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感冒適合吃什麼藥膳

  進入冬季之後,由於天氣的轉冷加上冷空氣的下降,讓不少人都患上了感冒。那麼在冬季感冒的人適合服用什麼藥膳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冬季感冒適合吃的藥膳

  1、桑葉薄荷飲

  藥材:桑葉、菊花各6克,薄荷3克,苦竹葉15克。調料:白糖適量。

  做法:將桑葉、菊花、薄荷、苦竹葉加水適量,煮沸,將藥液潷人茶杯內。加適量白糖調味,即可。

  功效:桑葉中有豐富的鈣和鐵,有祛風清熱、明目的功效;菊花具有散風熱、平肝明目之功效;薄荷能提神解鬱、疏熱解毒、消炎止癢;苦竹葉能清熱除煩、利小便。本飲有疏風清熱、解表退燒之效,適用於外感風熱表證、感冒風熱等。

  2、姜蔥豆豉豆腐湯

  材料:淡豆豉15克,豆腐l塊。藥材:北黃芪5錢,白朮15克,西洋參12克。調料:蔥、生薑適量。

  做法:切去蔥須,切段。淡豆豉與生薑洗淨備用。豆腐切成塊;北黃芪和白朮洗淨後用布包起來備用;西洋參洗淨備用。鍋中倒1大匙油燒熱,放入豆腐煎至表面微黃,移入湯鍋,加入淡豆豉、生薑片和1500毫升水,放人藥材包,用中火煲30分鐘,再加入蔥白,待湯煮滾,撈出藥材包,加鹽調味,趁熱飲用。

  功效:淡豆豉、蔥白都有解表發汗的作用;生薑對發表、散寒、止嘔、開痰、鼻塞也具療效;豆腐具有清熱、生津、解毒、解酒的作用。在傷風之初,這一道湯有助緩解喉嚨癢、打噴嚏、流鼻水等不適現象,可治輕微風寒感冒。

  3、小蔥老薑湯

  材料:細香蔥***小蔥***、老薑。調料:紅糖適量。

  做法:將細香蔥、老薑分別沖洗乾淨,置小鍋內,加水1小碗,煎至半小碗,去渣留湯,加紅糖少許即可。趁熱飲服,服湯後需蓋被髮汗,故應避風。

  功效:姜對發表、散寒有效;紅糖具有祛風散寒、解毒的功效。此湯有發汗解表、止咳的功效,可輔治小兒風寒感冒伴咳嗽。

  4、薑糖紫蘇飲

  藥材:生薑10克,紫蘇葉10克。調料:紅糖適量。

  做法:生薑洗淨,切成細絲。紫蘇葉洗淨瀝於。將生薑絲和紫蘇葉一起放人大茶杯中,加入紅糖,衝滾開水250毫升,溫浸10分鐘,攪勻,趁熱服。

  功效:紫蘇葉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的功效。此湯適用於風寒感冒、噁心、嘔吐、胃痛、腹脹。

  5、蘿蔔姜棗湯

  材料:白蘿蔔1個,大棗若干。調料:生薑、蜂蜜適量。

  做法:將白蘿、生薑分別洗淨,晾乾,切成薄片待用。將白蘿蔔、生薑、大棗置鍋內,加水1碗,煮沸20分鐘,去渣留湯。最後加入蜂蜜,再煮一沸即可。趁熱飲。

  功效:白蘿蔔是一種常見的蔬菜,生食熟食均可,其味略帶辛辣味,有預防感冒的功效。此湯有辛溫解表、止咳化痰的功效,治療風寒感冒、咳嗽、鼻流清涕。

  冬季感冒適合吃的食物

  1、生薑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散寒發汗、解表祛風作用,適宜風寒感冒者食用。民間常以生薑3片,紅糖適量,開水沖泡,俗稱生薑紅糖茶,頻頻飲用,汗出即愈。

  患風寒感冒,喝生薑紅糖水可緩解,此時生薑就最好去皮,生薑皮有礙生薑充分發揮其辛溫解表的作用,且有止汗的作用,有悖於風寒感冒發汗的治療法則。

  2、蔥白

  蔥白性溫,味辛,具有調節體溫,使汗腺的排汗工作正常的作用,並可減少和預防傷風感冒的發生。適宜風寒型傷風感冒者食用。

  患風寒感冒可服用驗方:蔥白5節、淡豆豉9克、生薑3片,水煎服。

  3、辣椒

  辣椒大辛大熱,辛能發散,熱能祛寒,因此具有散寒發汗的功用,對於感冒風寒尤其適宜。《藥性考》中指出:辣椒“溫中散寒,除風發汗”。因此,風寒感冒食用辣椒是適宜的,而風熱感冒最好不要食用。

  用辣椒和生薑熬湯喝,又能治療風寒感冒,對於兼有消化不良的病人,尤為適宜。

  4、香菜

  中醫認為,香菜性味辛、溫,入肺、脾經,有發汗透疹,消食下氣之功,適用於感冒、小兒麻疹或風疹透發不暢、飲食積滯、消化不良等。《食經》言其“調食下氣”。《食療本草》言其“利五臟,補筋脈,主消谷能食,治腸風”。

  香菜、鮮蔥、生薑各適量。將三者洗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水煎取汁,頻頻飲服,每日1劑,連續2~3天。可發汗解表,適用於風寒感冒、鼻塞流涕。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