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創業優惠政策

  現如今在上海做創業有哪些優惠的政策?小編把整理好的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2016年學生創業優惠政策

  1.高校如何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高校要加快創新創業教育優質課程資訊化建設,推出一批資源共享的慕課、視訊公開課等線上開放課程。建立線上開放課程學習認證和學分認定製度。組織學科帶頭人、行業企業優秀人才,聯合編寫具有科學性、先進性、適用性的創新創業教育重點教材。

  改革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高校要廣泛開展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擴大小班化教學覆蓋面,推動教師把國際前沿學術發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融入課堂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激發創新創業靈感。運用“大資料”技術,掌握不同學生學習需求和規律,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教育資源。改革考試考核內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索非標準答案考試,破除“高分低能”積弊。

  強化創新創業實踐。高校要加強專業實驗室、虛擬模擬實驗室、創業實驗室和訓練中心建設,促進實驗教學平臺共享。各地區、各高校科技創新資源原則上向全體在校學生開放,開放情況納入各類研究基地、重點實驗室、科技園評估標準。鼓勵各地區、各高校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建設大學科技園、大學生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和小微企業創業基地,作為創業教育實踐平臺,建好一批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創業示範基地、科技創業實習基地和職業院校實訓基地。完善國家、地方、高校三級創新創業實訓教學體系,深入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擴大覆蓋面,促進專案落地轉化。舉辦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辦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支援舉辦各類科技創新、創意設計、創業計劃等專題競賽。支援高校學生成立創新創業協會、創業俱樂部等社團,舉辦創新創業講座論壇,開展創新創業實踐。

  2.高校對自主創業大學生可提供什麼條件?

  對有自主創業意願的大學生,高校實施彈性學制,放寬學生修業年限,允許調整學業程序、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

  建設一批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繼續推動大學科技園、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和實習實踐基地建設,高校應開闢專門場地用於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各類實驗室、教學儀器裝置等原則上都要向學生開放。各高校要優化經費支出結構,多渠道統籌安排資金,支援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資助學生創新創業專案。

  3.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可以享受哪些優惠政策?

  按照《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國發〔2015〕23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等檔案規定,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優惠政策主要包括:

  ***1***稅收優惠:簡化大學生創業流程,取消《大學生自主創業證》。持人社部門核發《就業創業證》***註明“畢業年度內自主創業稅收政策”***的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年度內***指畢業所在自然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創辦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的,3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對高校畢業生創辦的小型微利企業,按國家規定享受相關稅收支援政策。

  ***2***創業擔保貸款和貼息支援: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可在創業地按規定申請創業擔保貸款,貸款額度為10萬元。鼓勵金融機構參照貸款基礎利率,結合風險分擔情況,合理確定貸款利率水平,對個人發放的創業擔保貸款,在貸款基礎利率基礎上上浮3個百分點以內的,由財政給予貼息。

  ***3***免收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畢業2年以內的普通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外***的,自其在工商部門首次註冊登記之日起3年內,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等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

  ***4***享受培訓補貼:對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學年***即從畢業前一年7月1日起的12個月***內參加創業培訓的,根據其獲得創業培訓合格證書或就業、創業情況,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

  ***5***免費創業服務:有創業意願的高校畢業生,可免費獲得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提供的創業指導服務,包括政策諮詢、資訊服務、專案開發、風險評估、開業指導、融資服務、跟蹤扶持等“一條龍”創業服務。各地在充分發揮各類創業孵化基地作用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建設一批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並給予相關政策扶持。對基地內大學生創業企業要提供培訓和指導服務,落實扶持政策,努力提高創業成功率,延長企業存活期。

  ***6***取消高校畢業生落戶限制,允許高校畢業生在創業地辦理落戶手續***直轄市按有關規定執行***。

  4.大學生創業工商登記有什麼要求?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落實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堅決推行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程式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推進“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意見和統一社會信用程式碼方案,實現“一照一碼”。放寬新註冊企業場所登記條件限制,推動“一址多照”、叢集註冊等,降低大學生創業門檻。

  5.如何向高校畢業生創設的小微企業優先轉移科技成果?

  國家鼓勵利用財政性資金設立的科研機構、普通高校、職業院校,通過合作實施、轉讓、許可和投資等方式,向高校畢業生創設的小微企業優先轉移科技成果。

  6.怎樣申請創業擔保貸款?在哪些銀行可以申請創業擔保貸款?

  創業擔保貸款按照自願申請、社群推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查、貸款擔保機構稽核並承諾擔保、商業銀行核貸的程式,辦理貸款手續。

  各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城鄉信用社都可以開辦創業擔保貸款業務,各地區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經辦銀行。在指定的具體經辦銀行可以辦理創業擔保貸款。

  3年內,上海將引領2萬大學生創業

  為了鼓勵大眾創業,上海政府提出了3年之內引導3萬人創業的創業行動計劃!3萬人中,包括2萬大學生哦!有創業打算的學子們,可要抓住機會哦!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就業之源。在此前閉幕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明確提出要促進就業創業,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創業扶持政策,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援。昨日,上海正式啟動第三輪鼓勵創業帶動就業3年行動計劃,並推出“6+6”的全新扶持政策,著力支援初創期創業及社會創業服務發展。

  35歲以下青年成主力軍

  2009年到2011年,2012年到2014年,上海連續實施了兩輪促進創業帶動就業3年行動計劃,並連續4年將“幫助成功創業1萬人”列入市政府實事專案。

  據瞭解,第二輪“創業行動計劃”提出的各項工作目標已順利實現,全市實現創業教育和培訓10.6萬人,建立創業型城區12個,幫助成功創業3.2萬人,創業帶動就業28.33萬人,均比原定目標有所提升。

  目前,上海創業的良好氛圍已初步形成,市民創業活動日趨活躍,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得到有效發揮。從近年來本市創業狀況調查資料來看,上海市民整體創業活動率從2012年的8.6%提高到了2014年的10.4%;35歲以下青年成為滬上創業主力軍,平均每位創業者可以提供8個就業機會。

  3年扶持引領3萬人創業

  新3年“創業行動計劃”提出了“1832”的工作目標,即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創業教育培訓10萬人,市級創業孵化示範基地達到80家,幫扶引領創業3萬人***其中青年大學生不少於2萬人***,創業帶動就業20萬人。

  據瞭解,在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形勢下,結合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總體部署,“創業行動計劃”明確了10個部分、28條的任務舉措。其中,與前兩輪創業行動計劃相比,有不少體現時代特徵、具有突破創新性的政策亮點。

  符合條件創業者直接入戶

  此次,市人社部門推出了“6+6”的創業扶持政策措施。其中6條創業新政,主要是著力支援初創期創業、社會創業服務發展;6條完善政策,則主要是緩解傳統融資難、場地缺、能力弱的瓶頸矛盾。

  對符合一定條件的創業人才及其核心團隊,直接賦予居住證積分標準分值。對經由市場主體評價且符合一定條件的創業人才及其核心團隊,居住證轉辦戶籍年限可由7年縮短為3至5年。對獲得一定規模風險投資的創業人才及其核心團隊,予以直接入戶引進。

  青年大學生在滬創辦3年以內的本市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合作社、民辦非企業單位等創業組織,新招用本市勞動者並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可按新招人數申請社會保險費補貼。補貼標準為本市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60%作為繳費基數計算的單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50%,補貼期限最長3年,每個創業組織每年最多補貼2萬元。

  創業擔保貸款物件擴圍

  進一步擴大創業擔保貸款和貼息物件範圍。創業擔保貸款物件範圍擴大到本市戶籍創業者以及本市高校在校及畢業的非本市戶籍35歲以下青年大學生。符合條件物件在滬創業並吸納本市勞動者就業的可以按規定申請個人最高50萬元、法人最高200萬元的創業貸款擔保。商業銀行或小額貸款公司200萬元以下貸款利息補貼的物件,從3年內的小微企業擴大到所有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民辦非企業單位。

  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創辦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的,可依法享受稅收減免政策。將青年創業見習相關補貼政策物件範圍擴大到本市高校畢業學年學生。進一步提高創業擔保貸款免擔保額。創業擔保貸款的個人免擔保額從最高15萬元提高到最高20萬元。

  目前,本市各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創業行動計劃”的配套檔案,以期將“創業行動計劃”的各項惠民政策進一步細化,真正落到實處。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