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中如何聆聽

  在與人溝通過程中要怎麼聆聽他人意見,促進溝通效果呢?下面小編整理了溝通中聆聽的技巧,供你閱讀參考。

  溝通中聆聽的技巧一、掌握溝通前的自我“五問”

  溝通“五問”針對的不是客戶,而是在與客戶溝通過程中,業務員進行自身溝通的五個問題。

  1.是否明確溝通的定義

  作為業務員,如果與客戶溝通不暢,很容易把對方定義為惡劣、沒素質、態度差,不懂得尊重他人,人品不好。事實上,一旦對對方進行負面定義,自身情緒也會隨之變得焦急、難以掌控,溝通難以繼續。

  在溝通過程中,業務員要控制好自身情緒,仔細思考、研究對客戶和自身的態度定義,通過初步診斷找出病源。

  2.是否收集了對方要傳遞的資訊

  找出溝通病源後,就要收集、徹底瞭解客戶傳遞的資訊。

  【案例】

  補地毯洞

  客戶李先生從業務員小王處買了一塊地毯,鋪放在客廳裡。

  一個月後,李先生找到小王:“小王,這個地毯有瑕疵啊。”

  小王問道:“李先生,這個地毯有什麼問題呢?”

  “地毯中間有個洞。”

  “我們賣出去的地毯都保證質量,不可能有這樣的問題。”

  “可現在就是有個洞在那兒啊。”

  兩個人開始爭執起來。後來,公司老總知道了這件事情,對小王說:“你還沒有完全瞭解李先生的情況,不要與客戶爭論,先把問題搞清楚。”然後對李先生說:“李先生,對不起,我們沒有教育好員工,給您添麻煩了。您有沒有帶地毯的照片?我們看一下問題出在哪裡?”

  李先生說:“沒什麼,我只是來找業務員,請你們把地毯洞補上。”

  最終,公司花很少的費用替李先生將地毯洞補上了,李先生非常滿意。

  業務員沒有真正瞭解李先生傳達的資訊及需求,導致長時間的爭執,是非常不可取的行為,極易導致客戶產生憤怒情緒。

  3.應該如何轉換溝通定義

  有的業務員不能正確定位客戶的立場,有時客戶只是希望業務員提供更多資訊,卻被理解為客戶不尊重自己。

  所以,業務員應當適時進行定義轉換,保持良好情緒,把握高階情商。

  4.為了讓我感覺更好,我該做什麼

  溝通的目的在於雙方感覺良好。為了達到目的,首先要轉換自身的負面情緒。

  情緒是自身能量的表現,是可以傳遞的。當自身情緒愉快時,容易感染、帶動周圍的人,反之亦然。所以,在影響別人之前,請先影響自己。

  5.應該採取什麼方式與對方溝通

  不同的溝通方式,會給對方不同的感覺。通過正確的溝通方式,使雙方獲得良好的感覺,有效解決問題。

  溝通中聆聽的技巧二、瞭解無法聆聽的原因

  通常來講,無法聆聽的原因主要有:

  1.一味地想說服對方聽命行事

  抱著這種想法的人,只想單贏而不是雙贏,溝通時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疏於聆聽,只想說服對方聽命行事。

  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做好聆聽者。學會樹立一個觀念:說服不等於讓對方聽命行事,在於讓彼此在感覺良好的情況下,找出共同點。

  2.對方的想法與你不一致

  一般來講,人們不會輕易接受與自己不同的觀點,也不喜歡聆聽與自己觀點不一致的事物,面對與自己不同的觀點時,會進行自然過濾或者難以專心思考。

  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換位思考。聽到不同觀點、想法時,應當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做到客觀真實。

  3.有心事或心不在焉

  有心事或心不在焉,就會無法認真聆聽。

  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培養好的習慣。在與他人溝通時,要放下正在進行的工作或事情,專心聆聽對方的講述。

  4.拒絕聆聽

  這一原因與對方的想法與自己不一致有一定的關聯度,即人在排斥對方觀點時,容易產生抗拒心理。例如,公司領導要找員工談話時,員工可能產生先期印象——領導可能要找自己的麻煩,就會“武裝起來”去見領導。拒絕聆聽的心理一旦產生,領導所傳達的資訊自然很難被接收。

  5.對對方的談話內容不感興趣

  對方的談話內容不能激發人們的興趣,很容易被拒絕聆聽。

  事實上,自己不感興趣的內容並不等於沒有用,應該學會開啟心胸,寬容地接受不同事物。關注自己原本不感興趣的內容,不僅能增長見識,還能減少與他人的溝通障礙。

  6.討厭或排斥與你談話的人

  對溝通物件抱有偏見,也會影響自身的聆聽能力。

  偏見越少,溝通能力越強。作為溝通專家,需要具備健康的人格。

  7.想要打斷某人的談話,急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一些人缺乏聆聽能力,總想打斷別人的談話,希望他人聆聽自己的講述。如果溝通雙方都抱著這樣的態度,溝通就是沒有效率的。越急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越難達到溝通的目的。

  8.對對方表達的內容已有預設的成見

  對對方表達的資訊內容有成見,難以認同。

  9.認為已知道對方要表達什麼

  一般來講,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客戶本身對產品有一定了解的情形下。

  聆聽分為四個層次:最低層次是聽而不聞,第二層次是聽不出對方弦外之音,第三層次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聆聽,第四層次是站在他人的角度聆聽。

  溝通中聆聽的技巧三、掌握聆聽的十大法則

  溝通的技巧不僅與語言密切相關,與語調、音量、態度、肢體動作、表情等都有聯絡。

  1.眼神接觸併發布聆聽的附和聲

  溝通過程中眼神對視,容易給對方造成壓力。恰當的方式是眼神接觸與對方同步,達到有效交流。

  2.專心聆聽

  溝通過程中要專心聆聽,集中注意力思考對方的表述。

  3.不要打岔

  打斷對方談話,是不禮貌的,容易打斷對方思路。在必要場合,為了有效溝通,應當以適當的方式打斷對方,如進行提問等。

  4.記錄對方的談話重點

  記錄對方講話內容,可以幫助自己有效記憶,同時也表達了對對方的尊重。

  5.聽出弦外之音

  中國人講求含蓄,通過對方談話,聽出弦外之音顯得很重要。

  6.摒除偏見,心無成見

  不存偏見的前提條件有兩個:第一,開闊自身的心胸;第二,學會欣賞別人。

  7.不要過早下結論

  一般情況下,要在聆聽完對方的意願表達之後再下結論。

  8.對方表達完全再提出問題

  對對方的表述有疑問時,應當適時提出,解除疑惑。

  9.複述重點

  談話結束之前,要複述對方講話重點,以免遺漏。

  10.及時提出問題以澄清疑慮

  聆聽完闡述後,用簡短的語言對對方所說的話進行總結,徵詢對方意見。這樣能夠給予談話對方尊重感,同時防止對方的意思被誤解,達到有效溝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