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開始反思範文

  《從現在開始》是一篇讓人忍俊不禁卻又能引人思考的童話故事,情節簡單卻充滿童趣。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從現在開始》是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童話故事。富有兒童情趣,語言活潑、情節耐人尋味。講的是獅子大王想找一個動物接替他做“萬獸之王”,每個動物輪流當一星期,誰做得最好,誰就是森林裡的新首領。貓頭鷹讓大家白天休息夜裡做事,小動物們叫苦連天。袋鼠要大家跳著走路,小動物們聽了直搖頭。可愛的小猴子讓大家照自己習慣的方式過日子,得到了大家的擁戴,成為森林裡的新“萬獸之王”。

  結合課程標準的理念、教材編寫的意圖以及學生髮展的實際,我在設計本課時重點採用以下教學策略: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上課伊始,我就丟擲問題:誰知道森林裡都有哪些動物?它們習慣怎樣生活?時,意使兒童感知各種動物的生活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讀課文時學生根據需要戴上不同的動物頭飾,使學生彷彿置身其間,如臨其境;

  二、抓關鍵詞感悟,以悟促讀

  語文不同於其他學科,具有很強的人文性。在教學本課時我以重點詞語為抓手,例如:“神氣極了”、“激動”、“議論紛紛”、“叫苦連天”等,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指導朗讀,讓學生在充分的朗讀中深入與閱讀材料形成對話,同時藉助課件的直觀感受與語言描述

  的情境創設,引導學生想象童話中人物的神態、動作,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進而體會童話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得言得意”。

  篇2

  一、生生評價,交流互動

  評價具有診斷、調控、激發動機的功能,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善於利用評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並潛移默化把評價的方法教給學生,學生在課堂上的精彩評價、交流互動為課堂增添了不少活力與色彩,在本課教學中,學生之間的評價使學生對貓頭鷹及袋鼠的領導姿態理解的很到位,不同層面的學生在生生互評、交流互動中朗讀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二、角色表演,成功共享

  課堂上的表演正是在教學中為每個學生都提供成功的機會,力求使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穫。因此在本堂課上我讓學生在充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表演,通過表演來展示自己的閱讀效果,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學生對文字中的詞語有了更真切的體驗。

  總之,在這堂課的整體設計上,我兼顧了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並有意識的將三維目標落實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在教學策略的選擇上遵循“激趣、互動、和諧”的基本理念,我覺得基本達到了教學效果。但不足之處仍存在於課堂教學的很多環節中:

  1、當上課伊始丟擲的問題:誰知道森林裡都有哪些動物?它們習慣怎樣生活?時,學生的回答很凌亂,有的說不完,大有不吐不快的意思,但時間關係我只能控制學生的發言,迅速進入下一個環節。

  2、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在本課教學中學生合作意識弱,角色分配時比較耽誤時間。

  篇3

  於永正老師說:無情無趣就不成教學。教學中把學生當做小動物,讓孩子們當大王,體驗大王的風度,有的同學讀出了一隻威風凜凜的大王,有的則讀出一隻慈祥溫和的大王。孩子們進入角色,自然課堂就有情趣了。

  本課教學中,我們多次創設了情境,把孩子們當成小動物,融入到童話的情景之中,比如:小松鼠,你剛才發表了什麼意見?小鳥,你呢?你是——,你有什麼意見?白天大家睡不著;夜裡不能睡,一天下來,大夥兒連連打哈欠,兩天,三天,一星期七天過去了,小兔,你怎麼樣?斑馬,你呢?小動物們,你們習慣的方式是什麼?小鹿,你說吧!小羊,你呢?

  教師由“教師角色”轉換成“獅子大王”角色,學生由“學生角色”轉換成自己喜愛的動物王國裡多種動物角色,拉近了學生與教師與教材間的距離。這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能點起學生主動參與慾望,激發學生自主交流的積極性,有利於發展他們的思維和語言。教師關注全體學生,讓每位學生都是一名出色的演員。角色轉換所產生的積極效果,使學生在情感驅動下,積極投入自己的體驗,獲得獨有創意的感受。

  “議論紛紛,叫苦連天”是本課重點詞語,如果一味地靠教師講解,就顯得枯燥無味,巧妙地融詞義理解和情感體驗於一爐,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詞句,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從而體會課文中蘊含的情趣。角色轉換,使語文課堂充滿人文魅力。

  努力和改進方向:

  1、優化課前準備,首先“吃透”教材,現行的語文教材是以人文性、文學性、時代性、基礎性、興趣性為原則編寫的,內容非常豐富,其目的在於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恰當地把握教學內容及教學過程,在教學中才能胸有成竹,應付自如。其次“吃透”學生,只有對學生有了透徹的瞭解,才能在課堂上對不同的學生應用不同的教學策略。

  2、優化師生關係,營造和諧學習氛圍。努力創設出民主、寬鬆、和諧的教學氛圍,激勵學生的自主意識,活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3、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提高教學實效。例如在課堂上創設教學情景,巧設提問等。

  4、優化教學策略,探究最佳教學途徑。例如根據教學物件及教學內容不同的情況可採用分組教學、分層教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