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是養生之根
我國曆史上有許多大思想家都把修煉德行放在養生的重要位置,甚至看成是“養生之根”。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孔子提出“德潤身”、“大德必得其壽”、“仁者壽”、“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觀點。壽,有兩層意思:其一指人的實際壽命;其二是“死而不亡謂之壽”。也就是說,有些人的實際壽命也許並不很長,但他們的業績和英明卻傳之很遠,其壽可以說超過常人。
老子主張“少私念,去貪心”,認為“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意即一個在物質上貪心不足的人,必然會得隴望蜀,想入非非,甚至損人利己,損公肥私,自己也會終日神不守舍,因心理負擔過重而損害健康。
孟子提出了“愛生而不苟生”的積極養生觀,把仁義看得高於生命,認為必要時應該“捨生取義”。他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千百年來成為仁人志士的美德名言。他還倡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愛幼社會風尚。他認為良好的修養有益於人體健康。漢代董仲舒指出“養心靠義”,即高尚的道德情操可使人的心情常保愉悅,心理健康長存。“夫人有義者,雖貧能自樂;而大無義者,雖富莫能自存。”“故仁人之壽者,外無貪而內清靜,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在之美以養其身。”
唐代著名禪師石頭希遷世稱石頭和尚,91歲時無疾而終,諡號天際大師。希遷的養生精要便在於養德,養德“不勞主顧,不費藥金,不勞煎煮”,卻可祛病健身,延年益壽。與希遷同時代的孫思邈也認為“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延壽。”
清代養生家石在基認為:“善養生者,當以德性為主,而以調養為佐。”提出了常存正常心、常存歡喜心、常存善良心、常存和悅心、常存安樂心等,作為養德要訣。
歷代養生學家都十分注重道德的養生價值。醫家的“德全不危”,儒家的“德潤身”、“仁者壽”,道家的“仁者德之光”,都是把修養德行作為養生的一項重要內容,富貴名利不強求,財情意氣不強爭,堅持正道,身體力行,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善心仁厚、重義輕利、樂善好施的德行,做一個真正的德高望重的人,必然福壽延年。
修德,志為首,培養自己具有遠大志向和高尚品德,這就是愛國家、愛集體、愛人民,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興旺發達,為人民的生活富有、幸福美滿,無私奉獻,奮鬥終生,鞠躬盡瘁,完全徹底地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修德,業為貴,要有言行一致的敬業精神。官有官德,商有商德,醫有醫德,文有文德,各行各業都有職業道德。著名醫學家陳實功在論修德養生時說:“凡鄉井同道之士,不可生輕侮傲慢之心,切要謙和謹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學者師事之,驕傲者遜讓之,不及者薦拔之,如此自無謗怨,信和為貴也。”如果一個人私字掛帥,利慾薰心,時時處處為自己打算,在社會上,爭名於朝,爭利於市;在同行中,勾心鬥角,相互輕貶;在公共場所,欺老侮幼,以強凌弱,這樣的人不僅沒有道德,而且心胸不夠磊落、光明、坦蕩,於養生也自然是不利的。
修德,善先行,以善為本,不做壞事惡事。常念慈不念惡,常念生不念殺,常念信不念欺,心地善良,廣行善事,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和睦鄰里,知足常樂,自然積德行善,福壽延年。如果為官不廉,貪髒枉法,行賄受賄,買官賣官,斂聚錢財;如果為商不仁,欺行霸市,巧取豪奪,目無法紀,心無商德,作惡多端,霸道一方;如果為醫不德,乘人之危,暗刮錢財,誤診延治,草菅人命;如果為人不正,橫行鄉里,只有缺德可指,這些無道德可言的人,難有善果。所以元代曾世榮的《修德詩》說得好:“正心德是本,修身善為先。德顯濟世心,跳於方書間。百姓感其恩,忘死救聖賢。正心修身論,從此萬古傳。施善則神安,神安則壽延,行惡則心恐,心恐則損壽。”
德高壽自長的理論已經得到實踐證明。資料顯示,巴西醫學家馬丁斯經過數十年對長壽老人進行研究發現,大凡長壽者,其90%左右的老人都德高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