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手足病怎麼治療

  手足口病雖然沒有嚴重的臨床表現,但是也有出現過腦炎,心肌炎患兒危害生命的個例,主要是引起家長和醫院的足夠重視,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治療口手足病的方法。

  治療口手足病的方法

  中藥治療

  ***一***普通型

  臨床表現:發熱,口腔黏膜出現散在性皰疹,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皰疹周圍可有紅暈,伴咽痛、流涎,倦怠,納差,大便多祕結,舌淡紅或紅,苔膩,脈數,指紋紅紫。

  治法:清熱解毒,化溼透邪。

  參考處方:金銀花、野菊花、黃連、生石膏***先下***、知母、紫草、白茅根、青蒿、藿香、生甘草,藥物用量根據患兒年齡、體重、病情等酌定。

  用法:水煎分3~4次口服,或灌腸、直腸點滴。此外,對於高熱、抖動、易驚者加羚羊角粉沖服;便祕加生大黃;咽喉痛加元參、板藍根;咳嗽加杏仁、炙杷葉。

  中成藥:藍芩口服液、小兒豉翹顆粒、清開靈口服液、黃梔花口服液、金蓮泡騰片,也可選用炎琥寧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等。

  ***二***重型

  1.臨床表現:高熱不退,汗少,疹出不暢,嗜睡易驚,嘔吐,肌肉瞤動,或見肢體痿軟、無力,甚則昏睡等,舌紅,苔厚膩,脈細數,指紋紫暗。

  治法:清熱祛風。

  參考處方:生石膏、生大黃、梔子、滑石***包煎***、寒水石、桂枝、生龍骨、生牡蠣、赤石脂、廣地龍、全蠍、羚羊角粉***沖服***,藥物用量根據患兒年齡、體重、病情等酌定。

  用法:水煎分3~4次口服,或可灌腸、直腸滴注。

  中成藥:紫雪丹或新雪丹等,也可選用炎琥寧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等。

  2.臨床表現:發熱,喘促,面色蒼白晦暗,口脣紫紺,四肢厥逆、冷汗出,或口吐白色、粉紅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舌質紫暗,脈細數或遲緩,或脈微欲絕。

  治法:回陽救逆

  參考處方:人蔘、炮附子、山萸肉、煅龍骨、煅牡蠣,藥物用量根據患兒年齡、體重、病情等酌定。

  用法:濃煎鼻飼或直腸滴注。重症患兒發病急,傳變快,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有針對性地加強中西醫結合救治工作。

  對於口咽部皰疹者還可選用中醫藥外治法進行治療,如選用西瓜霜、雙料喉風散、冰硼散等,蜜調外塗敷用,2~3次/日。

  手足口病在飲食上的誤區

  誤區一:患病期間吃素

  在手足口病期間,有人說要食素,不吃葷,這個說法不能算全對,因為這時身體需要抗體,而抗體就是蛋白質,如果把牛奶、雞蛋等含蛋白的食品排除在外,那麼平時吃的素幾乎就沒有蛋白質可攝入的了,又怎麼去對抗病毒呢,所以全吃素也是不對的。

  誤區二:讓寶寶喝冷牛奶祛暑熱

  因冷的東西對腸胃的影響是很大,更何況是此時腸胃出問題的時期呢?所以牛奶還是需要加溫再喝的,而冷的牛奶中的蛋白如果過敏的話,也會導致鐵的流失,會使營養失衡。

  誤區三:鮮榨豆漿放久點沒關係

  鮮榨的豆漿,既然是鮮的,當然是榨完後儘快喝完是最好的,一般是在榨完後兩小時內喝完最好,如果放得時間過長,細菌會繁殖,食物就會變質,如果超過四個小時,那就不要再喝了,喝了只會引起腸胃的更加不適了。

  誤區四:急性期口味重

  在生病時,胃口都會受到影響,而手足口病因口腔內破損,所以會有疼痛感,可能會更影響食慾,所以許多的媽媽會做些比較重口味的食物或刺激性大的食物來增加寶寶的食慾,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因寶寶的腸胃不適,不適合做重口味的食物,這會影響消化的,同時生病時,要儘量給病人吃些清淡易消化、溫度適宜的流質食物為宜,流質食物可以讓寶寶用吸管吃,這樣可以減少接觸到口腔內部,引起疼痛。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