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實詞虛詞辨析解題方法

  考試是檢測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識儲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例析

  A.實詞

  現代漢語的詞十分豐富,有相當多表達同類概念的意義上相同或相近的詞。有意義完全相同的,如“生日”與“誕辰”;有意義相近的,如“危害”與“殘害”;還有一些多義詞只在某個意義上構成交叉的同義關係,如“驕傲”在“榮譽感”上與“自豪”構成同義,在“自高自大”上與“自滿”構成同義。在詞語辨析上可以從如下角度去考慮:

  1、詞義範圍的大小不同

  例如:

  ①在那裡,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對我國的侵略戰爭。***範圍最大***

  ②還是在第二次戰役的時候,有一支志願軍的部隊去切斷敵人的逃路。***範圍較小***

  ③這就是朝鮮戰場上一次最壯烈的戰鬥——鬆骨峰戰鬥。***範圍最小***

  2、詞義的輕重不同

  例如:

  ①但是,他仍然相信人們是好的。***詞義較輕***

  ②他永遠是一個能以生命相托付的最可信任的同志。***詞義較重***

  ③蘇維埃共和國是給他們指出解放道路的可以信賴的燈塔。***詞義最重***

  3、詞義側重的方面不同

  例如:

  ①上校同志的話像洪亮的鐘聲,一句句在大夥兒的心裡響著。***側重在音域寬巨集***

  ②一聲長長的嘹亮的嗚叫聲,從不遠的地方傳來。***側重在音色清脆、高遠***

  ③大家又笑起來,比剛才笑得更響亮,更長久。***側重在聲音響度大***

  4、詞義的個體與集體不同

  例如:

  ①要想讀書看報,至少得掌握最常用的詞三千多個。***表示個體或普遍概念***

  ②一個人如果不認真學習口頭和書面語言,他的詞彙一定是貧乏的。***表示集合概念***

  5、適用物件不同

  例如:

  ①周正親切地注視著我,目光中充滿了關切,充滿了愛護。

  ②那是標誌著學生們對老師衷心愛戴的歌。

  ③同志們親手紡的線織的布做成衣服,穿著格外舒適,也格外愛惜。

  ***例①“愛護”用於對人或物的保護;用於物多指機器、國家財產。例②“愛戴”只用於人,且限於下對上、群眾對領袖、學生對老師的敬愛與擁護。例③“愛惜”只用於珍惜會消耗掉的東西。如時間、生命、糧食等。***

  6、搭配物件不同

  例如:

  ①“拿摩溫”為著要對東洋婆表示他管督的嚴厲,打得比平常格外著力。

  ②嚴格地說,這些古城不能稱為真正的城市。

  ③蒼白的臉色越來越嚴肅了。

  ***例①“嚴厲”常與“制裁、批評、處分、懲罰”等詞語搭配。例②“嚴格”常與“遵守、執行、要求、監督”等詞語搭配。例③“嚴肅”多與“態度、作風、氣氛”等詞語搭配。***

  7、詞性和句法功能不同

  例如:

  ①我國兩千年前就發明了指南車。

  ②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就有了指南車的發明。

  ③祕密被發現了,憲警們把這個地下印刷所全挖出來了。

  ④這是一個偉大的發現。

  ⑤如果她發覺是件代替品,她會怎樣想呢?

  ⑥我們從視窗跳下去,落腳太重,被敵人發覺了。

  ***就詞性上說,上例中的“發明”“發現”既可以作動詞,如①③句,又可以作名詞,如②④句;而“發覺”則只能作動詞。就語法功能上說,“發現”“發覺”都可以有被動句式,如③⑥句;而“發明”則沒有這種用法。***

  8、感情色彩不同

  例如:

  ①小米加步槍的延安精神永遠鼓舞我們戰勝一切困難。

  ②見群眾不宣傳,不鼓動,不演說,不調查,不詢問,不關心其痛癢。

  ③他這個人啊,驕傲、自負,總是鼓吹自己。

  ***上例中的“鼓舞”是褒義詞,如①句。“鼓動”是中性詞,用於褒義,指激發、動員,如②句;用於貶義,指慫恿,如“鼓動鬧事”,貶義用得較少。“鼓吹”如今多用作貶義,如③句。***

  9、語體風格不同

  例如:

  ①於是出版社又來商量,說是很多讀者要求重印。***側重於口語***

  ②機構是可以組織的,條例大有商榷的餘地。***側重於書面語***

  ③召開全國科學大會,商討科學發展規劃。***具有莊重色彩***

  ④為了全衚衕的事,大家常常到一塊兒商議。***用於較普通的場合***

  ⑤天剛剛黎明,他就起身走了。***文學用語***

  ⑥情報送到了,戰鬥大概在明天拂曉時進行。***軍事用語***

  B.虛詞主要考查搭配習慣

  1.關聯詞。比如:不是……而是……,不是……就是……

  不但……而且……,即使……也……

  既然……就……

  2.介詞結構。

  例如:一隻大鳥***從、在***水面上飛起。

  ***從……上……表示的是動態的。在……上……表示的是靜態的。故而應選“從”。***

  3.副詞。

  例如:中美關係***一再、再三***動盪,不符合雙方根本利益。

  ***“一再”、“再三”都有一次又一次的意思,在表示人的主觀的動作行為前面,兩個詞都可以用。但不用於人的時候,只能用“一再”不能用“再三”。***

  C.有效的解題方法和技巧

  近義詞的辨析涉及了很多角度,但在解題過程中關鍵還需要掌握一定的規律和技巧。

  l.首先閱讀語境,把握語境含義。正確使用詞語的基礎是能夠根據語境辨析詞語的意義。語境就是詞語所處的語言環境,也就是上下文。對於一段文字來說,它所處的那篇文章是它的語境;對於一句話來說,它所處的那個語段是它的語境;對於一個詞來說,它所處的那句話是它的語境;一個成語是該成語中每個字的語境。要確定詞語的意思,必須把它放在語境中考慮。漢語詞語有許多是多義的,但是到了一個語境中,每個詞都只能有一個固定的意義***特定的雙關修辭例外***。比如“深”在“夜深人靜”中是“時間晚”的意思,在“深深的海洋”中是“離地平面距離大”的意思,“深紅色的外衣”中是“顏色濃重”的意思,在“情意深長”中是“厚重”的意思,在“內容深奧”中是“不易懂,難度大”的意思。可見語境對詞義的確定是至關重要的。詞語使用的正確與否,主要是看其適合語境與否。選擇恰當詞語,要先把握語境含義及特點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我國大型深水港--山東石臼港的建設進展順利,***截止、截至***九月中旬,已完成全年施工計劃的90%。***從語境看,是整個事件的中間暫停,將來還要繼續進行。因而用“截至”就比較恰當。因為“截止”是指到某時間停止,不再發展;“截至”是指截止到某時間、事件仍會發展。***

  2、抓住相異語素,分析其意義差異,選其符合語境義者。注意辨別同義詞或近義詞在意義、色彩、運用這幾方面的細微差別。 ***拆解法***

  例如:為了躲避敵人的搜捕,她***化裝、化妝***成一個闊太太,打扮得珠光寶氣。

  ***語境意義是明顯的,是指她把自己打扮成一個闊太太。“化裝”與“化妝”,相異語素是“裝”與“妝”。都有修飾、打扮意義,但“裝”有服裝義,“化裝”就是改變自己的服飾而裝扮成某種身份的人,“妝”就是打扮義,使自己容顏美麗。因而應選“化裝”。***

  3.聯絡日常習慣用語,推斷詞語意義及用法,再判斷該選何詞。***造句法***有些近義詞沒有相同或相異的語素,通過語素比較鑑別是不行了,從詞語本身的意義、功用又辨析不清,那就把所辨析的詞語放入日常習慣用語中,由此而區分出其異同,再選合適的。

  例如:他***遲疑,猶豫***不決地佇立著,緩緩環顧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遲疑”“猶豫”都有“一下不能判定”的意思。遲疑不決、猶豫不決,這些詞語都正確。只有放到日常習慣語境去體味其差異,才能判定應選哪一個。“我請他幫助,他遲疑了一下,還是跟我走了。”“我請他幫忙,他猶豫了一下,同意了。”“遲疑”常指行動而言,“猶豫”常指態度而言,因而據語境應選“猶豫”。***

  4. 運用反義詞推究法

  就是通過同義詞的各自相應的反義詞的不同來找出它們之間的差別。

  例如:

  ①敵人的退卻是虛假的,要引我們上鉤才是它們真正的企圖。

  ②他拒絕我,是虛偽麼?

  ***要辨析上例中“虛假”與“虛偽”的細微差別,可通過它們的反義詞來判斷。“虛假”與“真實”構成反義詞,故其著重於“假”,指情況與實際不相符合,多用以形容事物的內容、證據、情況、情節、因素、成分、成績等較抽象的事物,有時也用於人的言行;而“虛偽”與“誠實”構成反義詞,故著重於“偽”,用於形容故意作假,不誠實,多指言語、行為、作風、態度、道德、品質等有關人的言行表現。***

看過"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