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菔子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萊菔子是夏季果實成熟時採割植株,那麼你知道萊菔子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嗎?食用萊菔子有什麼禁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萊菔子的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萊菔子的功效和作用

  消食導滯;降氣化痰。主食積氣滯;脘腹脹滿;腹瀉;下痢後重;咳嗽多痰;氣逆喘滿。用於飲食停滯,脘腹脹痛,大便祕結,積滯瀉痢,痰壅喘咳。

  1、《日華子本草》:水研服,吐風痰:醋研消腫毒。

  2、《日用本草》:治黃疸及面板目黃如金色,小水熱赤。

  3、《滇南本草》:下氣寬中,消膨脹,降痰,定吼喘,攻腸胃積滯,治痞塊、單腹疼。

  4、《綱目》:下氣定喘,治痰,消食,除脹,利大小便,止氣痛,下痢後重,發瘡疹。

  5、《醫林纂要》:生用,吐風痰,寬胸膈,託瘡疹;熱用,下氣消痰,攻堅積,療後重。

  6、《本草再新》:化痰除風,散邪發汗。

  7、《隨息居飲食譜》:治痰嗽,齁喘,氣鼓,頭風,溺閉,及誤服補劑。

  萊菔子的禁忌

  氣虛弱者應謹慎服用。此外,萊菔子最好經過炒、煎兩道工序處理,這樣可避免引起噁心等症。

  萊菔子的配伍應用

  配白芥子。白芥子辛溫,入肺散寒,利氣豁痰,溫通經絡,散結消腫。主治寒痰壅滯之胸脅痛,咳嗽氣逆痰多及痰核,陰疽,關節痠痛等症;萊菔子甘平,消導食積,祛痰降氣。治痰食互滯之症。兩藥合用,,溫肺豁痰,化積消痰,降氣平喘,治老人氣實,肺寒痰食互滯之症。

  配蘇子。蘇子下氣開鬱之力優於萊菔子,偏利胸膈。萊菔子消痰破積之力優於蘇子,偏消腹脹。二藥合用,消降兼施,有降氣平喘消食之效,治胸腹脹悶,痰喘食積,舌苔厚膩滿布者。

  配半夏。半夏性味辛苦溫,為脾胃二經主藥,辛開苦降為其長,功能燥溼化痰,和胃消痞,降逆上嘔;萊菔子性味辛開平,亦入脾胃經,降氣除脹為其功,二藥合用,消食化痰,降氣消痞,寬腹利腸,治食積脹滿效佳。

  萊菔子的食用方法

  1、萊菔子粥

  材料:萊菔子***蘿蔔子***10——15克、大米30——50克

  做法:先把萊菔子炒至香熟,然後研成細末;把大米淘洗後,如常法煎粥,待粥將煮成時,每次調入炒萊菔子末5——7克,稍煮即可。

  用法:趁熱吃粥約1碗,每日2次,連用2天。

  功效:行氣,消積。適用於小兒傷食、腹脹,也可用於小兒急慢性氣管炎、咳嗽多痰。

  2、大黃萊菔子茶

  材料:萊菔子,大黃,木香。

  做法:取炒萊菔子10克,大黃、木香各6克,搗碎,共置保溫瓶中,衝入沸水300毫升泡悶15分鐘,分2——3次溫飲。每日1劑。

  功效:消滯,除脹,通結。

  禁忌:腹痛、腹脹而大便正常,無積滯者忌用。

  點選下頁檢視>>>萊菔子的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