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成功人士故事經歷

  創業,年少者敢博,年長者善算,常勝者愛拼。看看那些創業人士的成功經歷,學習他們,激勵自己的創業鬥志。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網易前總編創業做醫美電商美黛拉,要做醫美行業的買手電商

  有沒有發現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在躍躍欲試想去在臉上“動動刀子”?比如割個雙眼皮、種點眉毛什麼的。而且大家對整容明星的態度也緩和了很多,比如最有代表性的鄭爽,公開承認自己整容之後粉絲還是一樣愛她。

  看起來消費者對整形的態度已經逐漸開放,醫美行業也在不斷有公司獲得風投,其中最大的要數新氧、更美和美黛拉這三家。新氧前段時間剛剛公佈C輪融資的訊息,更美也在去年完成B輪融資。

  而在上個月底美黛拉也公開了完成1200萬美元B輪融資的訊息,表示將在電商板塊的搭建方面投入更多的資金。

  美黛拉的創始人趙瑩告訴創業邦***微信搜尋:ichuangyebang***記者,美黛拉先開始做的是使用者討論分享社群,引入達人和輿論領袖,積累有關醫生和醫院的大量資料,給消費者提供一個醫美決策的參考工具。

  靠PGC和UGC內容社群幫使用者進行決策

  現在有很多人想嘗試醫美但都還沒開始行動,是因為沒錢嗎?應該不是,畢竟打個美白的水光針才千元左右。但是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在猶豫,主要原因就是對醫美這個市場還不瞭解,不知道該選哪個醫生為自己“動刀”。

  這個時候急需要一個第三方來幫助消費者進行決策,這也正是現階段醫美電商所正在進行的最重頭的工作。美黛拉跟新氧和更美略有不同,後兩家醫美機構在醫生端下的功夫更多,可以說他們自己承擔了幫使用者挑醫生的責任。

  但是美黛拉除了引進優質的醫生之外,把重點放在了使用者社群上,讓有達人和輿論領袖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或者在醫美行業的經驗去幫其它潛在消費者做決策。

  趙瑩曾經在網易擔任時尚中心的總編輯,對女性消費者在內容方面的需求瞭解的很多,所以她更明白消費者最能影響身邊的潛在消費人群。

  現在美黛拉社群的內容有PGC和UGC兩部分。PGC的內容主要是美黛拉與專業的整形醫生做的醫美問題問答,比如“張馨予都做過的prp美膚時神馬東東?”、“種植髮際線能好看又無痕?”這種專業性比較強的內容。而UGC的內容則是使用者分享的美容整形經歷,以及術後的恢復情況。

  趙瑩告訴創業邦***微信搜尋:ichuangyebang***記者,原來的整容整形是個隱私,很少人願意分享,但現在整形越來越趨向生活化,年輕人在自拍氛圍下長大沒有什麼思想包袱,使得分享這個事情正好時機對了。

  趙瑩說,通美黛拉比較擅長過UGC的模式生產有價值的內容,改善使用者在決策前的資訊不對稱,在產品上線四個月美黛拉社群發帖量已經超過所有同類產品。

  用買手模式做醫美行業的“優選電商”

  美黛拉前期是隻做社群,重點在培養使用者的信任,直到去年10月份美黛拉才上線了自己的電商業務“美購”。

  趙瑩向創業邦***微信搜尋:ichuangyebang***記者表示,美黛拉採取了醫院分批進駐的策略,第一批引入的醫生全部是職稱為副主任醫師以上,有17年經驗以上的醫生。

  美黛拉有專門的買手團隊去精選好醫院、醫生和儀器,採取的是精選和優選的策略。美黛拉做為一個渠道來說,對醫生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畢竟《多點執業》政策的釋出,讓醫生可以有更多的出診渠道,也能夠增加他們的收入。

  不過美黛拉走的是精品路線,不靠入駐醫生的數量多來取勝,而是利用買手的作用,在醫生入駐時就先幫使用者做過一輪篩選,從而減小了使用者選擇醫生的難度。

  趙瑩透露,第一批進駐美黛拉平臺的有約400家診所,覆蓋中國15個主要城市,註冊使用者超過100萬,單月流水過3000萬。美購剛剛上了5個多月,已經預約了上萬個專案,

  創業邦記者瞭解到,2014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規模500~1000億,而整體美容行業市場規模可能高達5000億。醫美尤其是微整形,在中國從貴婦明星等小眾階層,開始下沉到城市白領女性,然而中國醫美是個快速上升卻又很混亂的市場,在這樣的環境下,資訊流通更顯得有價值。這種資訊流通的作用,也是現階段醫美電商和社群所發揮的最重要的價值。

  二:

  在高調的創業時代裡做一匹低調的黑馬

  初見老何***藥品終端網創始人兼CEO何思德,人稱老何***,眼前的他不同於微信裡那個低調的不能再低調的老何,一切皆因,這次見面,老何給了獵雲網一個大寫的驚喜——去年12月,藥品終端網完成金額為5000萬人民幣的新一輪融資,投資方為國弘資產。現在,公司啟動了股改工作,最晚今年7月,藥品終端網將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在資本的寒冬中完成3輪融資,我的第一反應是恭喜,然後便是疑惑,回顧其前兩輪融資的投方名單,除了險峰華興和紀源資本,經緯中國甚至出現了兩次,這次為什麼缺席了呢?

  老何說了,雖然沒有參與,但經緯極力促成了此次融資,對此,他心中充滿感恩。

  說到融資,老何從來沒為這事費心過,即便拿了錢也極其低調,但酒香不怕巷子深,僅憑藉平臺交易數額30%的環比增長,就足以讓各路資本趨之若鶩。

  我眼中的老何,有著和這個網際網路創業時代極不相稱的低調性格,卻一手將藥品終端網塑造成行業黑馬。

  認識一個步步為營的老何

  很多年前,老何大學畢業後隻身前往北京打拼,技術出身的他一下子就扎到醫療軟體行業。後來,老何不打算繼續打工了,就開始創業。他開了一家醫療軟體代理公司,銷售老東家的藥品管理軟體。

  漸漸地,他意識到藥品行業的格局在發生變化,小的公司銳減,更多的是朝向集團化的方向發展,對管理軟體資訊化、資料化的要求就更高。老何幾次飛到老東家去協商溝通,希望能夠順應行業發展,做出改進,但都無疾而終。

  索性,老何另起爐灶,自產自銷,做基於網際網路的醫藥管理軟體。那是2005年,老何被糟糕的網路條件和落後的軟硬體基礎拖的很慘,產品開發屢屢受挫。最終,不得不靠拉客戶、做專案、賺服務費來養活公司。堅持了4年,老何考慮不能這樣下去了,他看好網際網路,認為電子商務大有可為。

  基於多年做醫藥管理軟體的經驗,老何非常熟悉藥品流通的中間鏈條,他想做一個B2B的藥品電商平臺,減少藥品流通的中間環節。於是,經營軟體銷售的同時,老何在2010年註冊了新公司,也就是如今的藥品終端網。而這個產品初衷,老何很少提起,卻始終未曾改變——持續優化中國藥品行業的供應鏈條。

  在“雞生蛋與蛋生雞”之間糾結的老何

  熟悉藥品行業的人都知道,藥品行業的供應鏈條長而複雜,對於老何也是,他到2011年才徹底明白。藥品終端網要做的就是通過B2B的電商平臺直接連線藥企、藥品批發商和終端藥品零售店,雙方能在平臺直接交易,整個渠道成本就大大降低了。

  看清了方向,老何卻被一張小小的“牌照”難倒了,但他的耐心絲毫沒有消磨掉。歷時2年,老何先是爭取到了行業資訊釋出資質,又終於拿到了藥品電商的“王牌”——B2B醫藥電商國A牌照。

  得償所願,老何趕緊賣掉了之前的軟體銷售公司,打算專心做這麼一件事,確實,真正的“大敵”在後面。

  所謂B2B,上游和下游皆是命脈,中間以資訊和交易做連通。上游是供應方,也就是藥企和一級批發商,下游是藥品零售店。但這個上游和下游都很難搞,老何向獵雲網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

  老何找到上游供貨方,人家質問老何:“平臺上有多少零售店?還沒有,那我上來賣啥?”老何找到下游購貨方,人家又會說“這個平臺對我有幫助,但是沒有供貨商那我上來幹啥?”

  最後,老何只好利用曾經銷售醫藥管理軟體積累的客戶資源,給這些藥品集團客戶提供免費的使用和服務,甚至細化到整理藥品資訊,錄入到網站等等。日積月累,上游供貨方漸漸多了起來,牽動了下游藥品零售店在平臺註冊使用。

  老何記得清楚,2014年4月,藥品終端網產生了第一筆交易。但也僅僅是交易,不僅支付要線上下完成,連訂單處理也要人工操作。為這,藥品終端網經過數次迭代。

  所謂好事多磨,破局以後,藥品終端網的交易數額月環比增速達到30%,甚至40%,這種模式驗證可行,緊接著就是以四川為試點,積累使用者。老何組建了團隊做地推,挨家挨戶的走訪藥店,遭過白眼,也被趕出來過……但就是以這種最傳統的推廣方式,藥品終端網能最直接地瞭解使用者痛點,也拿下了四川地區大批藥品零售店的合作。

  之後,藥品終端網走出川、渝兩地,在福建建立了第三個辦事處。

  認識一個永不談顛覆的老何

  2014年10月開始,藥品終端網啟動了融資計劃,直到12月底,老何接到了經緯中國投資董事喻志雲的電話,回憶被勾起來,老何對獵雲網講:“喻志雲是經緯醫療健康投資組的,當時,他對我們的專案充滿了質疑。這通電話打了2個小時,喻志雲改變了想法,轉而覺得我們這個專案非常有意思,第二天,他就飛到了成都,我們面對面的又聊了2個小時。

  然後就是到北京見張穎,張老大和我聊了有30分鐘,說這個專案好,投!有了經緯的支援,我們後續的融資也都比較順利。後來,險峰華興的老大陳科屹也給我打了一個電話,我們在電話裡就把融資的事敲定了。“

  經緯中國領投,險峰華興跟投,金額為2700萬人民幣,藥品終端網的A輪融資也就這樣完成。

  這時候,藥品終端網想要快速走向全國,而可以預見的是標準化的電商經營在面對藥品行業錯綜複雜的利益結構時,很難不“打架”。在這方面,老何的想法絕對和“顛覆”、“重構”什麼的不沾邊,藥品是傳統行業,他要先遵從企業的利益訴求,從資訊化入手,來實現對藥品供應鏈的優化。

  老何告訴獵雲網:“藥品流通渠道的區域性強,比如,同個廠家的同款藥品,其價格在全國的不同省份和地區可能都不相同,要完全避免直接整齊劃一可能造成的利益矛盾,我們就採用線上的區域管控、價格管控、以及客戶管控。”

  2015年7月末,老何通過獵雲網宣佈了融資的訊息,紀源資本領投,經緯中國繼續跟投。經緯喻志雲如此評價老何:“在我投過的專案中,藥品終端網是唯一一個,大家商定好的計劃,被超額完成的。”而談起紀源資本,老何稱其為行事幹淨利索,決策速度極快的投資機構。

  對於投資機構的幫助,老何和獵雲網愉快地分享了自己的體會:“第一,是資金上的支援;第二是對於我們商業模式不斷深入、不斷清理的幫助。在融資過程中,他會不斷地質疑你的商業模式,從而會加深創始人對商業模式的反思,會讓你的商業模式越來越精確越來越專注。

  第三,投資機構會有專業的投後,這種投後會針對創業公司的財務、法務、包括股改、期權池設立等等,做很多專業的培訓,這對於公司和團隊的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第四,企業要發展需要不斷融資,而我們在這方面的資源和時間都極其有限,你的投資股東會充分的利用他們的資源幫你實現對接,為你開啟資源。”

  目前,藥品終端網的已經在全國擁有10餘個辦事處,月交易額也從2014年的19萬人民幣不斷攀增,到如今近1億人民幣。並且,在傳說中的資本寒冬年,藥品終端網完成了3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達億級。

  訪談即將結束,我想聽聽老何對自己的評價,他的回答還是低調:“我覺得我是一個土鱉,我出身於鄉村,準確的說沒見過什麼大世面,但我做人比較正直,按照四川話說,叫耿直。對於藥品終端網的管理和運營,我始終認為,凡事要講求個‘真’字,並且,永遠不忘初心,堅持到底。”

  誠然,和那些消費著這個網際網路創業時代的人相比,老何更像是一個平凡的鋪路人,埋頭修煉內功,讓藥品終端網這匹黑馬決勝千里。如此,我更加確信,老何會帶給我們下一個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