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單體岩石

  岩石,是由造岩礦物按一定結構集合而成的地質體。其廣泛分佈在我們周圍,花崗岩更是一種分佈最廣的侵入岩,可以說我們對大多數的岩石都相當熟悉,那麼,你能想象得出有多大嗎?

  艾爾斯岩石

  澳大利亞艾爾斯岩石***Ayers Rock******經度131.036緯度-25.348***,又名烏魯魯巨石。艾爾斯巖高348米,長3000米,基圍周長約9.4公里,東高寬而西低狹,是世界最大的整體岩石***體積雖巨,只是獨塊石頭***。它氣勢雄峻,猶如一座超越時空的自然紀念碑,突兀於茫茫荒原之上,在耀眼的陽光下散發出迷人的光輝。

  烏魯魯-卡塔丘塔國家公園是國際公認的世界遺產地區。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定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1987年首次被列入世界遺產,其地理構造,罕見的動植物和超乎尋常的自然美景得到充分肯定。1994年,它又被列為文化遺產,烏魯魯傳統主人阿南古人的傳統價值體系得到了肯定。阿南古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族群之一。

  烏魯魯-卡塔丘塔國家公園內有兩個主要景點,烏魯魯***艾爾斯巖***和卡塔丘塔***奧加石陣***。

  烏魯魯是原住民對這塊巨石的稱呼,艾爾斯巖是後來白人到來後為它另起的名字。烏魯魯是一塊巨大的單體岩石,長約3千米,寬達2千米,高350米,周長則接近10千米。陡峭得接近垂直的巖壁,碩大無比的體積,讓周圍的一切都顯得非常渺小。地面上能夠看到的烏魯魯還只是冰山一角,它更大的一部分隱藏在地表之下,大概有6公里那麼深,而僅僅是露在地面的部分就已經堪稱。最重要的是,這塊紅色巨石已經在紅土中心的沙漠地帶屹立了上億年,歷經了上億年前的風風雨雨。

  在不同的季節與不同的氣候條件下,烏魯魯會呈現出不同的色彩,甚至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裡,烏魯魯也隨時跟著光線而變化。清晨,陽光剛剛射到地平線以上,烏魯魯就立刻穿上

  淺紅色的靚麗外衣,風姿綽約地展現在眾人面前。這個時候很輕易就能拍到明信片一般的精彩照片。日落是烏魯魯最美的時刻。晚霞籠罩在巖體和周圍的紅土地上,烏魯魯從赭紅到橙紅,熱烈彷彿在天邊燃燒,最後變成暗紅,漸漸變暗,消失在夜幕裡。肉眼大概看到的顏色變幻大概有三到四種,不過如果將整個過程拍攝下來,會發現烏魯魯的色彩變幻比肉眼看到的更加豐富,幾乎每時每刻都在變幻。

  形成原因

  地質運動說

  四億五千萬年前,由於地殼運動,巨石所在的阿瑪迪斯盆地***Amadeus Basin***向上推擠形成大片岩石。由於地塊的隆起、交疊,使巨巖處於了垂直狀態。

  大約三億年前,又一次神奇的地殼運動將這座巨大的石山推出了海面。經過億萬年來的風化作用,周圍的砂岩都風化瓦解了,只有這塊巨石憑著它特有的硬度抵抗住了風剝雨蝕,且整體沒有裂縫和斷隙,成為地貌學上所說的“蝕餘石”。但長期的風化侵蝕,使其頂部圓滑光亮,並在四周陡崖上形成了一些自上而下的寬窄不一的溝槽和淺坑。因此,每當暴雨傾盆,在巨石的各個側面上飛瀑傾瀉,蔚為壯觀。

  隕石說

  還有科學家認為,幾億年前,離地球執行軌道較近的一顆小行星因偏離了自己的軌道,墜入大氣層而最終隕落到此。岩石的三分之二沉入了地下,三分之一露出地面,經過抬升,風化等地質變遷形成了今天的艾爾斯岩石。

  原住民眼中的聖石

  烏魯魯***艾爾斯巖***是一處具有重要的宗教和文化意義的聖地。原住民阿南古人在烏魯魯周邊已經生活了幾萬年,烏魯魯是他們聚集議事的地方。在烏魯魯的奇特洞穴裡,還能看到原住民的祖先們留下的古老繪畫和巖雕,線條分明,圈點眾多,用質樸的手法展現著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和原住民之間流傳的神聖故事。

  在阿南古人的眼中,正是他們的祖先締造了這片土地與這塊不朽的巨石,而他們就是維護這片土地的後繼者。加上烏魯魯剛好位於澳洲的中心,阿南古人便認為這塊巨石是澳洲的靈魂與心臟,是一塊不容侵犯的聖石,除了舉行成年儀式或祭祀活動,他們不希望人們隨意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