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地排水措施

  一個場地如果不做好排水系統,就會造成積水的情況出現,為避免下雨造成場地積水,排水系統要設計好很重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範文,歡迎閱讀!

  篇一

  一、概述

  三明新機場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受東南季風影響,氣候溫暖潮溼,雨量充足。年平均氣溫約19.2°,平均降水量約1635mm,5、6月份降雨佔全年45%左右,7、8月份常見暴雨,3-9月份為雨季,為確保三明沙縣機場工程在雨季、汛期季節時的施工進度,施工排水方案的制定和落實非常重要,是確保工程進展順利的必要條件。

  根據福建東辰綜合勘察院編制的《福建三明沙縣機場岩土工程勘察報告》,場區的水文地質條件如下:

  場區內主要分佈有兩條溝谷:一條是位於場區內東側,溪流寬度約1.0m,水深0.03m,流速0.10m/s,流量約3l/s,溪流面標高為217.87-242.75m,匯水面積約80000m2,最高水位為242.80;另一條為貫穿場區北側,溪流寬度約0.8m,水深0.02m,流速0.20m/s,流量約3.2l/s,溪流面標高為213.77-231.81m,匯水面積約25000m2,最高水位為242.80;

  二、排水系統佈置原則及總體思路

  排水系統佈置採用永久排水和臨時排水相結合,以自流為主,強排為輔,並加強各標段間聯絡,統一規劃排水系統,全線貫通。

  總體思路:充分利用現有排水溝,並結合現場地勢條件,通過新建臨時排水溝、截水溝,將雨水經沉澱池沉澱引入場區範圍內的排水系統中。

  三、排水方案

  1、施工便道排水及挖填零線平臺排水

  場區施工便道排水主要沿道路內側佈置截水溝,具體排水走向見圖,排水溝尺寸為:底寬1500mm深1500mm,截水溝尺寸為:底寬500mm深500mm,縱坡在施工中根據現場地勢情況而定。

  2、挖方區排水

  挖方區排水主要沿挖填零線平臺內側設截水溝,在雨季把山坡的水通過截水溝與施工道路截水溝相連線將水排出與相鄰標段的排水溝相接。

  3、填築區排水

  土面區填築時,每層填築面坡度向北側,根據設計地勢坡度***可適當加大***

  坡度約1%,使填築面的雨水流至周邊的排水溝。

  土面區填筑前期可利用現有排水溝排水,後期可利用山坡坡腳水溝將水引至場區外新建排水明溝內,雨水通過排水溝與引入相鄰標段的排水溝相接。

  4、設定強排點及沉澱池

  為了保證雨季的排水要求,我部在各排水出口設定強排點,施工現場排水時,必須經過沉澱池沉澱後,方可排入場外排水體系,以達到環境保護的要求。

  沉澱池尺寸為:1、2、3號沉澱池尺寸為:3m*4m*2m,4號沉澱池尺寸為:6m*8m*2m.。

  排水系統佈置見“附圖1 施工排水平面佈置圖”,“附圖2 排水溝斷面圖, 附圖3 沉澱結構圖”。

  四、機械、人員配置

  五、雨季施工措施

  ⑴ 加強雨季施工的組織領導,專案經理部、各施工隊相應成立暴雨季施工防洪領導小組。

  ⑵ 認真做好雨季搶修物資的儲備工作,做到暴雨季節搶險物資、器材到位,人員招之即來、戰之能勝。

  ⑶ 組建臨時防洪搶險隊伍,晝夜值班,並與指揮部有關部門密切聯絡,及時獲得長樂機場地區“一週天氣預報”的第一手資料,每日收看福州電視臺“天氣預報”指導生產決策,及時採取預防措施。

  ⑷ 場地排水溝不允許堆積雜物,做到有組織排水,以保證水流暢通,雨後確保場地無積水。

  ⑸ 機電裝置要採取防雨、防淹、防陷措施,並安裝漏電保護裝置。

  ⑹ 施工現場臨時排水系統暢通,確保雨季場區內無積水。巡迴檢查如有發現水溝堵塞、場地積水等情況,應立即進行處理,不得拖延。

  ⑺ 混凝土道面施工過程中如遇下雨,鋪築應予停止。對已鋪築好的混凝土混合料應及時蓋上防雨棚,並防止相鄰板的雨水流入,沖走砂漿。

  ⑻ 土方作業面不宜太大,要保持一定的坡度,以利排水。 ⑼ 雨後施工,試驗人員在開拌前,應根據碎石集料、石屑含、砂的含水量大小及時調整加水量。

  六、冬季施工措施

  ⑴ 冬期施工時,施工前應做好準備工作,並應連續施工。 ⑵ 冬期施工時,運輸道路和施工現場應採取防滑和防火措施。 ⑶ 混合料的拌制應避開低溫時段,砂石料中的冰塊霜塊和凍結的砂團應撿掉。

  ⑷ 機械裝置要注意防凍,防止水管脹裂等。 七、春季多風季節施工措施

  ⑴ 運輸車輛宜採取覆蓋或其它措施,以減少水分蒸發。 ⑵ 混合料應做到快運、快鋪、快壓、快灑水養護,防止水分過度蒸發使表面產生裂縫。

  ⑶ 混凝土道面應儘量避開在大風天***風速4~6m/s***以及乾熱風天中施工。風速大於6m/s時,必須停止施工。

  ⑷ 鋪築混凝土混合料時,在迎風面應採取擋風措施,防止並及時清除被大風颳到混凝土混合料上的塵土和雜物,儘量縮短各工序作業的時 間間隔。作業完成後及早覆蓋、灑水養護。

  篇二

  一、工程概況

  亞運源築工程專案建設單位為廣州福盛物業發展有限公司;設計單位為廣州大學建設設計研究院;監理單位為廣州高新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勘察單位為廣東省地質建築工程勘察院;施工總承單位為錦宸集團有限公司。

  亞運源築專案工程場地位於廣州市番禺區亞運城南源路西側,總用地面積為69703㎡,分為一期、二期進行。一期主要建築物為主樓4棟,裙樓2棟,地下室一層。用地面積為33047㎡。

  地下室開挖基坑周邊地面標高為6.60~8.30m,基坑開挖深度為

  5.50m~6.80m。基坑開挖總面積約為33162㎡,基坑周長全長721m。基坑開挖場地北面要佔用二期用地,西面要佔用紅線外場地。

  二、 場地排水條件

  1、場地的東面,地下室基坑坡頂線距圍牆距離為1.5m,只能作為安全護欄和人行檢查通道,不能佈設場地排水溝,也沒有合理的市政管道雨水口可以排放雨水。

  2、場地的南面、西面、北面,有位置可以佈設排水溝,但西面要佔用紅線外場地,北面要佔用二期用地。

  南面相鄰建築紅線是花木場,地形高程比建築場地低1~2m,不能直接排放雨水。

  西面相鄰建築紅線是當地農村的菜地,地形高程比建築場地低

  1~2m,不能直接排放雨水。

  北面是專案二期用地,可以直接排放雨水,但引流距離較長。

  三、場地排水方案

  1、東面排水設計

  在場地圍牆與南源路之間設立排水溝。排水溝尺寸為400mm×300mm,採用C15混凝土結構。具體詳見東面排水溝剖面示意圖。

  排水溝長度約為500m,向南北方向引流,南面引流入南面排水溝,北面引流入亞運南路市政雨水管道,確保場地水不流入一期基坑。

  具體詳見場地排水平面佈置圖。

  2、南面排水設計

  在南面圍牆內距基坑坡頂線2m設立排水溝。排水溝尺寸為500mm×500mm,底板採用C15混凝土、側牆採用磚砌結構。具體詳見南面排水溝剖面示意圖。

  排水溝長度約為175m,向西方向引流,流入西面排水溝,再由西面排水溝引流至場地外排水渠,確保場地水不流入一期基坑。

  具體詳見場地排水平面佈置圖。

  3、西面排水設計

  在西面圍牆內距基坑坡頂線2m設立排水溝。排水溝尺寸為500mm×500mm,底板採用C15混凝土、側牆採用磚砌結構。

  具體詳見西面排水溝剖面示意圖。 排水溝長度約為208m,向北方向引流,再由西面排水溝引流至場地外排水渠,確保場地水不流入一期基坑。

  具體詳見場地排水平面佈置圖。

  4、北面排水設計

  在北面混凝土施工道路北側距基坑坡頂線6m設立排水溝。排水溝尺寸為600mm×500mm,底板採用C15混凝土、側牆採用磚砌結構。具體詳見北面排水溝剖面示意圖。

  排水溝長度約為168m,向西方向引流,再由西面排水溝引流至場地外排水渠,確保場地水不流入一期基坑。

  具體詳見場地排水平面佈置圖。

  四、場地外排水方案

  場地外東面是規劃路南源路,沒有合理的排水管道,雨水不能直接排放;南面是花木場,地勢較低,雨水不能直接排放;西面是當地農村的菜地,雨水不能直接排放,但在距建築場地500m左右,有一條永久排灌渠,排灌渠與建築場地有一條不規則的排水溝穿過菜地可以合理利用;北面是專案的二期用地,雨水可以直接排放,但地勢較高,引流距離較長,沒有合理的引出口。

  綜上所述,根據現場實際地形及周圍環境綜合考慮,場地排水出口佈置在西面,把東、南、北面場地水通過排水溝引至西面排水溝,再由西面排水溝引至永久排灌渠。

  場地西面的出水口至永久排灌渠的排水溝,在原有泥質排水溝的基礎上,採用挖掘機進行疏通和加固整理,確保周圍的花木場、農田不被雨水淹沒,避免與當地村民產生矛盾和糾紛。

  篇三

  編制依據:

  1、由設計圖紙及施工場地實際情況。

  2、參照標準:

  現行的施工規範、質量驗收規範;

  建設部、成都市有關安全文明施工的標準化檔案。

  工程概況:

  本部分施工區域***西三區***隸屬於青景新居***青景安置小區***工程。毗鄰青景新居工程一期工程二標段、二期七標段及青城世家, 主要為房屋建築和小區附屬配套工程建設。

  施工場地現場狀況:

  本工程西三區地處低窪地帶,溝、堰橫穿且大量淤泥、積水,一期工程明、盲溝排水及環山渠滲水大量進入該區域,加上雨季大量積水排入施工現場,從而造成基礎施工困難。根據“由高向低”的水流原則,原計劃我標段場地水經過二期工程七標段施工場地排入七標段外道路旁的防洪溝,但目前由於七標段地下室開挖導致該計劃無法實施施工,我單位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採取了相應的方案措施將場地水排入環山渠內。因此要在施工現場增設集水坑、沉水池,鋪設排水管道,保證施工現場的積水及時排走,確保後序施工順利進行。 排水措施:

  1***、沿建築物周圍與低窪集中交匯處開挖共計兩個沉澱集水坑詳見附圖1、2,集水坑1位於西三區28-S28與西二區交匯處,集水坑2位於西三區2-B4與一期工程停車場之間。集水坑1與集水坑二用Φ100mm的鋼管連結。

  2***、在一期工程明溝、盲溝水源點各建一個1000mm見方的小型沉澱池***附圖3***,池口預埋Φ100mmPE管道至集水坑,將盲***明***溝水引入集水坑。

  3***、分別將排水量為50m³/h的水泵懸掛在沉澱集水坑中,將澄清的地表積水及來水採用管道引入沉澱池,將積水坑1的水抽入集水坑2,然後將集水坑2的水抽入青城山鎮環山渠道***集水坑2至環山渠出水管道穿越環山渠道路上空高度為5米***詳附圖4。

  4***各集水坑、沉水池預備15m³/h的水泵,水量過大時增用。

  排水原則:

  ***1*** 不溢流;***2***不淤積;***3***不汙染渠道。

  排水量:

  根據地表來水情況,以實際抽水臺班計量。

  結論:

  現計劃施工現場安裝2臺排水量為50m³/h的水泵15m³/h6臺,預備水泵15總排水量不小於100m³/h,排水方案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