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酸棗的營養價值

  南酸棗的果核較大且非常堅硬,因其頂端有五個眼,自古以來就象徵著“五福臨門”的意思。那麼,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

  南酸棗營養豐富:成熟時金黃色,呈橢圓形,可鮮食,其滋味酸中沁甜,它含有極高的營養價值。主要有植物黃酮、天然果膠、膳食纖維、維生素、有機酸、微量元素等多種營養成分。

  特別是植物黃酮在南酸棗中含量極高,黃酮是天然活性物質,人體不能直接合成,只能從食物中獲得,它有抗氧化、延緩衰老、保護心血管、抗腫瘤、抗病毒、養心安神的作用;天然果膠也是在五眼果中含量很高的天然物質,它是一種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有潤腸、防食滯、便祕、美容養顏的作用;

  膳食纖維是一種特殊的營養素,又稱“第七營養素”,存在於野生五眼果等天然植物中,它有降血糖、降血脂、減肥、通便、解毒防癌的作用;野生五眼果中所含的維生素C、有機酸、微量元素都是人體不可缺少且有益健康的成分。民間有將果肉收集新增麵粉或不新增晒乾製成糕狀,可消食。

  南酸棗的果核較大且非常堅硬,因其頂端有五個眼,自古以來就象徵著“五福臨門”的意思。

  正因為南酸棗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用南酸棗鮮果製成的南酸棗系列產品,如南酸棗糕、南酸棗茶等一直深受消費者的喜愛,產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南酸棗的藥用價值介紹:

  藥材性狀:本品呈橢圓狀球形或卵狀球形,長1.5~2.5釐米或過之,直徑1~2釐米。表面黑褐色,略有光澤,具細皺縮紋,基部有果梗痕。果肉薄,棕褐色。核近卵形,黃棕色,靠近頂端通常有5個橢圓形小孔,質堅硬,難破碎,內有長圓形的種子5枚。氣微,味酸澀。以個大、色黑褐、味酸澀者為佳。

  採收加工:秋季果實初成熟時採摘,晒乾。

  性味和功用:甘、酸、微澀,平。行氣活血,養心安神,消食,解毒,醒酒,殺蟲。用於氣滯血瘀,心跳氣短,食滯腹痛,酒醉。常用量10~25克。外用治牛皮癬、湯傷和外傷出血,通常煅炭存性,研細末調香油塗敷患處。

  性味與歸經:甘、酸,平。

  功能與主治:行氣活血,養心,安神。用於氣滯血瘀,胸痺作痛,心悸氣短,心神不安。

  用法與用量:1.5~2.5g。

  主治:燒傷燙傷,外傷出血,牛皮癬。樹皮和果供藥用,能消炎解毒,止痛止血,主治燙火傷,通常外用。

  南酸棗的成份和用途:

  南酸棗果核

  果實營養豐富,含糖量多,並含有鈣、蛋白質、脂肪鐵、磷、鈣及維生素等,尤其是維生素C和P每100克鮮果分別高達1200毫克和2000毫克,比山楂高12.4倍,比獼猴桃高2倍,比蘋果高几十倍。南酸棗仁含白樣脂酸、白律肪酸酶、酸棗皁甙等,具有鎮靜、養心、斂汗、滋補等功效。殼可制活性炭,粉碎後可制無毒蚊香。從葉子中提取酸葉酮,是治療冠心病良藥,葉揚爛配麻油可調治瘡癤。樹皮和技椏含鞣質,可提製持股,也可供食用菌生產作原材料。花是優質安源。莖皮纖維供製繩索和造紙。樹皮及葉可提製栲膠;果可食和釀酒;種殼可做活性炭原料;莖皮纖維可作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