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科技的黑板報內容

  科技興邊富民行動中 ,延邊自身的基礎條件———科技創新能力是關鍵。本文從幾個基本的、重要的科技發展指標分析了延邊科技創新的發展現狀與差距 ,小編為大家彙總了一些 ,大家可作為參考,希望大家能夠獲得幫助:

  :自學能力舉足輕重

  :學業主要依靠自學

  說出來有些不可置信,由於抗戰時期的輾轉遷徙以及生病,王守覺的中學階段,一共只有短短一年半時間。能夠上大學以至取得以後的種種成績,我們一定會想到有他的家庭環境的影響。確實是這樣,他的父親王季同是中國第一個在國際刊物上發表了數學論文的人,他的幾個兄長、姐姐也大多是自然科學研究者,抗戰前就或者大學畢業或者留洋歸來,大姐後來是上海第一醫學院婦產學院院長,二姐是清華大學最早的女教授,小哥哥王守武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半導體所最早的業務副所長……

 

以科技為主題的黑板報圖片

  並不在於這些家庭成員具體教了他什麼,家庭環境對王守覺的最大影響就是一個鞭策,讓他自強、自律,一心求學。抗日戰爭爆發,剛剛讀完初中一年級的他跟隨年邁的父母離開家鄉蘇州,經過半年多的逃難、奔波,1938年夏到達西南大後方昆明。1939年開始讀初三下學期,初中畢業後,病魔奪走了他繼續上學的機會,住了幾個月醫院,因脫課時間太長,學校不同意他再回原班上課,只能呆在家裡。14歲了,王守覺不願在家吃閒飯,兩年時間裡,他幹過許多工作,修鐘錶、造門鎖、餵豬、建築公司測量員……這種實踐經歷豐富了他的人生,使他後來理論聯絡實際更好。

  1941年年底,正是原來的同班同學高中快要畢業時,不甘心上不了大學,他下決心在學業上追趕,於是一邊養病一邊自學高中課程。從看歷屆大學入學考試題目和答案的升學指南開始,先自己動腦子試著做,什麼不懂再補什麼,他覺得這樣學習數理化的效果很好,學起來很快。他那時英語水平低,但又不願去問父親,就拿著英文雜誌一個個查字典,自己按字典拼的讀音反覆讀、背誦,直至滾瓜爛熟。1942年夏,他報考大學,因是同等學力,只錄取到西南聯大專修科,上了一個多月後,收到四川同濟大學機電系錄取書,便又轉到同濟大學。

  :活力源於自學習慣

  由於有自學的基礎,剛進大學即使因生病經常脫課,王守覺也從未覺得有功課上的壓力。在經過體育鍛煉體質變得強壯之後,更感到輕鬆。王守覺覺得自學學得更紮實、更快,這種能力對一個人很重要。讓他印象深刻的是,當時從德國回來的黃教授,採用國外的教學方式,講得很少,留給個人的餘地很大,這正與王守覺習慣的學習方式相似。黃教授出考試題出得很難,一次考試,全班近20人只3人及格,王守覺以96分成績遙居第一。一個比他還高兩班的同學,要給一個正在上高中的朋友補習數學,覺得困難而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沒有上過正規高中的王守覺。

  國際上半導體電晶體的發明人巴丁,在20世紀50年代因發明電晶體獲得諾貝爾獎,後來在超導方面又獲得一次諾貝爾獎,在王守覺看來這正說明科學本質是連貫的,一個人也不是要侷限在一個專業上。他認為重要的是幹一行專一行,真正高水平的科技人員,必然能夠一年外行,兩年內行,三年照樣變成專家。王守覺自己就是這樣,他剛大學畢業時先到北平研究院鐳學研究所,後又到上海一電器廠工作,1953年,又轉到第一機械工業部第二設計分局,因工作做出成績而在1955年獲上海市勞動模範、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1956年,周號召向科學進軍,全國各地調人到中國科學院,王守覺本來要調到計算所,後來陰差陽錯到了應用物理所,這對王守覺來說,並不是問題,他自信不管到什麼領域都行。不到兩年,他就研製出了發展計算機急需的高頻電晶體。直至今日,他一直都是喜歡創新,永遠充滿活力,這也許正是他中學階段失學後刻苦自學的收益。

  王守覺,半導體與資訊科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26年生於上海,1949年同濟大學畢業,1955年成為上海市勞模,全國先進工作者,1956年調中國科學院應用物理所,1960年半導體研究所成立後,歷任室主任、副所長、所長等職。現為半導體神經網路實驗室負責人,是我國半導體器件與微電子奠基人之一,為研究解決我國發展兩彈一星所需電晶體和積體電路做出過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