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頸椎病的因素與預防措施介紹

  生活中很多人都受頸椎病的困擾,嚴重影響工作和學習。你們知道引起頸椎病有什麼因素嗎?頸椎病怎麼預防呢?接下來小編和你一起了解頸椎病的內容吧。

  引起頸椎病的因素

  1、頸椎間盤變性

  頸椎是脊柱中靈活性最大、活動頻率最高的節段,由於不斷地承受各種負荷、勞損及外傷而逐漸出現退行性改變。

  2、頸椎骨質退變

  椎間盤不僅退變出現最早,而且是誘發和促進頸部其他部分退變的重要因素。椎間盤變性後椎間關節不穩和異常活動而波及小關節,早期為軟骨退變。漸而波及軟骨下,形成骨關節炎使關節間隙變窄,關節突肥大和骨剌形成,使椎間孔變窄,刺激或壓迫神經根。

  3、頸椎關節及其它附件的改變

  鉤椎關節側前方退行性改變,可刺激或壓迫椎動脈,產生椎一基底動脈供血不全症狀。在椎間盤、關節突發生退變的同時,黃韌帶和前、後縱韌帶亦增生肥厚,後期骨化或鈣化,使椎管變窄,或在頸後伸時形成皺摺,突向椎管,使脊髓及血管或神經根受到刺激或壓迫。

  頸椎病的預防措施

  1.糾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勢和習慣

  生活中的不良姿勢是形成慢性勞損的主要原因,所以糾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勢,對預防頸椎病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看書、看電視時,不要把頭倚在床欄杆上或沙發扶手上。積極正確的頸部肌肉鍛鍊可以增強頸椎生物力學結構的穩定性、強化正常的頸椎生理曲度、促進血液淋巴迴圈,能有效的預防並減輕頸椎病。正確的鍛鍊方法是:坐立或俯臥位,雙上肢伸直並置於身後,雙手十指交叉,雙臂努力後伸,同時盡最多努力抬頭***宜緩慢***,將後頸部肌肉及雙肩胛骨間肌肉盡力繃緊,持續10秒鐘後停止並恢復正常體位,盡力放鬆繃緊的肌肉,休息10秒鐘後再進行上述鍛鍊,反覆鍛鍊至感覺疲勞或微出汗時可停止,不宜一次鍛鍊過度,每天可進行3-5次,此鍛鍊不應在站立進行,以免萬一因頭暈而暈倒。

  2.避免受寒

  受寒將導致肌肉張力增高、失去彈性,從而易於損傷,張力增高也會增加椎間盤壓力、壓縮椎間隙而惡化神經根壓迫症狀,受寒還能導致神經根周圍的炎症加重,因此應注意頸部的保暖。

  3.長期伏案工作者及低頭手工操作者、從事電腦操作等人員

  由於長時間低頭破壞頸椎生理曲度,導致頸椎生理曲度反張,故工作中宜定時休息定時左抬頭鍛鍊,亦可增加工作臺面高度,儘量減少低頭的幅度。長時間固定姿勢工作者,容易導致頸部肌肉韌帶的勞損,應定時活動頸部,鍛鍊增強頸背部肌肉,以增強頸部韌帶的血液供應,增強彈性,比年積累性勞損。在工作之餘可做頭部“米”字點頭運動,不要按一方向快速轉頭,以免造成肌肉損傷。

  4.防止外傷和落枕

  外傷可能損傷頸部肌肉和韌帶,並進一步破環頸椎的穩定性,進而誘發或加重頸椎病。落枕也是一種損傷,因用枕頭不當造成,總是左睡後發病,故應合理選擇枕頭和積極預防。

  頸椎病的危害性

  1、頸椎病是由於椎骨受頸脖周圍的水腫壓迫而導致的身體其他部位與頸部與頭部的供血不足,經常會引起頭暈、頭疼、頸椎痠疼、骨刺等常見症狀,這直接影響到對身體的傷害。這些症狀可進行對頸部以及全身的肌肉鍛鍊,可有利於頸椎病的恢復。

  2、頸椎病嚴重者可造成亞健康,有時候還會引起對身體的早衰、心煩、記憶力減退、眩暈、耳鳴等,嚴重的影響到了人們的生活質量。

  3、有的人認為頸椎病無非就是一些頸肩疼痛,感覺沒什麼,很容易被忽視,但頸椎病一旦到了晚期,重者會對人體造成癱瘓的危險。有時候還會大小便失禁、出現幻覺,所以要早防早治療。

  4、頸椎病依人體的情況,有的會造成血壓過高或過低,嚴重者會造成心腦血管疾病。

  5、有很多的患者經常感覺到嚴重失眠,半夜頸椎疼痛難忍,躺著根本睡不著,有時候就是坐在沙發睡一晚。所謂打蛇打七寸,而頸椎卻恰恰在身體的七寸,頸椎一旦出現問題,全身都跟著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