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怎麼治療快的方法

  手足口病算是比較常見的病,一般多為小孩子會患這種疾病,可是雖然常見也不能忽視這種疾病的危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手足口病的治療方法,供大家參考。 

  手足口病的治療方法

  如果孩子以手足皰疹為主,可用金銀花15克、板藍根15克、蒲公英15克、車前草15克、浮萍15克、黃柏10克,水煎外洗皰疹處。這樣可避免口服中藥之“苦”,大大縮短病程。

  如果孩子以口腔皰疹為主,可用西瓜霜、冰硼散、珠黃散,任選一種,塗擦口腔患處。

  如果孩子出現口腔潰瘍,疼痛明顯伴有煩躁、哭鬧、大便祕結,可以用金銀花15克、淡豆豉9克、竹葉10克、清茶少許,煎水代茶飲。

  出現牙齦紅腫者,可用板藍根、黃芩、黃連、竹葉、薄荷煎水含漱。

  手足紅腫明顯,可用黃芩10克、黃連10克、丹皮10克、板藍根15克、白蘚皮10克、地膚子10克、忍冬藤30克、紅花5克煎水清洗患處。

  如果孩子出現食慾不振,不必強制進食,可以試一下荷葉薏米粥。先取鮮荷葉一個,洗淨切碎,取薏米仁20克、大米適量,加水適量煮粥食用。

  不過,手足口病大多以發熱起病,在患兒發熱時不可急於退熱而給其使用激素。因為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感染,使用激素抑制了孩子的免疫力,卻不能清除病毒,會導致病情加重,甚至可能會使患者出現生命危險。這是需要家長們非常注意的。

  手足口病的症狀

  1、大多數患兒是突然發病,首先表現為發高燒,體溫多在38度以上,同時伴有頭痛、咳嗽、流涕等症狀,體溫持續不退,體溫越高,病程越長,病情也就越重。

  2、患兒發熱的同時或發熱1~2天后,可在他們的口腔黏膜、脣內見到皰疹,皰疹破潰後會形成潰瘍,疼痛感較重,患兒常表現出煩躁、哭鬧、流口水、不吃飯等不適。

  3、口腔皰疹後1~2天可在患兒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面板斑丘疹,以腳心部最多,皰疹呈圓形或橢圓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較硬並內有混濁液體,疹子周圍繞以紅暈。

  4、小兒手足口病的疹子較少出現在軀幹及面部,一般七天左右就能消退,不會造成瘢痕,更不會留下印跡。

  5、小兒手足口病是一種病情較輕的自愈性疾病,絕大部分患兒預後較好,少數重症患兒可合併心肌炎、腦炎,但這種可能很小。

  6、整個病程大約在一週左右結束,一般不會併發嚴重的後果,只要護理得當,不會在面板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跡或疤痕。

  手足口病的危害

  相信很多家長都聽說過手足口病,這是一種傳染性疾病,而且傳染性特別高,只要寶寶們稍微不注意接觸到患者就會感染上。平時勤做預防和護理是很有必要的。那麼小兒手足口病的危害有哪些呢?

  手足口病雖不是什麼危重疾病,但近幾年,卻有不少孩子因此而產生比較嚴重的併發症。手足口病如不及時治療可併發腦炎、肺炎、心肌炎,引發重要器官損害。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病,普通的病例和一般的呼吸道感染是一樣的,損害、危害不是太嚴重。但對於重症的病例,因為會損傷到神經、呼吸、迴圈系統,所以比較嚴重。而且手足口病發病比較凶險,對兒童危害比較大,一般遇到手足口病,最好及時就醫。

  手足口病潛伏期一般為3-6天,發病初期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如發熱、咳嗽、流鼻涕、噁心、嘔吐等,發熱情況可持續4-5天。手足口病的其它症狀中,口腔黏膜疹出現比較早,起初為粟米樣斑丘疹或水皰,周圍有紅暈,一般無疼痛及癢感,痊癒後不留痕跡。

  除此之外,口腔內會有疼痛的潰瘍,導致吞嚥困難,食慾減退;手足等遠端部位出現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皰疹,皮疹不癢,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紅變暗,然後消退。手足口病的併發症並不常見,在罕見的情況下,才會引發病毒性腦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