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恐龍要吃石頭

  不同的恐龍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有些恐龍為什麼要吃石頭是很多人都好奇的。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有些恐龍要吃石頭的原因的內容介紹,歡迎閱讀!

  有些恐龍要吃石頭的原因

  古生物學家常在恐龍化石骨架的胃部或埋藏恐龍化石的岩層中發現被高度磨光的小石子,這些小石子被稱為胃石,是恐龍生前吃進去的。

  恐龍,不管是植食性恐龍,還是肉食性恐龍,它們都具有相同形狀的牙齒,稱為同型齒,個別種類沒有牙齒。同型齒有撕咬的功能,沒有咀嚼的功能,所以恐龍進食時都不能對食物進行咀嚼,只是囫圇吞下。對於小型的獵物,肉食性恐龍則將其整體吞下,若獵物較大不能整體吞下,則將其撕裂成碎片,再一塊一塊地吞下。

  恐龍囫圇吞下的食物不容易被消化,於是進化出了吞食小石頭的習性。吃下去的石頭長時期呆在胃裡,隨著胃的蠕動,和食物反覆攪拌摩擦,食物被磨碎了,石頭也漸漸被磨光了。這與今天的鳥類啄食小石子的作用非常相似。

  恐龍主要吃什麼

  我們知道不同的恐龍有不同的生活方式。體形小的食肉恐龍可能捕食細小的動物,也有些恐龍的主要事物比較特殊,例如專門吃魚類。還有一種恐龍,腦袋和眼睛都很大,專門以當時的哺乳動物為食。吃植物的恐龍種類很多,外形也有差異,食物也各有不同,其中包括樹葉、灌木、堅韌的蕨類植物,但是不包括草,因為草植物的恐龍能咀嚼食物,其他的則會把食物囫圇吞下。這種恐龍會把石子吞入胃裡,利用石子在胃裡碾碎食物。

  肉食性恐龍

  肉食性恐龍是以群頭大,後肢有力而前肢很短的大型恐龍。它們都屬於獸腳亞目,常常被稱為食肉龍或食肉蜥蜴。肉食性恐龍靠後肢行走;由於後肢要負荷龐大身軀的重量,因此行動起來可能不怎麼快速。它們的頭很大,雙顎很長,顎骨上整排巨大彎曲的利齒,看起來就像牛排刀邊緣的鋸齒一樣。肉食性恐龍主要以其他恐龍為食,有時也吃動物屍體。它們可能是先用有利爪的後肢捕殺獵物,然後再借助利牙和前肢利爪的幫助,把獵物的肉撕扯下來吃。虛骨龍也是一種肉食性恐龍,但它們和一般肉食性恐龍完全不同。虛骨龍的體態輕盈,行動敏捷,有一雙便於抓取的長手臂和手掌,以及長又窄的顎骨。它們奔跑的速度很快,以追捕小型哺乳動物和昆蟲為食。此外,虛骨龍也常會在大型肉食性恐龍吃飽後,撿剩下的殘渣碎屑吃。

  素食性恐龍

  很多恐龍都是草食性的,其中包括了體型最大的蜥腳亞目恐龍,以及所有的鳥臀目恐龍。事實上,恐龍吃植物要比吃肉麻煩多了,因為植物是由纖維素和木質素構成的,這些堅韌物質必須先被分解處理後,才能被胃消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草食性恐龍演化出各種解決方法,例如:蜥蜴亞目恐龍根本不咀嚼,直接把咬下的食物吞進肚裡,讓胃裡的細菌來發酵食物或讓它們故意吃下去的小石子來磨碎食物。鴨嘴龍類的恐龍具有特殊的牙齒,可以先咬碎及研磨食物;角龍亞目的恐龍則用格外強壯的顎骨和利剪般的牙齒撕碎堅韌植物。


有些恐龍要吃石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