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脹可以吃什麼

  胃脹的反覆性和長期性可以導致胃炎,消化道潰瘍,甚至可以發展為胃癌。因此出現胃病的時候,一定要謹慎護理。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胃脹可以吃的食物,供大家學習借鑑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胃脹可以吃的食物

  1、山楂飲

  用料:炒山楂9克。

  製法:將炒山楂研為細末,加糖少許,用沸水沖服。

  功效:消食、化積、和胃,適用於肉積傷食。山楂味酸、甘,性微溫,能健脾開胃,消食化積。食用山楂能增加胃酸分泌,增加酶的活性。山楂所含脂肪酶有助於脂類食物的消化,故長於消肉積。

  注意:脾胃虛弱者慎服。孕婦不宜食用,因山楂破血破氣,容易動傷胎氣、導致流產。空腹不宜多食,因山楂所含的酸性成分較多,空腹多食,會使胃中的酸度急劇增加,容易導致胃痛甚至潰瘍。

  2、麥芽水

  用料:炒麥芽30克

  製法:用炒麥芽煮水飲服。

  功效:麥芽煎劑可用於湯圓傷食及麵食傷食。麥芽味甘,性微溫,功能消食、和胃。現代研究證明,麥芽對胃酸與胃蛋白酶的分泌有輕度促進作用,故能助消化。另外,麥芽含澱粉酶、轉化糖酶、蛋白分解酶,這些消化酶能治療食慾不振、消化不良、食積等。

  注意:授乳期婦女不宜使用。

  3、橘皮生薑茶

  用料:鮮橘皮20克,生薑10克,白糖適量。

  製法:鮮橘皮切成細絲,生薑切成碎末,加白糖適量,用沸水沖泡,每日早、中、晚各飲1次。

  功效:用於傷食者的消食。橘皮芳香健脾,驅風下氣,又能緩解脾胃氣滯。橘皮所含的揮發油對消化道有緩和的刺激作用,有利於胃腸積氣排出,能促進胃液分泌,有助於消化。俗話說:“飯不香,吃生薑。”生薑含薑辣素,對口腔及胃腸有刺激作用,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減少腸內的異常發酵,排除消化道中積存的氣體。

  注意:氣虛及陰虛燥咳患者不宜。吐血證慎服。食療養生

  4、大麥茶

  用料:大麥30-50克。

  製法:先將大麥炒黃,然後煎水飲用。

  功效:大麥味甘,性偏涼,有除熱、平胃、消積等功效。本方適用於吃糯米類食物引起的積滯。

  注意:溼熱或食積引起的脘悶腹脹忌用。另外,習慣性便祕患者,肝、腎病患者,高血壓及心臟病患者忌用。

  胃脹氣吃的食療

  1、雞內金粥

  材料:雞內金、粳米100克。

  做法:雞內金清洗乾淨,瀝乾水分後用文火炒至黃褐色,研為細末備用;粳米清洗乾淨,備用;將粳米放入鍋中,同時放入適量的清水,煮至米粒熟爛後再放入適量的雞內金粉。繼續稍煮片刻後放入適量的白糖,調味後即可食用。

  2、陳皮粥

  材料:陳皮10克,大米50克。

  做法:將陳皮洗淨,切細,水煎取汁,去渣。大米淘淨,放入鍋中,加入陳皮汁及清水適量,煮為稀粥服食,每日1劑。或將陳皮研為細末,每次取3~5克,調入稀粥中服食。

  3、砂仁粥

  材料:砂仁10克,大米25克,小米25克。

  做法:取砂仁,略洗去浮塵及雜質,裝紗布袋封口加水2000同ml,煮30分鐘後將藥袋取出,藥水備用,小米、大米冼淨入鍋,加藥水,煮成約500ml的粥,分2次吃完。

  4、陳皮豬肉粥

  材料:瘦豬肉50克、陳皮6克、皮蛋1顆、蔥1根、白米1杯、少許食用油、少量鹽。

  做法:煮好白飯,鍋裡放少許食用油,加入瘦肉、蔥段後炒,加入適量水,等沸後加入陳皮約煮2分鐘,再加入白飯、瘦肉絲、皮蛋、蔥段等一起煮成粥,熟後加鹽調味即可。

  5、蘿蔔子粥

  材料:炒萊菔子***蘿蔔子***10克、粳米50克。

  做法:炒萊菔子清洗乾淨,備用;粳米清洗乾淨,備用;將炒萊菔子煎湯,接著再放入適量的粳米,用文火煮成稀粥後每日1次,連服3日。

  6、山楂麥芽粥

  材料:生山楂、炒麥芽各10克,粳米50克。

  做法:山楂、麥芽清洗乾淨,備用;粳米淘洗乾淨,備用;將山楂、麥芽煎水,再放入適量的粳米,煮成粥後再放入適量的白糖調味食用。每日1~2次,連服數日便可有效緩解噯氣等症狀。

  喝粥胃脹少加豆

  身體虛弱和消化不良的人,容易發生胃堵、脹氣等情況,宜少用或不用黃豆、黑豆、綠豆等食材,因為它們消化起來的確比較辛苦,而且容易產氣。其他雜豆佔雜糧粥原料的比例不超過三分之一,而且要煮軟一點。

  如果有嚴重脹氣、腹瀉或便溏的情況,不宜多用全麥粒、大麥、燕麥等,而宜多用對腸道刺激非常小的糙米、大黃米、小米、山藥、蓮子等容易消化的食材,還可以加點白糯米來增稠,喜歡甜味的可以用大棗和桂圓來增甜。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