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鍼灸療法在腦梗死治療中的作用

 [摘要] 醫學論文的摘要濃縮了正文的精華,其篇幅雖短,寫好並不容易。本文總結了國人撰寫的醫學論文英文摘要中一些常見的問題,並結合文獻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引起作者重視,促進醫學論文英文摘要水平的不斷提高。
  [關鍵詞] 醫學論文;英文摘要;常見錯誤
  [中圖分類號] G64 [文獻標識碼] C[文章編號] 1673-9701(2011)27-51-02
  
  Common Errors in Writing An English Abstract for A Medical Article
  KANG Min1KONG Zhaoxia2GU Liangjun3
  1.Tibet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Lhasa 850002,China;2.Editorial Office of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Sinicae,BEijing 100730,China;3.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Press,BEIjing 100730,China
  
  [Abstract] The abstract represents the main content of a medical article. It is short but difficult to be properly written.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ommon errors of the English abstracts written by Chinese authors with an attemp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is important section in a medical article.
  [Key words] Medical article;English abstract;Common errors
  
  對於一篇醫學文獻而言,摘要是全文精華的濃縮,也是讀者最常閱讀的內容。而對於許多國內中文期刊,英文摘要則可能是國外讀者瞭解論文內容的唯一視窗,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許多國內醫學期刊的英文摘要主要遵循國標和《美國醫學會體例格式手冊》[1],即採用結構式摘要,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和結論(conclusion)四部分。然而,儘管國內外有大量文獻再三強調過英文摘要的重要性並介紹過撰寫方法,但從筆者接觸過的國內投稿來看,仍然存在許多共性的不當之處。本文總結了一些國內醫學期刊英文摘要中常見的語法錯誤,以期為醫學科研寫作者提供參考。
  1冗詞贅句
  誤例1:Some in the population suffered mortal consequences from the lead in the flour.糾正1:Some people died as a result of eating bread from the lead-contaminated flour.誤例1是醫學英語教學中經常被提及的一個華而不實的例子,不幸的是,國人在行文中也經常犯這種錯誤。
  誤例2: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of medical ethics and med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糾正2:Relationship of medical ethics and med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 誤例3:Much additional work will be required before a complete understanding. 糾正3:直接刪除該句。
  誤例2的錯誤主要見於論文題目,在英文摘要中偶而也可出現。事實上,所有的科研論文都是研究相關的,所以類似Study這樣多餘的詞完全可以刪除。誤例3的出現頻率極高,作者似乎覺得寫上這麼一句有某種安全感,但事實上所有的研究都是有待繼續探討的,尤其是基金資助的研究,因此在稿件處理中,這樣空白無物的句子往往需要刪除。
  此外,還經常可以見到以下冗詞(括號內為建議用詞):Should it prove the case that (if)、take into consideration (consider)、the vast majority of (most)、for the reason that (because/since)等。之所以產生這類冗詞,一方面出於作者賣弄辭藻的心態,另一方面也與摘要的譯者對中文摘要中某些表述方式亦步亦趨有關[2]。例如:受中文影響,為強調某些結果的重要性,作者會使用“very important”這樣的說法,其實一般而言,除某些調查問卷的設計外,“very important”並不比“important”重要[3]。
  2時態
  誤例4:LAGB combined with MDT approach was effective,safe,and feasible for treating obesity.糾正4:LAGB combined with MDT approach is effective,safe,and feasible for treating obesity.誤例5:Obesity was associated with many respiratory diseases.糾正5:Obesity is associated with many respiratory diseases
  一般來說,論著摘要的時態可簡單歸納如下:“目的”部分,以“To”字開頭的動詞不定式短語;“方法”部分,一般過去時;“結果”部分,一般過去時;“結論”部分,一般現在時。誤例4是一篇論著的“結論”部分,誤用了過去時。誤例5是取自某篇綜述,因是在敘述客觀事實,宜用一般現在時。
  3語態
  以前強調多用被動語態,理由是科技論文主要是說明事實經過,至於那件事是誰做的,無須一一證明。EI等多種檢索系統或期刊主張使用主動語態。近年來,主張英文摘要中謂語動詞儘量使用主動語態的期刊越來越多[4]。錢壽初[3]認為,濫用被動語態可使句子語義模糊、結構笨拙、呆板。總之,具體使用何種語態,不可一概而論,可在具體行文中靈活掌握[2,3,5]。根據筆者的觀察,醫學英文摘要中存在刻意使用某種語態的現象。
  4縮略語
  誤例6:TAT volume and VAT volume were measured using Volume software.糾正6:Total adipose tissue (TAT) volume and visceral adipose tissue (VAT) volume were measured using Volume software.誤例7:Total adipose tissue (TAT) volume and visceral adipose tissue (VAT) volume were measured using Volume software …… The total adipose tissue volume was ……糾正7:Total adipose tissue (TAT) volume and visceral adipose tissue (VAT) volume were measured using Volume software …… The TAT volume was ……
有些作者根據縮略語首次出現應予定義,此後即可使用縮略語的原則,在中文摘要(通常出現在英文摘要之前)對縮略語進行定義後,在英文摘要中直接使用縮略語(如誤例6),這是不對的,因為英文摘要常常會獨立於中文摘要被收錄,讀者未必有機會看到中文摘要。因此,在英文摘要中需要對首次出現的縮略語進行重新定義。正文同樣如此。筆者經常可見作者在定義縮略語後,隔一段距離後又重新使用完整的片語(如誤例7),這也是不當的。某些眾所周知的縮略語可以直接使用,但這與刊物的讀者面等因素有關[6]。需要注意的是,筆者經常在稿件中遇到“don’t”、“can’t”和“they’ll”等,這些都屬於口語表達用詞,不是縮略語,切忌在科研文獻中出現。
  5數字
  誤例8:17 patients were enrolled.糾正8:Seventeen patients were enrolled.誤例9:50~60mL.糾正9:50-60mL.
  根據國際通行的數字使用方法,一位數字應拼出(如不用2 patients,要用two patients);兩位以上的數字可直接用阿拉伯數字,如“14 trials”。如數字後有計量單位,則使用數字,如2 mL或14 mL。當然,如果以數字作為一個句子的首字母,則應拼寫出英語單詞(誤例8就是誤以阿拉伯數字作為句首詞)。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提及多個數字的一個整句中,既有一位數,又有多位數,則應都寫成阿拉伯數字,如:During the observation period,2 patients with heart diseases,14 patients with liver diseases,and 20 patients with kidney diseases were enrolled.
  當遇到數字+計量單位開頭的情況,可酌情處理為:One hundred and forty-three milliliters of reagent A was added.但最好能通過改寫句子結構,避免以數字開頭,如:Reagent A(143mL)was added.
  需要注意的是,在數字和計量單位之間應使用空格:178 mm。而在提及範圍或系列時,在最後一個數字後加單位25–30 mg即可。在英文中不使用波浪線表示範圍(誤例9)。
  6英式拼寫與美式拼寫
  英文摘要中美、英拼寫法混用,有時用realize、program、color,有時用realise、programme、colour,造成語體風格不一致。在此情況下,可根據目標期刊的《稿約》、目標期刊已發表文獻所使用的語種、目標期刊辦公室所在地等因素確定選擇一種,且不得在行文中隨意更換。由於Microsoft Word具備根據作者選用的英語類別進行實時提示及糾錯的功能,這一問題相對簡單多了。
  7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的差異
  誤例10: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Zhoushan.糾正10: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Zhoushan,Zhejiang Province,China.
  一般而言,期刊要求中英文摘要保持一致,這體現了科學研究的嚴肅性和嚴謹性。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允許兩者有所差異,這在某些涉及人文社科內容的醫學文獻中尤其如此。對於這種情況,何瑞清[7]曾概括如下:①中文摘要寫作的模式與英文摘要寫作的模式不一樣,翻譯中文摘要時要採取形式歸化的策略。②中文摘要英譯有其特殊性:由於中文摘要未必能在內容上客觀、完整、恰如其分地反映文章原文,譯者在內容上可以不忠實於中文摘要,而直接忠實於文章原文。③中文摘要的缺陷、錯誤難以避免。④摘要作者和譯者往往不是同一個人,譯者必須對存在問題的中文摘要變譯,但沒有義務和權利去改變中文摘要。⑤中英文摘要的讀者不同。他甚至認為,為了方便外國讀者檢索,英文摘要的核心內容不妨詳細一些。誤例10中,舟山市也許是國人所熟知的,但為了便於國外讀者僅通過閱讀摘要即可對所在地有所體認,最好加一些背景知識。
  8JAMA的摘要質量標準
  為便於作者核對自己撰寫的摘要是否合格,JAMA曾專門公佈了一份檔案來衡量英語論文的質量:①摘要的小標題與結構式摘要的要求相一致;②摘要中的資料與正文、圖表中的資料相一致;③摘要中提及的資料或資訊確實會在正文、圖表中出現;④提供了研究年份和隨訪期;⑤主要轉歸的測得值均出現在“結果”部分(避免選擇性報道);⑥儘量使用分子/分母、比數比和可信區間對研究結果進行量化分析;⑦儘可能提供絕對差異而非相對差異(如:使用“Mortality declined fro 6% to 3%”,而不用“Mortality declined 50%”);⑧對於隨機試驗,應明確採取的是意向治療(intent-to-treat)分析還是可評估人群分析;⑨如系調查,應在“結果”或“研究設計”部分說明應答率;⑩對於多變數分析,應簡要歸納模型中用作對照的因素;⑪結論僅限於摘要所提供的資訊而得出[8]。
  9 結語
  醫學論文的摘要濃縮了正文的精華。其篇幅雖短,寫好並不容易。本文總結了國人撰寫的英文論文中一些常見的問題,並結合文獻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引起作者重視,促進醫學論文英文摘要水平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