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創業階段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創業意識及其能力是這個時代發展的引擎,因而很多實事與理論指出知識經濟的時代即創業的時代。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成功創業有哪幾個階段 你知道嗎

  第一階段:生存階段。

  以產品、技術、渠道為優勢,獲得生存空間;只要有想法***點子***、肯努力、會銷售,就可以獲得相應的機會;在這一階段。在上班期間開始準備。

  第二階段:穩定階段。

  通過規範運營,建立穩定的系統,來增加機構效益;關鍵是“建立一套持續穩定的運作系統”和“被動現金流”;創業有幾個階段,讓企業不再依賴於創業者的個人能力和背景獲得發展;這是需要創業者的思維從想法提升到思考的高度;而原先的做生意轉變成成就事業,創辦企業;創業團隊也初步形成。

  第三階段:發展階段。

  這時依靠的是硬實力***產業化的核心競爭力***,整個商業機構形成了系統平臺,依靠的是一個個團隊通過系統平臺來完成管理,***人治變成了公司治理***,銷售變成了營銷,區域性渠道轉變成一個個地區性的網路。從而形成了系統。思維從平面到三維。創業有幾個階段,這時你就可以退休了,創業者就有了被動現金流系統***賺錢機器***,它是24小時為你工作的,這就是許多創業者夢想達到的理想狀態。

  比爾·蓋茨說:下一個比爾·蓋茨是中國的馬雲。

  馬雲說:下一個馬雲是創業者。

  第四階段:成熟擴張階段。

  這是創業者的最高境界,是一種無國界的經營,也就是俗稱跨國公司。集團總部的系統平臺和各子集團的運營系統形成的是一種體系。集團總部依靠的是一種可跨越行業邊界的無邊界核心競爭力***軟實力***子集團形成的是行業核心競爭力***硬實力***這樣將使集團的各行各業取得它們在單兵作戰的情況下所無法取得業績水平和速度。創業有幾個階段,思維已從三維到多維,這才是企業發展所能追求和達到的最高境界。

  :創業企業發展階段

  1.種子期***Seed***

  這一階段基本上處於R&D的技術、產品開發階段,即試驗與發展***R&D***的中後期,產生的是實驗室成果、樣品和專利,而不是產品。企業可能剛剛組建或正在籌建,基本上沒有管理隊伍。

  這一階段的投資成功率最低***平均不到10%***,但單項資金要求最少,成功後的獲利最高。這一階段的主要投入形式為政府專項撥款、科研機構和大學的科研基金、社會捐贈和被稱作精靈投資者的個人創業投資家提供的股本金等。由於投資風險太高,規範的創業投資機構基本不涉足這一階段。

  2.建立期***Start-up***

  這一階段,企業已經有了一個處於初級階段的產品,而且擁有了一份很粗的經營計劃***Business Plan***,一個不完整的管理隊伍。沒有任何收入,開銷也極低。據統計,建立階段一般在一年左右。至該階段末期,企業已有經營計劃,管理隊伍也已組建完畢。

  這一階段大致相當於我國劃分的小試階段前期,技術風險與種子階段相比,有較大幅度下降,但投資成功率依然較低***平均不到20%***。雖然單項資金要求較種子階段要高出不少,但成功後的獲利依然很高。這一階段,那些非營利性的投資,由於法律的限制將不再適宜,所以創業投資將是其主要投入形式。一般來說,創業投資從這一階段才真正介入創業企業的發展。

  3.成長期***Development/Beta***

  這一階段大致相當於我國劃分的小試階段後期和中試前期,技術風險大幅度下降,產品或服務進入開發階段,並有數量有限的顧客試用,費用在增加,但仍沒有銷售收入。至該階段末期,企業完成產品定型,著手實施其市場開拓計劃。這一階段,資金需求量迅速上升,由於創業企業很難靠自我積累和債權融資等方式解決這一階段的資金需求,所以創業投資依然是其主要投入形式。

  4.擴張期***Shipping***

  這一階段大致相當於我國劃分的中試階段後期和工業化階段,企業開始出售產品和服務,但支出仍大於收入。在最初的試銷階段獲得成功後,企業需要投資以提高生產和銷售能力。在這一階段,企業的生產、銷售、服務已具備成功的把握,企業可能希望組建自己的銷售隊伍,擴大生產線、增強其研究發展的後勁,進一步開拓市場,或拓展其生產能力或服務能力。這一階段,企業逐步形成經濟規模,開始達到市場佔有率目標,此時成功率已接近70%,企業開始考慮上市計劃。

  這一階段融資活動又稱作Mezzanine,在英文裡的意思是"底樓與二樓之間的夾層樓面"。可以把它理解為"承上啟下"的資金。是拓展資金或是公開上市前的拓展資金。這一階段意味著企業介於創業投資和股票市場投資之間。投資於這一階段的創業投資通常有兩個目的:

  ***1***基於以前的業績,風險性大大降低。企業的管理與運作基本到位。業已具有的成功業績,使風險顯著降低。

  ***2***一兩年以後便可迅速成長壯大走向成熟。這個階段之所以對創業投資家有一定的吸引力,是因為企業能夠很快成熟,並接近於達到公開上市的水平。如果企業有這種意向,在這一階段介入的創業投資,將會幫助其完成進入公開上市的飛躍。公開上市後創業投資家便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從而撤出企業。因此,"承上啟下"階段的投資對創業投資家來講可以"快進、快出",流動性較強。

  這一階段資金需求量更大。比較保守或規模較大的創業投資機構往往希望在這一階段提供創業資本。在股本金增加的同時,企業還可爭取各種形式的資金,包括私募資金、有擔保的負債,或無擔保的可轉換債,以及優先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