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腹瀉與便祕交替怎麼治療

  老人出現腹瀉的症狀也有可能是因為便祕所導致,老人常常被便祕困擾,那麼老人便祕應該怎麼辦呢?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治療老人腹瀉與便祕交替的方法。

  治療老人腹瀉與便祕交替的方法

  1.止瀉劑,一般用於非感染性腹瀉,若為感染性,可在應用抗菌藥物的基礎上,必要時適量使用,絕不可單獨用止瀉劑,以免留寇不去。

  2.急性腹瀉,須臥床休息,禁食或進流質易消化食物,多飲水,口服糖鹽水為宜,進液量以尿量增加、尿色變淡為準。

  3.細菌感染所致之腹瀉可用抗菌藥物灌腸。

  4.解除腸道痙攣。

  拉肚子給老人日常生活帶來很多不便,同時又影響著老人健康。所以治療拉肚子十分重要,通過飲食調理可以緩解拉肚子症狀。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老人拉肚子的飲食調理方法。

  如何緩解老人便祕

  1.吃產氣食品

  多用產氣食品:如生蔥、洋蔥、生黃瓜、生苤藍、生蘿蔔等,利用它們在腸道內的發酵作用,產生鼓腸,以增加腸蠕動,利於排便。

  2.多吃維生素B的食物

  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多用含維生素B的食品,如粗糧、豆類,必要時可補充片劑維生素B1。因為如果體內維生素B1不足,可影響神經傳導,減緩胃腸蠕動,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洩。

  3.堅持飲水

  若便祕是由於飲水量不足所致者,應把飲水視為服藥。堅持每天早上空腹飲一杯涼開水或淡鹽水,平時養成飲水習慣,對便祕也大有裨益。

  4.養成定時解大便的習慣

  最好在早餐後20分鐘。大便前飲水500毫升,並散步10-15分鐘。起初即使無便意,也要根據自己規定的時間上廁所蹲10-20分鐘,排大便是中樞神經支配下的全身性協調動作,排便時注意力要集中,不要看報、思考問題。

  5.穴位按壓法

  即在大便時用左手食指用力按壓左側天樞穴下***約位於臍左邊3釐米,直下1釐米外***,至有明顯酸脹感時即按住不動,堅持數10秒種後就會感到有便意,此時再配合屏氣以增加腹內壓力,即可排便。如一次無效,可反覆數次直至排便。

  6.揉摸天樞

  老人便祕還可以按摩天樞。按摩天樞穴位於肚臍旁2寸處,為左右對稱兩穴。它主疏調腸腑、理氣行滯、消食,是腹部要穴。兩腿併攏坐在椅子上,按壓天樞穴,左腿儘量向上抬,然後收回,換右腿上抬、收回為1次,反覆做5次。在大便時,可以用左手中指點壓左側天樞穴,至有酸脹感時按住不動,堅持一分鐘左右即有便意,然後屏氣增加腹內壓力即可排便。

  便祕腹瀉交替應注意的疾病

  1、腸結核。本病一般見於中青年,女性多於男性,病變部位主要位於回盲部,也可累及結腸及直腸。腸結核主要包括3種類型,潰瘍型腸結核、增生型腸結核以及混合型腸結核,潰瘍型腸結核常伴腹瀉、糞便糊樣,多無膿血,不伴裡急後重。有時會腹瀉與便祕交替。增生型腸結核以便祕為主。

  2、糞塊填塞。以中老年人為多,在便祕時,腹部隱隱脹痛,每有便意,卻不能如願。在左下腹可摸及一個長形的硬塊,有時又會突然發生水樣腹瀉。當糞塊排盡後,左下腹的腫塊則迅速消失,腹瀉亦隨之停止。其實,這腫塊是糞塊留滯在腸腔的表現。這種腹瀉系假性腹瀉。

  3、結腸癌。在中老年人中為多。無論發生在橫結腸、左曲結腸、右曲結腸等部位,都可出現體重明顯下降、貧血非常顯著、乏力納呆以及腹部不同程度的疼痛。如橫結腸癌,常在臍周可捫及能移動的與大便沒有關連的腫塊。如左曲結腸癌早期,在不完全性腸梗阻時,雖然也有交替性便祕和腹瀉的症狀,但是其腹部腫塊卻不易摸及。如右曲結腸和盲腸癌腫,都可以在腹部右側容易捫及腫塊。

  4、腸易激綜合徵。IBS是一種以腹痛或腹部不適伴排便習慣改變為特徵而無器質性病變的常見功能性腸病。主要分為腹瀉型、便祕型和混合型。腹瀉型IBS常排便較急,糞便呈稀水樣,一般每日3——5次,少數嚴重發作期可達十餘次,可帶有黏液,但無膿血。部分患者腹瀉與便祕交替發生。便祕型IBS常有排便困難,糞便乾結、量少,呈羊糞狀或細桿狀。

  5、腸梗阻。兒童中多見的是腸套疊、蛔蟲阻塞症,中老年人中多見的疝氣、腸粘連症、腫瘤等都可引起腸梗阻。在腸腔不完全阻塞時,因梗阻近側的腸道受累發炎,所以交替性便祕和腹瀉也是常見的。當腸腔梗阻逐漸增加時,可發生便血和假性腹瀉。

  6、肝硬化。有慢性肝炎者易患。一天2——3次大便,總是以稀薄為主,有時可出現油花樣糞便。幾天大便不通所解下的糞塊,大多是堅硬、淺黃色和不消化食物為多。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