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自古以來,對於梅花的描述已經很多了,其實白梅花的功效還有很多!為此,下面小編整理了梅花的功效及食用以供大家閱讀。

  梅花的基本介紹

  白梅花為為薔薇科植物梅的花蕾,白梅花主產於我國江蘇、浙江等地。每年冬季籬集含苞欲放的花蕾,晾乾或烘乾後入藥。原植物系落葉喬木,野生與栽培均有。商品稱家梅與野梅,均可入藥。家梅為白花綠萼,花瓣多,故俗稱“白梅花”或“綠萼梅”,其質量較佳。亦有為紅衣、黃萼者,花冠紅色者,俗稱“紅梅花”,形態與白梅花相似,但較白梅花稍大,花冠淡紅色,重瓣,萼紅褐色,但藥用以白梅花為主,紅梅花則較少使用。野梅為白花黃萼花瓣少,質量較次。

  花蕾呈圓球形如大黃豆,直徑4~8mm,基部常帶有花梗,苞片3~4層,褐色鱗片狀,苞片5枚,灰綠色或淡黃褐色,卵圓形,復瓦狀排列,基部與花托癒合。花瓣多數通常卷折皺縮,白色或黃白色,倒廣卵形,有紅棕色脈紋從基部射出。內有多數雄蕊著生於花托邊緣,中心有長卵形子房,密生細毛,並有一細長花柱,質輕。氣清香,味淡、微澀。

  梅花的功效與作用

  微酸,澀,無毒。能夠舒肝,和胃,化痰。治梅核氣,肝胃氣痛,食慾不振,頭暈,瘰癧。

  梅花的選購

  梅花氣香,味淡而澀。以花勻淨、完整、含苞未放、萼綠花白、氣味清香者為佳。

  梅花的儲存

  1~2月間採集含苞待放的花蕾,攤置席上,晒乾。雨天可用炭火烘乾。於乾燥通風處儲存。

  梅花的食用方法

  一般是煎服,很少用來沖泡的。內服:煎湯,0.8~1.5錢;或入丸、散。外用:敷貼。

  梅花的品種分類

  梅花品種很多,大品種有30多個,下屬小品種有300多個,一般花期在2~3個月左右。經 陳俊愉教授研究,1962年時已有231個品種,還在不斷創新中,按其品種按枝條及生長姿態可分為 葉梅類、直腳梅類、 杏梅類、 照水梅類、 龍遊梅類。

  按花型花色可分為宮粉型、紅梅型、照水梅型、玉蝶型、硃砂型、大紅型、綠萼型和灑金型等。其中宮粉最為普遍,品種最多,花粉紅,著花密而濃;玉蝶型花紫白,別有風韻;綠萼型花白色,香味極濃,尤以成都的“金錢綠萼”為好。

  典型的一花三果品種,即品字梅。

  花小至特小,白、淡黃或紅色,徑7~22mm,單瓣,偶無瓣,果小,葉脈小。小細梅型的梅花品種有北京小梅、磨山小梅、梅州小梅、黃金梅等。

  花單瓣,呈紅、粉、白等色,萼絳紫色或在綠底上灑暈。主要品種有江梅、雪梅、六瓣、六瓣紅、星湖小花、長蕊單粉、單粉、淡寒紅、日寒紅、粉寒紅、福壽梅、雪月花、芳流閣等。

  花復瓣至重瓣,呈深紅或淺之粉紅。主要品種有大羽、扣瓣大紅、老人美大紅、小歐宮粉、復瓣小宮粉、粉皮宮粉、粉朱、粉羽、粉暈宮粉、蔡山宮粉、曹溪宮粉、 川西小粉、重瓣粉口、臺閣宮粉、傅粉、黃岩粉、虎丘晚粉、玉露宮粉、金殿粉、晚碗宮粉、清明晚粉、淡桃粉、 龍潭粉、潮塘宮粉、重瓣粉朱、紅豔宮粉、華南宮粉、華農宮粉、華農晚粉、 徽州臺粉、江砂宮粉、 蓮湖粉、蓮湖淡粉、綠枝宮粉、泉州宮粉、雪海宮粉等。

  花單瓣、復瓣或重瓣,白色或初開時為淡綠色,萼綠色,小枝青綠而無紫暈。主要品種有變綠萼、臺閣綠萼、長蕊變綠萼、二綠萼、復瓣綠萼、六綠萼、小綠萼、金錢綠萼、米單綠、長蕊單綠、單瓣綠萼等。

  花復瓣或重瓣,純白色。主要品種有北京玉蝶、釦子玉蝶、華農玉蝶、徽州檀香、紫蒂白、素白臺閣、青芝玉蝶、小玉蝶、三輪玉蝶、荷花玉蝶、徽州白玉蝶、吳陽玉蝶、玉臺照水、紫蒂白照水等。

  花單瓣、復瓣或重瓣,花紫紅色,萼醬紫色,木質部淺暗紫紅色為其主要特徵。主要品種有烏羽玉、常熟墨、骨裡紅、舞硃砂、臺閣硃砂、徽州骨紅、鐵骨紅、多萼硃砂、粉紅硃砂、細枝硃砂、千瓣硃砂、南京紅須、水硃砂、白鬚硃砂、江南硃砂、淡暈硃砂、骨紅照水、早種硃砂、單瓣硃砂、紅千鳥、幾夜寢覺、千臺硃砂、桃紅硃砂、銀邊飛硃砂、銀邊臺閣硃砂等。

  花復瓣或重瓣,淡黃色或近白色,花心微黃,萼絳紫色,主要品種有黃山黃香、曹王黃香、單瓣黃香、南京復黃香等。

  花單瓣、復瓣或重瓣,一樹上有紅、白兩色或水紅色條紋斑點的花朵,主要品種有昆明小跳枝、晚跳枝、復瓣跳枝、單瓣跳枝、米單跳枝等。種型分類分別為真梅種系、 杏梅種系、 櫻李梅種系。其下,主要又按枝姿分為五個大類。

  第一類叫直枝梅類。枝直上或斜生。這是梅家族中歷史最悠久,成員最繁茂的一類,下分品字梅、宮粉等9種。

  第二類名為垂枝梅類。枝自然下垂或斜垂,有粉花垂枝等5型。

  第三類名為龍遊梅類。枝天然扭曲如龍遊,僅1類***龍遊梅類***1型***玉蝶龍遊型***。

  第四類名為杏梅。乃梅與杏***山杏***之種間雜交,宋代的范成大在《梅譜》中首次對它進行了記載,花、葉、枝居於梅杏之間,”杏梅類“不香或微香***非梅香***, 花托腫大。下有單瓣杏梅型及春後型。

  第五類是櫻李梅類,乃紫葉李與宮粉梅之人工雜交種,紫葉紅花,重瓣大朵,晚春開花,極抗寒。

  亞種種類

  厚葉梅***變種***野梅

  葉片較厚,近革質,卵形或卵狀橢圓形;果實卵球形;核近球形,基部鈍而成圓形。產四川西部至雲南西部。此種為梅的野生種,生於山坡林中或溪邊,海拔1700-3100米。

  長梗梅***變種***

  葉片披針形,先端漸尖;花梗長1釐米,結果時俯垂。產雲南西部至西北部。生於山坡路邊、溪邊或疏林下,海拔1900-2600米。越南北部和寮國北部也有分佈。

  梅的品種分果梅和花梅兩大類。果梅的栽培品種,據曾勉教授在浙江的調查研究,大致分為三類,簡述如下。

  1. 白梅品種群 果實黃白色,質粗,味苦,核大肉少,供製梅乾用。例如大白頭、太公種等。成熟期在4月上、中旬。

  2. 青梅品種群 果實青色或青黃色,味酸或稍帶苦澀,品質中等,多數供製蜜餞用。例如四月梅、五月梅、白水梅等。成熟期為4月中、下旬。

  3. 花梅品種群 果實紅色或紫紅色,質細脆而味稍酸,品質優良,供製陳皮梅、劈梅等用。例如軟條梅、紫蒂梅、大葉豬肝、胭脂梅等。成熟期在5月上、中旬至6月。

  花梅的品種,由於長期栽培,變異較大,品種甚多,據陳俊愉教授近期研究,分為以下四類。

  1. 直腳梅類***var. mume*** 枝條直立或斜展,按花型和花色分為以下七型。

  ***1*** 江梅型***f. simpliciflora T. Y. Chen*** 花碟形,單瓣,純白、水紅、肉色或桃紅等色。有29個品種,如單粉、單瓣紅、楊貴妃、小玉蝶、白梅等。

  ***2*** 宮粉型***f. alphandii***Carr.***Rehd.*** 花碟形,半重瓣至重瓣,粉紅色。現知75個品種,如宮粉、粉嘴子、千葉紅、南京春,粉妝臺閣等。

  ***3*** 大紅型***f. rubriflora T. Y. Chen*** 似宮粉型而花色大紅,開花特繁,甜香甚濃。有品種15個,如紅梅、大紅、小紅、紅星、天星紅等。

  ***4*** 硃砂型***f. purpurea***Makino***T. Y. Chen*** 花碟形,單瓣、半重瓣或重瓣,紫紅色。已有47個品種,如白鬚硃砂、江南硃砂、骨裡紅等。

  ***5*** 玉碟型***f. albo-plena***Bailey***Rehd.*** 花碟形,重瓣,白色;花萼絳紫色。有30個品種,如玉碟、粉碟、紫蒂白等。

  ***6*** 綠萼型***f. viridicalyx ***Makino***T. Y. Chen*** 花碟形,單瓣至半重瓣,白色;花萼綠色。已有13品種,如綠萼、單瓣綠萼、李花綠萼等。

  ***7*** 灑金型***f. versicolor T. Y. Chen et H. H. Lu*** 花碟形,單瓣至重瓣,在一棵樹上同時開近白色、粉紅色與白底紅條或白底紅斑點的各色花朵,較為獨特。現已知有9個品種,如灑金紅、晚跳枝、二喬、五寶等。

  2. 照水梅類***var. pendula Sieb.*** 枝條下垂,形成獨特的傘狀樹姿,可分為以下六型。

  ***1*** 單粉照水型***f. simplex T. Y. Chen*** 花碟形,單瓣,粉紅或白色。現知有3個品種,如單粉照水、單瓣照水等。

  ***2*** 雙粉照水型***f. modesta T. Y. Chen*** 花碟形,半重瓣或重瓣,粉紅色。有2個品種,即綾眼和東洋紅照水。

  ***3*** 骨紅照水型***f. atropurpurea T. Y. Chen*** 花碟形,單瓣,深紫紅色,如骨紅照水。

  ***4*** 殘雪照水型***f. albiflora T. Y. Chen*** 花碟形,半重瓣,白色,如殘雪照水。

  ***5*** 白碧照水型***f. viridiflora T. Y. Chen***花碟形,單瓣或半重瓣,白色;花萼綠色,如雙碧照水、單碧照水。

  ***6*** 五寶照水型***f. marmorata T. Y. Chen*** 一棵樹上同時開近白、粉紅及白底紅條紋或白底紅斑點的花,如五寶照水。

  3. 龍遊梅類***var. tortuosa T. Y. Chen et H. H. Lu*** 枝條自然扭曲如游龍;花碟形,半重瓣,白色,如龍遊梅。

  4. 杏梅類***var. bungo Makino*** 枝和葉似山杏;花半重瓣,粉紅色,如杏梅、洋梅、送春等品種。花期較晚,抗寒性較強,可能是杏與梅的天然雜交種。


猜你感興趣:

1.裡花的功效與作用

2.淨顏梅的食用方法

3.瑪咔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4.蜜棗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5.臘梅花泡茶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