐘,待其酥軟並湯汁收至稍干時即可盛出。

  3、芋艿扣肉

  材料:五花肉、大芋艿、八角、大蒜、鹽、蜂蜜、老抽、腐乳汁、油、水澱粉。

  做法:芋艿去皮備用。五花肉洗淨放入湯鍋中加入八角,將五花肉煮至七成熟後撈出。用牙籤在煮好的肉上扎,然後用老抽塗在肉上。將塗好老抽的五花肉切片,將芋艿切稍厚的片,大蒜切碎備用。鹽、蜂蜜、老抽、腐乳汁、油和大蒜碎混合成調味汁備用。將芋艿片和肉片在調料中拌勻。按照芋艿一層、肉片一層,整齊地放在碗裡,上鍋蒸30分鐘。扣肉蒸好後,另起鍋將水澱粉和加熱勾芡,澆至剛才蒸好的扣肉上即可。

  4、紅燒芋艿

  原料:芋艿7個、蔥段少許、紅糖25g、花生油適量、醬油適量、鹽適量

  做法:芋艿洗淨,去皮***去皮的過程中最好戴手套操作,因為外表的黏液會對手有刺激哦***。放入冷水中浸泡避免變色。將去好皮的芋艿切滾刀塊。深點的鍋中倒入足量水,燒開,放入芋艿。芋艿煮至8成熟,撈出備用。起炒鍋,倒入少許花生油,6成熱,下入蔥段爆香。倒入芋艿,翻炒。倒入醬油、紅糖和鹽,翻炒上色後,加入適量的涼水,燜燒7、8分鐘,使芋艿入味。待燒爛芋艿,湯汁濃縮,起鍋裝盤。

  芋艿的功效與作用

  1、消毒消腫

  芋艿含有一種粘液蛋白,被人體吸收後能產生免疫球蛋白,或稱抗體球蛋白,可提高機體的抵抗力。故中醫認為芋艿能解毒,對人體的“癰腫毒痛”包括癌毒有抑制消解作用,可用來防治腫瘤及淋巴結核等病症。

  2、調節酸鹼平衡

  芋艿為鹼性食品能中和體內積存的酸性物質,調整人體的酸鹼平衡,產生美容顏、烏頭髮的作用,還可用來防治胃酸過多症。

  3、調補中氣

  芋艿含有豐富的粘液皁素及多種微量元素,可幫助機體糾正微量元素缺乏導致的生理異常,同時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故中醫認為芋艿可補益中氣。

  4、防治癌瘤

  其豐富的營養價值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可作為防治癌瘤的常用藥膳主食。在癌症手術或術後放療、化療又其康復過程中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5、調節酸鹼平衡

  芋艿為鹼性食品能中和體內積存的酸性物質,調整人體的酸鹼平衡,產生美容顏、烏頭髮的作用,還可用來防治胃酸過多症。

  6、輔助治療疾病

  對輔助治療大便乾結、甲狀腺腫大、瘰癧、乳腺炎、蟲咬蜂蜇、腸蟲癖塊、急性關節炎等病症有一定作用。但應注意不能擦、敷到健康面板,否則會引起皮炎。一旦發生可用生薑 汁輕輕擦洗即可。

  7、健脾養胃不便祕

  滋補脾胃,適合有胃病與消化不良的人吃。它容易消化、護胃寬腸,可防治便祕、止瀉。有習慣性便祕的老年人吃芋艿能通暢大便。大病後或體質虛弱的人食之有助康復。

  8、改善睡眠

  最近有報告稱芋艿含有一種能調節生理節奏的褪黑素。因此提出老年人睡前吃芋艿有助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