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創業優惠政策問題解答

  青海省就業呈現市場調節就業和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機制基本形成,為全面取得小康社會跨越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下面小編針對青海創業優惠政策整理了相關問題的解答,歡迎閱讀。

  

  問:在即將到來的“十三五”時期,青海省將如何繼續營造“雙創”氛圍,推動創業帶動就業工作持續化、常態化?

  答: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青海省就業形勢依然嚴峻,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有利於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對緩解就業壓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青海省將通過政策支援和服務保障,進一步優化創業環境,鼓勵和扶持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

  一是進一步制定和完善更加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統一全省享受創業擔保貸款、稅費減免、社保補貼、公益性崗位、靈活就業和獎勵獎補等就業政策主體和範圍。

  二是在適當提高各項補貼政策標準,統一政策規定的基礎上,全面落實、兌現好各項就業創業政策措施,切實發揮好政策引導、扶持就業創業的積極作用。

  三是加強就業創業服務,將創業初期的城鄉勞動力納入創業培訓範圍,提高初創者的心理、管理、經營素質、提升其創辦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以促進更多勞動者創業為目標,梯次推進創業型城市、街道、鄉鎮建立工作。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全面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加強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園區等創業載體建設。以舉辦各類創業大賽和創業成果展為契機,努力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社會氛圍,引導更多勞動者參與創業活動。

  四是加強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建設,建立績效考核和購買服務成果機制。全面推進公共就業服務精細化、專業化和標準化,實施精細化分類幫扶和實名制動態管理。全面推進公共就業服務資訊化建設,加快建設公共就業資訊服務平臺和就業資訊監測平臺。制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工作人員能力提升計劃,提高就業服務質量和效益。

  五是進一步深化改革,營造有利於創業的良好環境,形成政府激勵創業、社會支援創業、勞動者勇於創業新機制。加大創業資金支援,不斷優化創業環境,紮實推進創業帶動就業工作持續化和常態化,不斷提升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努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問:“十三五”時期,青海省如何鼓勵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

  答:按照2015年青海省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未來幾年裡,一是鼓勵大學生入企業就業。企業新增就業崗位吸納的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每人4年以內的社保補貼和一次性獎勵。落實完善見習補貼政策,提高對留用率達到 50%以上單位的補貼標準。

  二是技師學院高階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可參照高校畢業生享受相關就業補貼政策。

  三是支援大學生創業就業。鼓勵高校創新創業實訓基地建設,將高校畢業生創業的一次性獎勵標準提高到1萬元。

  四是加大對困難高校畢業生的託底幫扶,將求職補貼調整為求職創業補貼,物件範圍擴充套件到已獲得國家助學貸款、殘疾、城鄉低保家庭的應屆畢業生,一次性發放標準提高到1000元。

  五是鼓勵高校畢業生投身現代農業建設,對領辦創辦農牧業生產合作社的,給予3年以內生活補貼和社保補貼。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的,按規定給予社保補貼。

  問:“十三五”期間,青海省在促進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方面將採取哪些措施?

  答:鼓勵農牧區勞動力就地就近向二三產業轉移就業。一是清理對農民工就業的歧視性規定,建立健全城鄉勞動力平等就業制度。二是加強省際和地區間勞務合作,積極推進跨區域轉移就業,提高轉移就業的組織化程度。三是對就業困難農民工轉移就業6個月以上、簽訂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交通費補貼。鞏固提升“海東拉麵”、“枸杞採摘”、“熱貢藝術”等品牌成果,培育打造一批新的勞務品牌,加大扶持獎勵力度。四是各市州要打造2到3個轉移就業示範縣,每個村至少要有1名勞務經紀人。五是完善職業培訓、就業服務、勞動維權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加強對農民工的跟蹤服務。六是做好被徵地農牧民就業工作,徵地補償方案必須要有切實可行的安置就業措施。七是對生態移民和被徵地農牧民未就業的,可按零就業家庭對待,享受相關政策。

  青海創業政策

  1、實施專項培訓工程。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實施未就業大中專畢業生專項培訓工程的意見》***青政辦〔2013〕146號***的要求,針對大學生特點和創業不同階段的需求,實施大學生創業專項培訓,使每一名有創業意願和培訓需求的大學生有機會參加創業培訓,全省每年組織1500名大學生參加創業培訓,力爭有 500名畢業生實現創業並帶動1500名高校畢業生就業。對畢業年度的在校學生,由省屬高校負責編制培訓計劃,組織大學生參加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開展的創業培訓進校園活動;對離校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由各市、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及時瞭解畢業生培訓需求,組織開展創業培訓進社群活動。有條件的地區還可通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對創業成功有願望擴大經營的高校畢業生進行“改善你的企業”***IYB***和“擴大企業發展”***EYB***的培訓,幫助高校畢業生鞏固和擴大創業成果。***責任單位:省、市***州***、縣人社、教育部門、團委,省屬各高校。完成時限:長期***

  2、完善創業專案。依託省屬高校、教育培訓機構、大學生創業指導中心、大學科技園、青年創業園等平臺,結合大學生特點,深入實施SIYB創業培訓專案。鼓勵有條件的高校、教育培訓機構、創業服務企業、行業協會等開發適合大學生的創業培訓專案,經評審認定後,充實創業專案庫並納入創業培訓計劃。繼續實施YBC青年創業專案,加強大學生創業指導和服務。***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人社廳、團省委、省科技廳,省屬各高校。完成時限:長期***

  3、創新創業培訓形式。創業培訓要嚴格按照“創辦和改善你的企業”***SIYB***專案要求,堅持模組培訓、案例教學和實務訓練相結合,側重提高大學生創業能力。創業培訓第一階段創業意識和第二階段創業計劃制訂,時間為80至120課時;第三階段開業指導服務,包括提供創業專案諮詢、創業計劃論證、開業指導、開業跟蹤服務等內容,時間為不超過400課時。要加大模擬訓練模組教學和開業指導服務的力度,在第三階段培訓中增加創業見習的內容,組織學員觀摩創業企業,在企業相應崗位短期實訓,讓學員實際感受企業運營,增強培訓實效。***責任單位:省、市***州***、縣人社、財政、經信部門、團委。完成時限: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