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握投資策略

  世界及中國金融系統的重要趨勢之一,就是出現明顯的"排媒現象"--越來越多的金融交易直接通過金融市場進行。公司債券市場在2009年開始試點運作。下面由小編為你分享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掌握投資策略,玩轉債券市場

  2015年1月,《公司債券發行交易管理辦法》正式釋出,債券市場面臨快速發展的前景。為了幫助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更好地適應這一市場發展的需要,參與債券市場的發行與投資業務。

  政策層面,2013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釋出《關於金融支援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要求“盤活存量”、“用好增量”。此後,國務院多次常務會議都強調要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而能完成這些要求的主要手段是推進資產證券化、直接融資和債務重組等。

  對銀行而言,利率市場化是一項重大挑戰,商業銀行面臨戰略轉型,資產配置、產品開發、業務型別、風險管理等都需要作出科學部署與調整。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利率市場化的實踐表明,許多銀行由於在此過程中沒有有效轉型,最終面臨倒閉或被兼併重組。而摩根等銀行由於在此階段大量開展投行業務而得到長足發展。有效實施利率風險管理,增加利率弱相關資產收益比重,精細化管理、積極拓展投行業務是應對利率市場化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因此,商業銀行必須堅持差異化、特色化、專業化發展道路,不斷豐富金融產品,創新金融服務方式。

  為了幫助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更好地適應這一市場發展的需要,參與債券市場的發行與投資業務,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德恩銀行研究院邀請到著名債券專家藍教授,幫助商業銀行相關從業人員更好的操作債券業務!

  債券投資入門基礎知識

  債券的基本要素包括:

  1.票面價值。簡稱面值,是指債券發行時設定的票面金額,我國發行的債券一般是每張面值100元人民幣。

  2.債券價格。債券價格包括髮行價格和交易價格。債券的發行價格可能不等於債券面值。當債券發行價格高於面值時,稱為溢價發行;當債券發行價格低於面值時,稱為折價發行;當債券發行價格等於面值時,稱為平價發行。

  3.償還期限。債券的償還期限是一個時間段,起點是債券的發行日期,終點是債券公告上所標明的償還日期。債券償還日期也稱為到期日,在到期日,債券的發行人償還本金及利息,債券代表的債權債務關係終止。

  4.票面利率。票面利率是指每年支付的利息與債券面值的比例。投資者每張債券獲得的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債券投資有哪些特徵?

  1.安全性較高。由於債券發行時已約定了到期後支付本金和利息,其收益穩定、安全性較高。尤其是國債和地方政府債,幾乎不會出現違約,是具有較高安全性的投資方式。

  2.收益相對穩定。投資於債券,投資者一方面可以獲得穩定的利息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債券價格的變動,買賣債券,賺取價差。

  3.流動性強。上市的債券具有較好的流動性,需變現時,投資者可到相應的交易市場賣出。

  個人投資者進行債券投資的目的有哪些?

  1.獲取收益:投資者投資債券首先是為了獲取收益,債券收益主要來自於利息和價差收益。

  2.分散風險:對於風險承受能力較弱、保守的個人投資者,可以投資國債和高信用等級的公司債等債券產品,達到資產配置和分散投資風險的目的。


可能感興趣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