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清熱去火湯有哪些

  煲湯時加入百合、蓮子、綠豆、沙蔘、玉竹、老鴨等食材有降火功效。大家知道秋季有什麼清熱去火的湯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秋季清熱去火湯

  1、綠豆海帶煲鴨湯

  材料:鴨肉500g、海帶適量、綠豆適量、香葉適量、薑片適量、鹽適量。

  做法:鴨肉入冷水中煮開去汙,洗淨待用,海帶泡發、綠豆洗淨,將處理好的材料和薑片、香葉一起入電壓力鍋中,加入適量水,蓋蓋,按“蹄筋”鍵,散氣後加點鹽即可。

  功效:鴨子在水中生活,因此其肉性偏涼,有清熱解暑的作用,適合上火者食用,而綠豆也有消暑清熱的功效,所以綠豆老鴨湯是上火時的絕佳補品。

  2、粉葛涼粉草煲豬踭

  材料:粉葛600克,涼粉草20克,豬踭500克,生薑3片。

  做法:粉葛去皮切塊,涼粉草浸泡洗乾淨,豬踭整塊洗淨備用。所有材料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大火滾沸,改文火,煲約2小時,下鹽便可。豬踭、粉葛撈起,淋入醬油與熱花生油,亦可做一道佐餐菜餚。

  功效:清熱潤燥,消骨火,生津。廣東人認為粉葛最適宜秋天食用,因其有清熱下火、生津之效,尤其對於骨火、胃火盛者功效顯著。

  3、霸王花海底椰豬骨湯

  材料:豬小排350克,霸王花5克,海底椰15克,幹百合20克,玉竹20克,黑木耳3克,紅棗幹20克,蔥、姜適量,食鹽、水適量。

  做法:將準備好的霸王花、海底椰、百合、玉竹、紅棗洗淨後浸泡,木耳提前1-2小時泡發並去蒂,蔥切蔥段,姜切薑片,豬小排切塊備用;鍋中放水,加入蔥段與生薑,水沸後下入豬小排飛水,將血水煮出後撈出豬小排瀝乾水分備用;將除百合紅棗外的食材放入燉鍋中,加適量水直至淹沒所有的食材,水可適量多放些,開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燉煮一個半小時;燉一個半小時後,加入百合與紅棗,繼續加蓋燉煮半小時後關火,按照口味加速少許食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霸王花具有清熱痰、除積熱、止氣痛、理痰火的功效,因此,劍花煲湯具有清心潤肺、清暑解熱、除痰止咳的作用。用霸王花與豬肉一同煲湯能止氣痛,理痰火咳嗽,因此肺熱咳嗽的人不妨用霸王花燉湯服用,能有良好的輔助治療效果。

  4、沙蔘玉竹鴨湯

  材料:沙蔘30克,玉竹30克,鴨1只,鹽適量。

  做法:先將鴨收拾乾淨,剁塊備用;沙蔘與玉竹分別洗淨,然後將上述用料同放進湯煲內,先用中火,後用文火燜煮一個半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本湯既有沙蔘、玉竹的滋陰清肺,養胃生津功效,又有鴨的補中益氣,和胃消食功效,三者合用,既清補又養生,對於熱邪未盡,陰津微傷,虛火上升之體,實乃清補之良湯。

  5、絲瓜肉片湯

  材料:精瘦肉片50克、鮮絲瓜25克,鹽、味精、清湯少許。

  做法:瘦肉洗淨切成薄片備用,絲瓜去皮切成片備用;炒鍋洗淨放入少許的清湯煮沸後放入瘦肉片,等煮沸後撇去上面的浮沫,之後加入絲瓜、鹽、味精等稍煮片刻即可飲用。

  功效:這款藥膳比較適合因為秋燥而引起的心煩氣躁、乾咳等症狀的患者。

  秋季清熱去火蔬菜

  1、海帶

  海帶味鹹,性寒,是化痰、消炎、平喘、排毒、通便的理想排毒食物。海帶不僅有助於清除體內的積熱,還可以對付因出汗過多出現的體力透支。海帶中含有的多種營養物質具有輔助降低血壓、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對心腦血管疾布者大有裨益。

  2、茭白

  茭白是我國的特產蔬菜,與蓴菜、鱸魚並稱為“江南三大名菜”。由於其質地鮮嫩,味甘實,被視為蔬菜中的佳品。茭白甘寒,性滑而利,既能利尿祛水,輔助治療四肢浮腫、小便不利等症,又能清暑解煩而止渴,用一點臘肉和茭白一起炒,味道更加香哦。

  3、蓮藕

  藕是個寶,因為藕性甘、味平,可以清熱去火、潤肺止咳。藕的營養價值很高,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以及澱粉含量也很豐富,有明顯的補益氣血,增強人體免疫力作用。故中醫稱其:“主補中養神,益氣力”。另外藕含有大量的單寧酸,有收縮血管作用,可用來止血。藕還能涼血、散血,中醫認為其止血而不留瘀,是熱病血癥的食療佳品。

  4、黃瓜

  黃瓜具有明顯的清熱解毒、排毒養顏、生津止渴功效,黃瓜酸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排出毒素。黃瓜含有的丙醇二酸能抑制脂肪產生,而纖維素能促進人體腸道內腐化物質的排除和降低膽固醇,達到減肥強體的目的。

  5、白菜

  白菜微寒、味甘,有養胃生津、除煩解渴、利尿通便、清熱解毒之功,對一些肺熱咳嗽、便祕者是非常有效的。白菜中的纖維素不但能起到潤腸,促進排毒的作用,還能促進人體對動物蛋白質的吸收大白菜含有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常食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減肥健美也有幫助。

  6、西芹

  西芹是芹菜的一個品種,其養生效果同芹菜有異曲同工之妙。芹菜味甘、苦、性涼,歸肺、胃、肝經,具有平肝清熱、祛風利溼的功效,對於高血壓、眩暈頭痛、目紅癰腫等均有良好的療效。西芹雖然與芹菜養生效果差不多,但由於西芹是外國品種,膳食纖維的含量比國芹更剩一籌,如果秋季人燥火旺導致大便乾結、便祕等,多吃吃西芹能夠良好通便。

  秋季上火症狀

  1、心火主要表現為口舌糜爛、生瘡、舌尖紅、多動心煩、急躁不安等。要保持良好心態,避免情緒波動,加減衣物要寒熱適度,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之物,多運動,多飲水,最好是溫開水。常喝竹葉、甘草、燈心草、生地、麥冬煮成的茶飲,具有清心瀉火的作用。

  2、肝火主要表現為急躁易怒、頭痛眩暈、目赤耳鳴、口苦咽乾。養肝的關鍵在於制怒,同時要注意休息,防止過度疲勞。選菊花10克加開水泡代茶飲,加少許冰糖,有清肝明目之功效。

  3、肺火較為多見,表現為咳嗽時發、咽喉幹疼、嘔吐黃痰、口乾而渴喜冷飲等。秋季上火多為肺火,所以在多風多燥季節,要多飲水,室內要通風,多食蔬菜水果、少吃橘子***生熱生疾***,適當運動增強免疫力。選梨數枚切塊加水500毫升,煮開20分鐘即可,加冰糖少許飲,有潤肺止咳之功效。

  4、胃火表現為口腔潰瘍、渴喜涼飲、大便祕結等。平時應少食刺激、燥熱食物,如火鍋、生蔥、蒜及肥甘厚味之物。多飲水,適當運動,多食蔬菜水果。用鮮藕榨汁150毫升,加蜂蜜30克,調勻內服,每天2次,連服數天,有潤胃涼血降火之功效。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