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養生之道是什麼
什麼叫“養生之道”,怎樣養生才能“得道”?下面小編根據這個問題整理了相關的資料,希望你喜歡。
一、真正的養生之道:
古人云:“善養生者,上養神智、中養形態、下養筋骨。”也就是說,真正的養生,不單單養身,更要滋養我們的心神,榮養我們的心智,涵養我們的生命,是要性命雙修,身心俱康。
二、怎樣養生?
道。是宇宙的根本。而道家養生,最關鍵的就是天人合一。老子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既規律,規律又有大小之分。一定時空下的規律不是永恆不變的,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是指宇宙中的這個大規律,這種大規律是無始無終,小至精微,大到無窮。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風霜雨雪,寒來暑往……
養生能懂得順其自然,也就是真正開始接近了天地萬物。才能夠做到天人合一。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宇宙,各有自身的獨到之處。而每個人又都或多或少的接受的來自自然和大宇宙的資訊和靈感。當人體的小宇宙,與自然的大宇宙十分的吻合,毫無偏差的時候,也就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人生最寶貴的是什麼?——生命
生命最珍貴的是什麼?——健康
健康最可貴的是什麼?——養生!
養生最關鍵的是什麼?——自然!
現在的人們,整日想的是名利,影響著人們的心神。神不能聚,健康也就付諸東流了。
順則昌,逆則亡。每日早睡早起,就是順。每日夜裡不睡,早晨不起,就是逆。
四季怎樣養生?《黃帝內經》裡就早有記載。
“春者,天氣以生,地道初萌。當夜臥早起,踏青徐步,鬆形深納,緩氣徐行,養乎陽道,以資志意也。”就是說,春天多風,專龔頭項。懶惰,不運動則會陰鬱,陽不能生髮。所以人應該早起,散步,深吸淺呼。鬆散衣發,漫步以養陽氣。春通肝,有些女同志月經前後睡眠不好,血行於下,氣浮於上。女性以肝為先天,肝是藏血之髒,肝血不足的時候就不想睡。肝陰不足、陰不斂陽就睡不著。春天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常常半夜醒了就再睡不踏實,因為1至3點是肝經旺盛的時候,如果肝陰不足,肝經有熱,就把陽氣頂回來了。所以春天要重在養肝、補肝。春天無論男人或是女人,多少吃點烏雞白鳳丸,一個非常好的方子,起碼經過上百年的實踐。因為女士以血為主,所以使用烏雞白鳳丸多一些,男士春天的時候肝陰不足,也同樣會出現疲勞的狀況。
“夏者,天地交化,品物華實。早臥早起,迎日緩行,清心養神,使華毓秀,濁滯清宣,通乎腠理也。”夏天所溼,多病胸肋,溼熱生痰。積鬱胸肋。為什麼呢?因為夏天是天地交化,陰陽各半的時候。萬物茂盛。本應早睡早起,迎著朝陽散步,清心養神,讓剛剛掛上的果實更加漂亮俊美。這時正是濁音下降,清陽上升的時候。你若違背,自身的小宇宙就會陰陽失調。陰不能降,陽不能升。所以就會鬱積中焦。最好的辦法就是運動,出汗,讓毛孔面板通透。夏天特別熱,出汗特別多的時候會覺得心慌氣短,因為汗液出去的同時,陽氣擴散了。中醫大夫這時候叫你吃點生脈飲、人蔘、麥冬、五味子。夏天這麼吃不會上火,是因為裡面氣血不足,這是唐代中醫大家孫思邈創造的方劑,是治療暑熱非常有益的方子。人蔘補中氣,五味子收心氣,麥冬清肺氣,夏天多喝點生脈飲就不會感到很疲勞。
“秋者,風氣大動。地氣顯明。早臥早起,與雞同興。平心靜氣,內守神思,靜立庭外,以緩秋刑。”我們都知道,古時處決死囚,都是在秋後。因為古人比較講究順應自然。秋天,尤其是秋後,正是肅殺之氣正重的時候。這時候殺人也算是順應天意嘛。秋風凜冽,陽氣難收而陰氣顯盛。這時夏季的暑溼未散,又有燥風來襲。風客邪於肺,肩背就容易受病。要想避免,就要和雞一樣的作息。心平氣和,不能亂髮脾氣。這樣才能緩和秋天的肅殺之氣。秋通肺,秋天這個季節是氣血往裡走的季節,樹葉變黃,氣血就開始由外向內收,中醫說肺主治節,可使你的氣血由外向內收,以適應自然的變化。氣血往裡走,就會出現秋燥,甚至出現咳嗽。這時建議吃點秋梨膏,梨的津氣重,花是白色的,吃點秋梨膏可以潤肺,有助於氣血速降,有利於氣血向內走。
“冬者,萬物閉藏,水冰地坼。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伏匿,內守勿離,去寒就溫,緩步於庭,動無勞骨,勿洩乎陽。”自然界的許多動物都要冬眠。因為冬天是萬物休養生息的季節。我們這時候尤其要注意。身體和心神都不要太過勞累。早睡,晚起。一定要等太陽出來後再散步運動。運動也不能過量,以身上微熱不出汗為宜。因為冬季大汗,無異於洩了陽氣。冬天大雪封山,所有的氣血都藏在裡面,裡面有餘,而外面不足。這時候正好是補養的時候,所以老北京說一過秋天就可以吃羊肉了,沒有大熱天吃涮羊肉的,因為夏天氣血都在外面,吃了也白吃。
有句話說:春天的艾灸,夏天的針,秋天的拔罐兒,冬天的排打。四季合乎,疾病安來?這也符合了四季的規律。春天初暖。需要傳統的艾灸來驅除一冬的寒邪。同時溫煦陽氣。夏天陽氣在表,用針刺來疏洩腠理皮毛。秋天風大,易感風邪。拔罐兒就是最好的應對方法。冬天易滯。排打到全身發熱。是最好的保健。生活的智慧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
生命在於動靜之間。不管是什麼季節。心神都要靜。神不能亂,志不能移。暴怒,過喜過憂都是不對的。動,絕不是現在的快跑,而都是緩步、慢行。也就是散步似的,絕不是強體力的運動。很多人想減肥,每天拼命的跑步健身。但效果並不好。過量的強度運動等於消耗自身的陽氣。只有舒緩的運動才是養生保健所需要的。記住這一靜一動。四季養生的要領就在其中了。
二十四節氣養生
這裡總結了二十四節氣養生歌訣。內容如下:
大寒立春,萬物不容,惟木獨顯。天氣冷滯,不得化張。
雨水驚蟄,根基不固,水運難行。厥陰無情,營血不布。
春分清明,月高風清,一陽升騰。形實鬱氣,風鬱內生。
穀雨立夏, 嫩陽嬌弱,陰盛陽虛。形漸蕭蕭,氣遂騰騰。
小滿芒種,鬱從心生。丹田積病。勿勞心神,津布氣行。
夏至小暑,土實形滿。熱從中生。少食勿積,病患不生。
大暑立秋,陽極氣盛。形虛動風。血燥發熱,遇溼則淫。 處暑白露,金水相承,心火囚中。脾土難運,陰陽難平。
秋分寒露,陰陽相應,貴在平衡。耗損多燥,勞勞不葆。
霜降立冬,令在三焦,節食少欲,疏導通路,滯氣自消。
小雪大雪,寒水傷木,凍土封山,飽和心火,心平氣和。
冬至小寒,陰盛陽微,莫飲貪杯,靜之以待,內斂生機。
養生解釋起來就是:
大寒立春:天氣由最冷轉暖。膽氣太過反間肺氣。肺氣虛遇寒宜感冒發燒。上焦傷寒當發表辛散。知道這些就能健康長壽。
穀雨驚蟄:這時候的自然就好像剛剛睡醒一樣倦懶。而我們的心肺容易淤結,應當化痰行血活血為宜。這個時候,脾土虛而肝氣容易鬱結,所以要多運動,好疏散鬱結之氣。適當初些補益的食物藥物宜健脾養胃。
春分清明:這個時候萬物復甦,土地鬆軟,草木開始生長,但尚幼嫩。人體也是一樣,肝木和脾土正虛,所以服藥或食物應以辛散味重為宜***如香菜、茴香、薄荷、…***如果長吃零食或飲冷水,加重脾胃的負擔,遇到風寒就會容易感冒。小孩子發熱要用清腸消積的藥物。
穀雨立夏:雨水開始增多,穀物開始生長。主消化的小腸在這個時候也開始活躍起來了。所以我們可以用艾灸的方法來灸小腸的部位***肚臍下腹***。同時多吃五穀雜糧養護腸道脾胃。治療上熱症清利下焦,而寒症以溫補為宜。注意血寒和腎寒的病人不要灸小腸。
小滿芒種:穀物開始漸漸飽滿。我們要注意腎和大腸,服用養陰益氣的藥物。配合按摩肚臍以下的部位。這樣才能使心臟健康。對於出虛汗的人可以燉骨頭湯喝***骨湯燉兩小時以內為宜***
夏至小暑:天氣漸漸變得炎熱。脾土多實。脾主四肢,六虛原膜的病多起來,且多是實熱癲狂之證。飲食上要以清淡為主,莫貪腥膩。否則脾反克肝導致肝壅血粘。
大暑立秋:天氣最熱且有溼。體內熱極生風遇溼而鬱,胃和大小腸因溼滯太過運化不力。飲食上不能吃油炸的食物。肉食也要少吃,多食則助溼。
處暑白露:暑天結束,天氣轉涼,萬物收引。脾土肝木也隨之衰弱,小腸和膀胱活躍力減緩。多吃蔬菜,飲食清淡,不要太過口重。腸淫的人多喝骨頭湯,可以喝點兒小酒溫腎。
秋分寒露:天氣漸有寒意。人體肺火盛,用藥要清肺、養肝、護大小腸。同時可以適當扶陽氣,但切忌太過。心膽虛的吃些酸淡的食物。
霜降立冬:空氣結霜,冬天來了。可以用艾灸灸小腸、六虛。用藥注意不用太過苦瀉斂下發散之藥。以免損傷陽氣。若要清利下焦,可以服用水果煮的粥。飲食要適時適量。
小雪大雪:開始下雪了,樹木枯萎。這時人體的肝膽也是最虛弱的,而腎水最旺。飲食上清淡利口最好,味重的食物還是不要吃了,以免擾動腎陽。心情要安靜自然,氣息也要收斂順暢才好。
冬至小寒:天冷結寒。這時人的肝和小腸是很敏感的。若吸入不時之氣就會傷人胸膈,造成咳喘之症。多吃些甜、腥的食物,就溫避寒,這樣那些血癥、瘰癧***淋巴結核類***等病都能自愈。
北方有句老話“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大夫開藥方”。為什麼冬天要吃蘿蔔?是因為北方以麵食為主,而面屬熱,需要蘿蔔來解其熱毒。還能順氣開胃。
道家說“我命在我不由天”。相信人的生死命運是可以由自己掌握的,強調了個人主動不懈地修養以臻長壽,而否定聽天由命的消極思想。這種生死觀看似“反乎自然”,實質上是最高層次的“順應自然”,這也是道家養生的重要思想基礎。
上面小編跟大家分享了真正的養生之道,注意養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