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河邊釣鯽魚的技巧要如何掌握

  喜歡垂釣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夏季的魚又肥又大,夏季在河邊釣鯽魚需要一定的技巧。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河邊釣鯽魚的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夏季河邊釣鯽魚技巧一:釣具的組配要科學

  釣魚竿,我們可以選擇大約6.3-7.2米長的輕便硬調碳素竿。硬調竿起魚快,魚中鉤後不能竄進草叢裡;竿輕便握竿時間長了手不累。鉤選用伊豆4-5號的單鉤,因魚小鉤大吃不進嘴裡;用雙鉤易掛草。線用1.0-1.2號的強拉力線,3-3.5米長即可。

  線太長了,往草洞投鉤餌不準確,易投到草叢中;魚中鉤後起魚慢。漂,不宜用立漂,用星漂4粒,配輕墜調靈:第一粒漂平臥水面,第二粒漂入水約1釐米,第三四粒漂入水裡;加減墜的重量,使墜懸起,鉤剛剛觸底。這樣調,在垂釣時,鉤餌不會入泥裡,魚易發現,上魚率高。當風力到3級或超過3級時,可調到水面上留2粒漂,第三粒漂入水約1釐米,第四粒漂入水裡墜觸底,鉤餌拖地,不會走漂。

  夏季河邊釣鯽魚技巧二:選擇適宜的出釣時間

  1.選早晚出釣

  魚類的體溫是隨著水溫的變化而變化的,如果水溫太高,魚兒感到不舒適,是不會進食的;水溫太低,魚兒同樣也不會進食。魚兒最適宜的水溫是10℃-30℃,而盛夏的中午,陽光似火,連人都熱得難忍,魚兒是不會進食的。

  只有在早晚兩個時間段出釣,才會有魚獲。漁諺雲:“寧釣早晚一刻,不釣中午半天”,“早釣東方紅,晚釣雞進籠。”具體的出釣時間是:早5-9時,下午4-8時。在這兩個時間段裡,水溫較低,魚兒感到舒適,食慾旺盛,從深水域到淺水域覓食,很容易釣到。

  2.選擇暴雨後出釣

  釣諺曰:“雨前魚難釣,雨後好釣魚。”盛夏的暴雨前,氣溫高,天氣悶熱,氣壓低,水中的氧容量低,魚兒感到極不舒適,不思進食。一場暴風雨過後,雨天過晴,空氣清新涼爽,水溫下降,水中的氧容量增加。雨水把岸上、田野裡的草籽兒、小蟲、莊稼脫落的果實衝進河裡,給魚兒帶來了豐盛的美味佳餚。

  魚兒神清氣爽,食慾大增,四處遊弋覓食,此時出釣,必定會滿載而歸。但是,如果大雨過後颳起了西南風,下起太陽雨,是不可出釣的。漁諺雲:“天刮西南風,氣跑釣魚翁。”

  3.夜裡出釣

  盛夏釣魚,最理想的時間是夜裡。夜裡的氣溫和水溫低,魚兒活躍,覓食積極;外界的干擾小,大魚、滑魚都有安全感,會大膽吃餌,容易釣到。但是,老年釣友和腿腳、視力不好的釣友,應慎重出釣。出釣的釣友要注意安全,慎防蚊叮蟲咬。

  夏季河邊釣鯽魚技巧三:認真選擇對路的餌料

  漁諺雲:“餌料不對路,有魚難上鉤。”盛夏因天熱水溫高,小魚特別活躍,用餌宜選用素餌,以香、甜、硬的為宜,不招小雜魚鬧窩。誘餌可選用味道淡些的丁香藥酒米打窩。泡藥酒時可少加一些丁香、桂皮和白芷,配料時每500克加25克蜂蜜。

  釣餌可用小麵糰掛鉤釣:在白麵里加一些蜂蜜或白糖,把面和成軟硬適中,不黏手的面,醒10分鐘後,捏成小麵糰掛鉤釣;也可以在面裡多放些水,用小棒朝著一個方向攪動,使其成稠糊狀,把面粘在鉤上,再蘸藥米釣。

  夏季河邊釣鯽魚技巧四:精心選擇釣位釣點

  盛夏選釣點,應選深、陰、草。深,即深水。在烈日的強光照晒下,潛水域的水溫升溫快,水溫高,深水域的水溫低些,魚兒便游到深水裡覓食。陰,即陰涼處。如大樹的樹蔭處,高大建築物或山體的陰影處,大橋下的陰涼處。陰涼處的水溫低,魚兒喜到那裡覓食、遊弋、棲息。草,即河草。漁諺曰:“釣魚不釣草,多半是白跑。”河草能遮擋陽光,草下的水溫較低,溶氧量充足,有很多小水蟲、小魚小蝦、浮游生物。釣點應選在草洞、草縫、草旁、草頭的25-30釐米處、另外,選釣點應注意靈活性:近淺——遠深——近淺,做到一日三遷。

  夏季河邊釣鯽魚技巧五:釣技釣法要靈活

  1.走釣和守釣相結合

  可多打幾個窩子可打輕窩。當一個窩子出現魚星時,把鉤餌投到那窩子裡。如釣上兩三條魚沒魚吃餌了,可讓它歇一會兒,釣另一個窩子。幾個窩子輪流釣,在垂釣中保優劣汰。

  2.勤補窩

  即使某窩子能釣上魚,釣幾條後也要及時補窩,不要等窩子裡沒餌吃魚走開了在補餌,那樣再聚魚就難多了。

  3.追星釣

  注意觀察水面,發現哪個草洞沒打窩的草洞或草頭出現魚星,馬上將鉤餌投過去等魚吃餌。

  4.巧逗引,上魚多

  不管是守釣還是走釣,還是追星釣,都要用逗引法。當窩裡沒有魚吃餌時,可將鉤餌輕輕地向上垂直提10-20釐米,在慢慢地放下,引魚吃餌。

  夏季在水庫釣魚的技巧

  1、在夏季到來前,水庫開閘放水,為防汛作準備,這時水位一降再降。正常情況下,水升則易釣,水降則難釣。水位升釣位多多,水位降釣位難找。降水時最佳去處,應首選大壩附近。因水庫一般在春季就開始放水,持續幾個月,使水庫水位不斷下降,到了夏季水位下降少則5—6米多則十幾米,魚相對集中,所以要圍著壩頭轉。其次,要垂釣大水面,溝汊、灣子少釣。道理很簡單,因水淺、區域小,魚沒有安全感。

  2、大型水庫無風不好釣,有風浪滔滔。一年時間裡大水庫水平如鏡的日子幾乎沒有,反而有點小風小浪特別好釣。3級以上風,浪高約半米,大水面側風處逆風處無法施釣。遇到這種情況要及時換位,到漢口附近的背風地方下鉤。

  3、到了夏季水庫裡遊船增多,白天摩托艇、快艇一隻接一隻來回跑,水面都是一浪接一浪,擾得你心煩意亂,無心垂釣。到了晚上好了,船靠碼頭,也無人吵鬧,風平浪靜,還有一絲涼意,不說別的就這一點足以使人精神愉悅。晚上採用近釣,往往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4、夏季釣深也應有個度,不是越深越好。根據兩點:一是水質,二是水溫。水質清澈,釣5米左右最佳。因為大型水庫的深水區域多於淺水區域,魚類有在深水生活、活動的習慣。

  5、大型水庫出現暗流是常事,在這個時段魚往往很少吃鉤。如果你稍作調整,情況就很快發生轉機。

  6、因水庫離市區較遠,如果是騎摩托車去,一定要帶上火補膠、打氣筒等,以防不測。還要檢查我們所需的常用藥品和驅逐蚊蟲的風油精、滅害靈等是否帶齊。

  7、出釣前一天,就要注意收聽當地的天氣預報,如遇雷雨天氣,建議大家最好不要出釣。

  8、在水庫垂釣的釣位,首先要在經常有人拋竿的地方,因為釣魚人經常在這裡打窩子,魚類就會對這裡產生記憶,知道到這裡來就有吃的,就會經常光顧這裡,這裡聚魚的情況要比其它地方好一些,所以這裡的魚就好釣些。

  9、釣位選擇一定要在較深的地方,但也不要太深,水庫一般壩頭上都在十幾米或幾十米深,選位時最好選擇在三至五米的深度較為適宜。如用手竿最好選擇在水深一米五到兩米的地方。

  10、要遵循“長釣腰”的原則,選擇相對較窄和比較突出的地方。夏天溫度高,魚類容易上浮,我們就應把釣位選擇在陰面或有樹木遮擋的地方。

  11、在水庫垂釣,為降低成本,窩料不宜太高檔,可在糟食中依據物件魚加部分商品餌誘魚進窩。因為水庫的魚常年沒有專人餵養,對餌料的味型要求不像池塘魚那麼嚴格,只要能吃,它們就會一擁而上搶食。要選擇稍微好一點的釣餌,味型一定要比窩料濃一些,可直接使用商品餌料或在糟食中新增較多的商品餌來垂釣。

  12、海竿炸彈鉤和串鉤上的餌料,要開的稍微黏一點,太散就不太好拋,首先要保證能丟擲去,在10到20分鐘後霧化比較合適,但不能開的太黏,和成死麵疙瘩,一個小時後收回來,還是一團就不行了。

  13、夏天在水庫釣魚,還可以試用一下糧食類餌料,如小麥,玉米粒等,原因是夏天正是小麥收割的季節,人們在拉運的過程中,散落在路上的小麥,就會隨風吹到水庫裡來,水庫的魚類會對此產生記憶。

  14、給海竿打窩,要注意窩子相互之間的距離要和插海竿的距離遠近基本一樣,原因是海竿釣的遠,而手竿釣的近,所以就不能要求海竿打窩子要像手竿那樣準確。當然是儘量越集中越好了。

  15、操作要科學,垂釣要適時,水庫用海竿垂釣並不像有些人想象的比池塘手竿釣簡單,無論開餌、打窩,還是拋竿遛魚、抄魚,都要講究科學,細緻認真,要不就會前功盡棄,將煮熟的鴨子放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