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牛病那麼可怕的原因
瘋牛病[1],即牛腦海綿狀病,簡稱BSE。它的病原體既不是細菌,也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病毒,甚至不含有遺傳物質——核酸。多將其病原稱之為朊病毒***Prion***。該病於1985年4月首先發現於英國,並於1986年11月定名為BSE。瘋牛病不僅在英國廣泛流行,而且在其它許多國家和地區亦相繼有病例報道,該病現在全球呈蔓延趨勢。據考察發現,這些國家有的是因為進口英國牛肉引起的。
瘋牛病
瘋牛病的可怕之處在於不僅能使牛變得瘋狂,而且能傳染給人類。人感染的“瘋牛病”叫作新型克雅病,主要表現為逐漸加劇的智力衰退、記憶力下降,最終會發展為痴呆。當英國最初出現一批罹患新型克雅病的患者時,人們並沒有將這種疾病和發生在牛身上的瘋牛病聯絡起來。但是對人類患者的調查表明,他們都食用過可能患有瘋牛病的牛肉,科學家們推測,這種新型疾病也許是因為食用帶病牛肉引起的。
新型克雅病的罪魁禍首是“朊病毒”,也稱“朊粒”。“朊”字型現了這種病毒一個重要特徵—不帶有DNA 等遺傳物質,而是由蛋白質組成。過去人們認為,自然界可以實現自我複製、傳播的最簡單的有機體是病毒,而病毒要實現複製、傳播的功能,至少要有DNA 或RNA 來攜帶遺傳資訊才行。可“朊粒”本身並不具備核酸的結構,卻也能自我複製和傳播。“朊粒”的發現大大顛覆了人們對生命的認識。
“朊粒”本身不帶有遺傳物質,那麼它是如何實現自我複製的呢?其實“朊粒”本來是動物體內的正常蛋白,在正常情況下這類蛋白兢兢業業地在神經系統中發揮著自己的重要作用。但是由於一些未知的原因,它們的構型發生了變化,使蛋白失去了原來正常的功能,更可怕的是,它們還能催化其他蛋白髮生構型變化而轉變成“朊粒”。這就是“朊粒”自我複製的機制,只要少量“朊粒”就能催化人或牛的神經系統中的蛋白髮生構型變化,產生更多的“朊粒”,從而漸漸破壞受感染者的整個神經系統。
瘋牛病雖然可怕,但自從該病被科學家發現以來,一直受到世界各國的密切關注,病牛和病人都得到了謹慎的處理,疫情一直控制在比較低的水平。進入21 世紀後,世界範圍內僅有零星的發病報告,所以大眾不需要特別擔心罹患該病。除非收到當地衛生部門的警告,否則因為擔心得“瘋牛病”而不吃牛肉是完全沒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