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魚怎麼養殖

  草魚因其生長迅速,飼料來源廣,是中國淡水養殖的四大家魚之一。那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

  環境與池塘選擇

  草魚最容易生病,養殖無公害草魚應有專門的養殖基地,並形成一定的規模,基地周圍無汙染源。養殖基地應具備水源充足,水質良好,進排水暢通,魚塘之間互不相通,交通運魚方便,飼料資源豐富,生態環境條件良好。

  魚種選擇

  要想養好草魚,必須選用健康活潑的優質魚種,自繁自育的魚種的親本應來源於有資質的國家認定的原料場,苗種經無公害培育而成,質量符合相關標準,具備品種優良性狀,條件具備的最好自繁自育為好,如從外地引進魚種須經檢疫合格方能引入。

  魚種消毒

  魚種放入前須經消毒處理,可選用二氧化氯每5-10分鐘20-40毫克/升、食鹽每5-20分鐘用1%-3%、每15-30分鐘用8毫克/升,高錳酸鉀每15-30分鐘10-20毫克/升等藥物浸泡消毒。放養比例按80∶20放養模式投放魚種,即主養草魚佔80%,配養魚佔20%。

  科學投餌

  草魚在自然水域主要取食水草,在池塘無公害養殖中,適宜採用配合科學配比的顆粒飼料,減少殘餌對水質的汙染,充分提高餌料利用率。搭配投喂的水旱草、應柔嫩、新鮮、適口。餅粕類及其他類餌料,要無黴變、無汙染、無毒性,並經粉碎、浸泡、煮熟等方式處理後,製成草魚便於取食、易於消化的餌料。投喂餌料要堅持定時、定位、定質、定量的投餌原則,還要通過觀察天氣、水體情況及魚的吃食量確定合理的投喂量。

  合理投喂漁藥

  漁藥是用於預防和治療水產動植物病蟲害的物質,如果使用不當,極易在魚體內殘留,造成魚的質量不合格,因此要慎重使用。漁藥一般包括殺菌劑、滅蟲劑、水質改良劑等,目前一些傳統漁藥已被禁用,如氯黴素、呋喃唑酮、五氯酚鈉、孔雀石綠、磺胺噻唑、泰樂菌素等32種漁藥,不能在水產養殖中使用,在選用漁藥時應特別注意。

  夏季草魚池塘管理技術要點

  1、池塘勤清整

  一般飼養1至2年就要清整一次。在清除殘渣淤泥的同時,每667平方米用75千克生石灰消毒,徹底消滅有害病菌。[4]

  2、魚種消毒

  魚種放養時要堅持藥物浸洗消毒。一般用4%至5%的食鹽水浸洗5至10分鐘,水溫在10~20℃。

  3、放養合理

  應該做到:同一池塘,魚的品種和規格要多。一般吃食魚佔總放養量的60%,肥水魚佔40%。採用精養的、有增氧機的應適當密放,否則要稀疏的放苗。一般每667平方米水面,投放800~1000尾。

  4、投喂科學

  投餌施肥時要堅持做到四看、四定,也就是投喂看季節、看天氣、看水質、看魚類吃食狀況。同時做到定時、定位、定質、定量,保證魚能吃的充足、吃的新鮮、吃的均勻。

  5、魚病及時防治

  要堅持做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防治結合。生石灰是預防魚病的良藥。它既能防治疾病又能調節水質,促進魚類生長。一般15~20天可用一次。每667平方米每米水深可用15千克左右。

  6、浮頭防範

  盛夏悶熱雷雨天氣,魚類容易浮頭泛塘。要加強夜晚巡塘。一旦發現異常現象,應該馬上採取增氧防範措施。

  7、注意事項

  池內禁止栽種水花生、菱角,禁止漚泡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