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鮮皮怎麼運用

  白鮮皮功能:清熱、解毒、祛風、燥溼、止癢。主治:風熱瘡毒、疥癬、面板癢疹、風溼痺痛、黃疸。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歡迎閱讀!

  

       白鮮皮的藥理作用:

  1. 抗真菌作用 白鮮皮水浸劑***1:4***,在試管內對多種致病真菌如堇色毛癬菌、同心性毛癬菌、許蘭黃癬菌、奧杜盎小芽胞癬菌、鐵鏽色小芽胞癬菌、羊毛狀小芽胞癬菌、腹股溝表皮癬菌、紅色表皮癬菌、星形奴卡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 解熱作用 試驗證明,白鮮皮浸出液,對因溫刺而發熱的家兔有解熱作用。

  3. 其他作用 白鮮鹼小量對離體蛙心有興奮作用,可使心肌張力增加,每分鐘輸出量及搏出量均增多,對離體兔耳血管有明顯收縮作用,對家兔和豚鼠子宮平滑肌有強力收縮作用。

  清熱解毒白鮮皮的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 治療胃與十二指腸潰瘍病 白鮮皮粉,每服5g,口服2次,治療18例,痊癒12例,好轉1例,無效5例。〔遼寧醫藥 1977;***4 ***:44〕

  2. 治療滴蟲性腸炎 白蘚皮、苦蔘、秦皮、蛇床子、生百部、炒白朮、茯苓各12g,黨蔘、黃芪各15g,砂仁3g,木香6g,苦楝根皮10g。為成人劑量,兒童酌減,水煎,早晚空腹服,5天為1療程。治療 46 例,全部治癒。〔新中醫 1990;22***6***:21〕

  3. 治療面癬 白蘚皮20g,苦蔘、大黃各30g,川椒、地膚子、黃柏各15g,黃連10g。將上藥加水 300ml,煎煮15~20分鐘,濾液,待溫後浸洗患處,每次15~20分鐘,每日2次,每天1劑,10天為1 療程。治療49例,治癒45例,有效4例。〔陝西中醫 1991;12***1***:33〕

  4. 治療手足皸裂 白蘚皮、地骨皮、苦蔘、甘草各30g。加水2 000~3 000ml,煎至1 000~1 500ml 藥液,趁熱濾出,先薰洗患處,待溫度適宜時浸泡30分鐘,每日1劑,每天薰洗2次,7日為1療程。平時患處外塗甘草油***甘草100g,酒精200ml,甘油200ml,先將甘草粉碎過80目篩,浸泡在酒精內 24小時後,濾除甘草,於浸液中加入甘油混勻備用***。治療50例,總有效率為96%。〔遼寧中醫雜誌 1990;14***11***:45〕

  5. 治療陰道炎 白蘚皮、蛇床子、百部、苦蔘、鶴蝨、公英、地丁、黃柏各30g,川椒15g,枯礬10g。將上藥濃煎成500ml 藥液作為陰道沖洗液,每日1次,6次為1療程。重度滴蟲性陰道炎者,可配合使用陰道塞入滅滴靈藥片,效果更佳。治療295例,1個療程痊癒者112例,顯效120例,好轉55例;2個療程痊癒103例,顯效56例,好轉11例;3個療程痊癒58例,顯效8例。以滴蟲性陰道炎與黴菌性陰道炎近期療效更佳。〔內蒙古中醫藥 1990;9***4***:12〕

白鮮皮怎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