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猝死***Sudden death,SD***是人類的最嚴重的疾病。不同的文獻關於猝死的定義不盡相同,作者認為比較科學的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猝死定義:“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為猝死。”

  從發病到死亡多長時間才能認定為猝死呢?具體的量化時間目前尚無公認的統一標準,分別有人認為其從發病至死亡的時間在1小時、6小時、12小時和24小時之內,有人認為也包括48小時之內的死亡者[1]。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的時間是6小時之內,但這僅是一家之言。目前公認的是發病1小時內死亡者多為心源性猝死。

  冠心病猝死佔全部心源性猝死的90%以上,是導致猝死的主要原因,因此預防猝死,其主要的目標是預防冠心病猝死,如果能做好冠心病猝死的預防,就能大大降低猝死的發生率。預防心源性猝死有四道防線,這四道防線只要有一道防線不失守,就不會發生心源性猝死。

  1.第一道防線:防止冠脈斑塊形成

  斑塊的全稱是動脈粥樣斑塊,是存在於動脈血管壁上的脂肪團。可以說冠狀動脈內的斑塊是不***,一旦斑塊破裂,就會立即在相應的血管內激發凝血功能,幾乎在瞬間形成血栓,將冠脈的某分支堵塞,導致心臟突發缺血,即急性冠脈綜合徵,使患者處在危急關頭。故防止斑塊形成是從根本上預防猝死的最佳途徑。

  主要的預防方法是:科學的生活方式,包括科學飲食、堅持運動、摒棄惡習***最重要的就是戒菸***等,還要控制三高***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通過上述做法多數情況下能有效地防止和延緩斑塊的形成和發展。

  2.第二道防線:防止斑塊破裂

  如果第一道防線不幸失守,患者冠脈上有了斑塊,注意防護第二道防線——防止斑塊破裂。只要斑塊不破裂,就不會發生冠脈綜合徵,多數情況下也就不會發生心源性猝死。

  主要預防措施是:在科學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加上調脂藥物,還應定期去醫院檢查。調脂藥物通常是帶有“他汀”這兩個字的藥物,如氟伐他汀、辛伐他汀、阿託伐他汀等。這些藥物可以起到穩定斑塊,防止斑塊破裂的作用,應在正規醫生的指導下應用。

  3.第三道防線:防止室顫發生

  患者的斑塊破裂了,發生了急性冠脈綜合徵,還有第三道防線——防止室顫發生。室顫是心臟停搏的一種型別,是心臟急性缺血時出現的惡性心律失常,一旦發生室顫,患者的心臟失去了泵血功能,血液迴圈停止,患者此時已是九死一生。故發生急性冠脈綜合徵後預防室顫的發生極其重要。

  主要預防措施:8個字——靜、臥、服藥、呼救。

  靜:指發病後患者要安靜、鎮靜及冷靜。冠脈綜合徵發生時,患者的心肌極度缺血,此時任何增加心臟做功的因素都可能加重病情,甚至誘發室顫。如精神緊張、恐懼等,故保持冷靜非常重要。

  臥:患者應該就地休息,不要走動,全身放鬆,採取舒適的體位,如臥位、半臥位及坐位等。臥是讓患者儘可能減少心臟負擔,以減少室顫的發生。

  服藥:冠脈綜合徵發生後,推薦患者口服的藥物有三種:①***:該藥的作用是減少心臟負荷,擴張冠狀動脈。服藥後症狀不緩解時如有血壓監測,只要血壓不低於平時,可每隔5分鐘含服1片。血壓低於平時、心率慢者不能服用該藥。②阿司匹林:作用是對抗血小板,減緩血壓凝固。有出血傾向者、消化道潰瘍者及對阿司匹林過敏者不能服用。③美託洛爾:作用是降低心臟耗氧,防止室顫發生。心率慢***低於60次/分***、血壓低於平時者不能服用。如無禁忌證,上述三種藥物都要服用。

  呼救:立即呼叫救護車,並且強調需要帶除顫器的救護車。如急救人員無除顫器,一旦發生室顫,醫生也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此外要注意,一定要等醫生來,千萬不要自己去醫院,在沒有心電監護的情況下去醫院極其危險,患者途中有發生室顫的可能。

  4.第四道防線——阻止死神的腳步

  患者已經發生了室顫,還有最後一道防線——心肺復甦,通過心臟按壓等措施為患者建立血液迴圈,以終止死神的腳步。

  主要措施是:立即撥打醫療急救電話,同時讓患者平臥,為患者實施持續的心臟按壓及人工呼吸,每按壓30次,為患者實施口對口人工呼吸2次。心肺復甦操作不能停頓,一直堅持到專業急救人員到來,患者可能還有一線生機。

  對於患有家族遺傳性離子通道缺陷疾病的患者,預防猝死的方法除服藥***如β阻滯劑等***外,有效的預防措施就是在體內安裝植入式自動體內除顫器***ICD***,一旦發生室顫,ICD會自動識別並立即放電除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