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萎縮性胃炎的食譜

  萎縮性胃炎的飲食是胃炎患者要知道的。萎縮性胃炎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多見於中老年人。那麼萎縮性胃炎應該吃什麼好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茯苓山藥包子

  原料:茯苓10克,山藥15克,麵粉150克,鮮豬瘦肉50克,生薑2克,胡椒粉1克,麻油2克,紹酒2克,食鹽4克,醬油2克,大蔥5克,骨頭湯30毫升。

  製作:先把茯苓、山藥洗淨,文火焙乾,碾成細末,與麵粉混勻。然後把茯苓山藥麵粉倒在案板上,加入發麵、水適量,揉成發麵麵糰發酵。再把豬肉剁成泥,倒入盆內,加醬油拌勻,將薑末、食鹽、麻油、紹酒、蔥花、胡椒、骨頭湯等放入盆中,拌勻成餡。待麵糰發成後,加鹼水適量,揉勻,搓成3~4釐米粗長條,按量揪成20塊麵糰,將劑子擠壓成圓麵皮,包成生坯。最後把包好的生坯擺入蒸籠內,沸水上籠,用武火蒸15~20分鐘即成。

  用法:早餐時食用。

  功效:健脾和中、利水滲溼、寧心益腎。適用於心脾腎虛弱型慢性胃炎、神經官能症等,症見胃脘隱痛、食少、便溏、小便不利、心悸、失眠等。

  2、豬肚燒姜附

  原料:豬肚250克,熟附片10克,生薑30克,大蒜10克,豆瓣15克,白糖6克,鹽6克,味精6克,菜油15克,豆粉6克。

  製作:先把豬肚洗淨,入沸水中煮10~15分鐘,切成小方條。然後把附片洗淨,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熬沸,繼用文火熬2~3小時,離火待用。再把姜、蔥、蒜洗淨,切成薄片。最後把鐵鍋置旺火上,放入菜油,煉熟,即放姜、蔥、蒜片、豆瓣、白糖,炒至金黃色時,倒入附片湯及附片,繼投肚條、食鹽,燒至肚條軟爛,投入味精、水豆粉,起鍋裝盤。

  用法:作配餐菜餚。

  功效:溫中散寒、和胃止痛。適用於胃脘冷痛、喜溫喜按、口泛清水、畏寒、四肢冰冷等症。

  3、甲魚益胃湯

  原料:甲魚1只***300克以上***,知母20克,沙蔘30克,山藥50克。

  製作:先把甲魚放入沸水中燙死,揭去鱉甲,掏去內臟,洗淨,切成小方塊。再把知母、沙蔘、山藥洗淨,與肉同入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燒沸,改用文火燉至肉熟透軟爛即可。

  用法:單食或作配餐菜餚。

  功效:養陰益胃、滋補肝腎。適用於慢性胃炎之胃脘隱隱作痛、食慾不振或飢不欲食、咽乾口燥、大便乾燥,以及潮熱、眩暈、耳鳴、腰膝痠軟等。

  4、理中湯

  原料:人蔘6克,乾薑6克,白糖10克。

  製作:先將人蔘、乾薑洗淨,切成薄片,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繼用文火煎熬15分鐘,每飲一次,熬一次。然後將白糖放入和勻即可。

  用法:每天服4~5次,每次50~60克。

  功效:溫中散寒、益氣和胃。適用於虛寒型之萎縮性胃炎、脘腹疼痛、喜溫喜按、不思飲食、嘔吐、腹瀉不渴,且舌淡苔白、脈細弱,以及小兒慢驚風、病後喜吐涎沫者皆宜。

  引起萎縮性胃炎的原因

  1、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繼續:

  慢性萎縮性胃炎可由慢性淺表性胃炎發展而來。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病因均可成為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致病與加重因素。

  2、膽汁或十二指腸液反流:

  由於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或胃空腸吻合術後,膽汁或十二指腸液可反流至胃內,並破壞胃粘膜屏障,促使h+及胃蛋白酶反散至粘膜內引起一系列病理變化,從而導致慢性淺表性胃炎,並可發展為慢性萎縮性胃炎。

  3、生物性因素:

  慢性傳染病如肝炎、結核病等對胃的影響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慢性肝病患者常有慢性胃炎的症狀和體徵,胃粘膜染色也證實在乙肝病人胃粘膜內有乙肝病毒的抗原抗體複合物。

  4、放射:

  放射治療潰瘍病或其他腫瘤,可使胃粘膜損傷甚至萎縮。

  萎縮性胃炎飲食原則

  1、忌食粗糙和刺激性食物

  忌食過硬過辣、過鹹、過熱、過分粗糙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如油炸食品、醃臘食品、辣椒、大蒜等。不管柑橘類果汁、番茄製品、咖啡、酒類以及所有會直接刺激食道的食物會不會引起胃酸,你最好避免食用。

  2、避免高脂肪食物

  高脂肪食物、酒、糖類、巧克力會使括約肌放鬆,造成迴流,所以如果你有胃灼熱的症狀,就應避免這些食物。

  3、細嚼慢嚥助消化

  細嚼慢嚥對消化絕對有幫助,你應該徹底咀嚼食物,使食物充分與唾液混合,用餐時避免有壓力,可以使你的消化作用有一個好的開始。

  4、 飲食有規律

  注意飲食調理養護,有規律地定時定量進食,以維持正常消化活動的節律。切不可飢一頓飽一頓或不吃早餐,尤其應避免暴飲暴食。

  5、注意營養均衡

  食物要選富有營養、易消化的細軟食物為主,多吃含植物蛋白、維生素多的食物。你可以吃煮熟的粟子、大米粥、羊奶、酸乳、白乳酪、開菲乳。如果症狀嚴重,吃一些軟性食物,例如米湯、酪梨、香蕉、馬鈴薯、南瓜類。將所有蔬菜攪碎,再烹調。偶爾,吃一些蒸熱的蔬菜,例如紅蘿蔔、胡蘿蔔及綠花椰菜。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