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粉的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

  天花粉原植物喜溫暖溼潤、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旱,怕澇窪積水,適宜生長於冬暖夏涼的低、中山區。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天花粉的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對土壤要求不嚴,但由於植株主根能深入土中1~1.5m之下,故宜選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周圍無汙染源的砂質壤土平原地或15~40度的向陽山坡地作種植地。於頭年封凍前深翻土地,整平耙細,按行距1.5m、株距50cm,挖種植溝深80cm、寬50cm,翻出的土要晒乾透徹,然後一層一層逐次覆入溝內,使土壤充分風化熟透。結合晒土填土,每畝施入腐熟廄肥、土雜肥、餅肥、過磷酸鈣等混合堆漚過的複合肥共3000kg作基肥,施後將面土與肥料拌勻,上面再蓋一層薄土以待栽植。

  繁殖種苗

  種子繁殖生產天花粉以該法為主。因種子中只有極少數是雌性,若不配栽雄株則不結果,有利於塊根的形成與豐產。

  種子繁殖可進行大田直播和育苗栽移兩種方法:

  ① 直播就是將種子直接種植到已整好的大面積栽培基地上,無需經過苗圃的育苗移栽階段。

  ② 育苗移栽的可於原已選定的種植地或專門圃地上作畦,行株距按15cm×9cm或18cm×8cm開溝播種。

  播種宜在2月上、中旬至3月上旬進行。下種前將瓜萎殼剖開取出種子,選取粒大飽滿的顆粒放於40℃~50℃的溫水中浸泡24小時,中途換水2~3次,然後取出與溼河沙混勻置室內25℃~30℃的條件下催芽,當大部分種子裂口時即可播種,每畝用種0.5~1kg。當幼苗長出數片真葉高約30cm左右並能分辨出雌雄株時,再按比例移栽到大田中去。播種時種子裂口向下,覆土3~5cm,畦面覆蓋地膜以保溫保溼,防倒春寒襲。一般經13~18天便出苗。該法具有采、留、播種方便,省時省工的特點。

  分根繁殖:在每年冬夏或春季收穫天花粉塊根時,根據不同的栽培目的要求,選擇挖取不同性別的植株塊根作種苗。若以收穫塊根天花粉為目的則全部選用雌株或雄株的塊根作繁殖材料。採種時要求選擇已生長或結果3~5年良種栝樓的健壯植株的塊根作種。結合冬季採收天花粉,專門選取徑粗3~5cm,斷面白色無病蟲害的新鮮塊根留作種,種根可與河沙混合分層置室內貯藏,留至翌春大田栽植。至於春季再採挖的原地露天越冬留種田,可在原畦地上培厚土或蓋草以防寒凍。該法繁殖具有保持良種性狀,投產快的特點。

  科學栽植:大田定植宜於春季3~4月進行。考慮各地氣候的差異,南方可在春分至清明,北方可在清明至穀雨種植。栽植密度以1.5m×0.5m或1.3m×0.5m為宜,穴徑和深各30cm,施足基肥,並與穴土混拌均勻,再填細土8~10cm厚,即可栽入已育好的幼苗、留種塊根或直播種子。直播種子可經溫水浸泡催芽至剛露白時播種,每穴播4~6粒,然後覆土4~5cm,並適當蓋草淋水或地膜保持穴土溼潤。塊根種植則將室內或原地露天留種的根取出,切成長5~8cm一段,切口蘸上草木灰,攤室內通風乾燥處晾至切口乾爽癒合後運到種植地下種,每穴平放種根1~2段,覆土8~10cm,穴上同樣蓋草或覆地膜,約20天左右即可出苗。

  高產管理

  淋水與定苗:大田移栽定植後,遇氣候乾旱應常淋水,保持穴土溼潤,促進幼苗快出土。採用種子和種根直播的待苗高10cm以上時,即進行勻苗間苗,每穴選留壯苗、目的苗2~3株,將其餘弱小和過多的非目的苗拔除。

  中耕追肥,調節根冠比:栝樓生長期通常以勤施薄施人畜糞尿水為主,肥水的比例為15:100,以後適當增大濃度,因8月份以前氣溫偏高,光照良好,栝樓會很快發育得葉肥大、莖杆粗壯,故在立秋前適時追施上述氮肥水,可達到增大“冠”的目的。而8月份以後的生長中後期階段,則適度地控制水分,同時改速效氮肥為多施磷、鉀肥;又兼此時氣溫漸低,晝夜溫差較大,這時以收穫天花粉為主的栝樓“冠”即可得到控制,從而使根系長大發育起來。進入立秋氣溫轉涼,栝樓的“冠”已基本將土壤遮閉起來,減少了日光對地面的照射,對土壤降溫十分有利,此時所增施的磷、鉀肥可使碳水化合物多量地向栝樓根部運輸促進其發育生長,與生長速度減慢的“冠”比例差增大,便有效地擴大了“根冠比”,這樣為天花粉塊根的優質高產打下了基礎。

  引藤打頂,控制營養體與生殖體的目標分配栝樓是藤本植物,依靠葉腋生出的卷鬚攀援它物往上生長。故當春季莖蔓長到30cm時就要搭棚或插杆支架,高1.5m左右,還要人工輔助引藤上架;同時要進行摘芽,每株只選留2~3壯芽供作主莖供上棚,其餘的芽應及時除去,以控制地上部分過多地消耗根部營養體的養分。待上棚後的主莖長至2~3m時要及時打頂,以促進側枝生長,使莖***藤***蔓儘早封棚。封棚後也要依據栽培目的及生長狀況不斷合理地進行打頂、疏枝、摘芽或摘蕾,以利於通風透光、增加光合作用、減少病蟲害發生和調控營養體與生殖體的目標分配。以收穫塊根天花粉為目的者,應於7~8月份植株現蕾期及時將初期生殖體的小花蕾摘除,以防止或減少生殖體開花期消耗養分,從而促進塊根營養體的生長,提高天花粉的產量。

  天花粉的病蟲害防治

  根結線蟲病:前期病株主、側、鬚根上全部生有大小不等的根結***蟲癭***,主根上最大的直徑在2cm以上,剖開根結後可見白色的雌線蟲;後期導致根部腐爛,病株矮小,生長髮育緩慢,葉片變小退綠髮黃,最後全株莖蔓枯死。

  防治宜用物理和生物綜合法:

  ① 秋季至早春整地時深翻土地,曝晒土壤,殺滅病蟲;

  ② 選擇無病塊根和果實種子作種,減少病源的人為傳播;

  ③ 雨季加強田間排水,減少土壤溼度,發現病株及時扒土檢查,切除病根或拔除病株,在病穴處撒上石灰粉,覆土壓實,防止蔓延;

  ④ 必要時可用低毒殺菌劑多氧黴素或抗黴菌100~150ppm藥液在植株發病初期灌根防治。

  黃守瓜成蟲結群咬食葉片;幼蟲半土生,在土中咬食根部,甚至蛀入根內,使植株枯萎而死。

  防治方法:

  ① 早晨進行人工捕殺成蟲。為了提高捕蟲效率,在苗期和非開花座果期,可利用成蟲的假死性,一隻手持盛有稀麵糊的臉盆接在莖葉下方,另一隻手則輕拍棚架或莖葉,成蟲便紛紛掉落盆糊內窒息而死。

  ② 用生物製劑魚藤精400~600倍稀釋液噴殺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