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縮性胃炎的治療方法

  萎縮性胃炎,也叫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病。那麼,患上萎縮性胃炎後該怎麼辦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萎縮性胃炎的西醫治療方法:

  ***1***一般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不論其病因如何,均應戒菸忌酒,避免使用損害胃粘膜的藥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紅黴素等,飲食宜規律,避免過熱、過咸和辛辣食物,積極治療慢 性口、鼻、咽部感染病灶。

  ***2***弱酸治療:經五肽胃泌素試驗測定證實低酸或無酸患者可適量服用米醋,每次1~2匙,一天3次或10%稀鹽酸0 5~1 0ml,飯前或飯時服,同時服用胃蛋白酶合劑,每次10ml, 1天3次,亦可選用多酶片***DPP***或胰酶片治療,以改善消化不良症狀。

  ***3***抗幽門螺旋菌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時,胃酸降低或缺乏,胃內細菌孽生,尤其是幽門螺旋桿菌檢出陽性率很高。應用抗生素類藥物,對促進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症狀改善有一定療效。常用於清除幽門螺旋桿菌的治療方法是:三鉀二櫞絡合鉍***TDB,DeNOL***,每次120mg,1天4次,服用4~6周;羥氨苄青黴素膠囊,每次0 5g,1天4次,呋喃唑酮***痢特靈***100mg,1天3~4次。這些藥物不僅能清除幽門螺旋桿菌,而且對減輕和消除伴同的活動性胃炎有幫助,對幽門螺旋桿菌有治療作用的藥物還有慶大黴素、黃連素、甲硝咪唑、四環素、氟哌酸等。

  ***4***抑制膽汁反流和改善胃動力:消膽胺可絡合反流至胃內的膽鹽,防止膽汁酸破壞胃粘膜屏障,方法為每次3~4g,1天3~4 次。硫糖鋁可與膽汁酸及溶血卵磷脂結合,也可用於治療膽汁反流,方法為0 5~1g,1天 3次。亦可給予熊去氧膽酸***UDCA***,每次100mg,每日3次。Stefaniwsky認為膽汁中對胃粘膜最有毒害作用的是去氧膽酸和石膽酸在膽汁反流患者胃液中膽汁酸以膽酸和去氧膽酸為主, UDCA僅佔1%。服用UDCA,胃液內膽汁酸以UDCA為主***可佔43±15%***,而膽酸,去氧膽酸和石膽酸濃度明顯下降,從而減輕後兩者對胃粘膜的損害作用。胃復安、嗎叮啉、西沙比利等藥可增強胃蠕動,促進胃排空,協助胃、十二指腸運動,防止膽汁返流,調節和恢復胃腸運動。具體應用方法:胃復安5~10mg,每日3次;嗎叮啉10mg,1天3次;西沙比利5mg,每日3 次。

  ***5***加粘膜營養:合歡香葉酯能增加胃粘膜更新,提高細胞再生能力,增強胃粘膜對胃酸的抵抗能力,達到保護胃粘膜作用,劑量為50~60mg,每天分3次服用。也可選用活血素,劑量為每天80~90mg或選用硫糖鋁、尿素囊、生胃酮、前列腺素E等。

  ***6***五肽胃泌素和激素:五肽胃泌素除促進壁細胞分泌鹽酸,增加胃蛋白酶原分泌外,還對胃粘膜以及其他上消化道粘膜有明顯的增殖作用,可用於治療低酸無酸或有胃體萎縮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劑量為 50μg,早餐前半小時肌注,每天1次,第三週改為隔日1次,第4周改為每週2次,以後每週1 次,3個月為一療程。

  ***7***其他對症治療:包括解痙止痛、止吐、助消化、抗焦慮、改善貧血等。對於貧血,若為缺鐵,應補充鐵劑。大細胞貧血者根據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分別給予補充。方法是葉酸5~10mg,每日3次,直至症狀和貧血完全消失。

  ***8***手術治療:中年以上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如在治療或隨訪過程中出現潰瘍、息肉、出血,或即使未見明顯病灶,但胃鏡活檢病理中出現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結合患者臨床情況可以考慮作部分胃切除,從這類病人的胃切除標本中可能檢出早期胃癌。

  萎縮性胃炎的中醫治療方法:

  1、胃陰虛

  【主症】主要表現是食慾不振,口乾口渴,上腹隱痛,食後腹脹,喜食酸物,大便溏瀉,面色萎黃,身體消瘦,舌質紅絳,無苔,舌邊尖爛疼,脈象細微。

  【治法】清心養胃。

  【方藥】清心養胃湯***自擬***:生地、通草、沙蔘、玉竹、石斛、寸冬、蓮子、烏梅、梔子、扁豆、甘草、竹葉。本方有清心火、養胃陰、生脾津作用,因心火得清,胃陰得復,津液得行,諸證自愈。加減:食慾不振加雞內金,失眠加合歡皮、夜交藤,腹脹加枳殼,舌有白苔去生地、通草、梔子。

  2、氣滯血瘀型

  【主症】主要表現食後作脹,上腹滿悶,噯氣不舒,上腹隱痛和刺痛有灼熱感,大便溏薄日二三次,舌質紅絳,苔白中心略黃,脈弦數。

  【治法】疏肝養胃。

  【方藥】疏肝養胃湯***自擬***:丹蔘、降香、川楝子、元胡、北沙蔘、石斛、扁豆、黃連、蓮子、枳殼、沉香、甘草、竹葉。方中丹蔘、降香活血化瘀,川楝子、元胡、沉香疏肝理氣止疼,扁豆、蓮子、甘草健脾止瀉,沙蔘、石斛、黃連清熱養胃陰,肝氣疏暢,氣行血行,胃氣得降,胃陰得復,脾津得升。

  3、溼盛困脾型

  【主症】脘腹悶脹,時有隱痛,噯氣納呆,口淡不渴,大便溏瀉,舌質紅,苔白滑,脈沉滑。

  【治法】淡滲利溼,芳香化濁。

  【方藥】白蔻、薏米、白朮、雲苓、厚朴、扁豆、滑石、藿香、佩蘭、陳皮、甘草、竹葉。加減:腹脹甚加腹皮,寒甚加肉桂,附子,疼加木香,砂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