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老人事蹟材料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應該要有尊老愛老、助人為樂的內涵。那麼幫助老人的事蹟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的例文,供大家學習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讚。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能相信你的為人呢?又有誰願意與你打交道呢? 做事先做人,而做人先培養習慣。從點滴小事做起,她已將孝敬老人養成了一種生活習慣。雖然平時工作忙,但她總是抽時間給奶奶和姨姥洗頭、洗腳、剪指甲、洗衣服、陪老人聊天,經常給老人買水果,兩位老人逢人就誇,見人就講,她們孫女有多細心、多懂事。

  2001年,她帶著奶奶和姨姥的言傳、父母親的身教成了家。都說婆媳關係最難處,兩個生活習慣不同沒有血緣關係的女人同在一屋簷下,怎能不產生矛盾?怎會不起摩擦?她堅信只要把心態放平,既然能有緣與她養育了20多年的兒子一生相伴,怎麼能說兩個女人就沒關係呢。

  近十年來一直視公婆為親生父母,視婆婆因看不慣的嘮叨為母愛。婆婆身體不太好,每次臥病在床,她都無微不致的照顧,從未有過任何怨言,婆婆總愛發一些無名火,雖然不知道什麼原因也會反思是不是自己什麼地方做的不好惹她生氣了,體諒她是因為身體不舒服而心裡煩燥才會發火的,婆婆說沒有女兒沒有能說知心話的人,她用行動和感恩的心證明兒媳也能做讓她穿得貼心的小棉襖。每逢公婆生日、過年、過節細心的她不但要買好吃的、做豐盛的佳餚,還會買衣服或日用品等送禮物給公婆,婆婆屬於富態型的老太太,衣服不好買,不論是出差或閒時逛街,只要見到合適的又是婆婆喜歡穿的衣服就會買回家,卻很少見她為自己買件新衣服。即使是在身體不舒服時她也要堅持為家人做可口的飯菜,合理安排對老年人健康有利的飲食,水果蔬菜多樣化。每天削好蘋果,看到兒子挑最好最大的拿給奶奶,留給爺爺時,她內心總有一種滿足感和幸福感。當公婆在親戚鄰居面前誇獎她孝順時,總能看出公婆的滿意和幸福甜在心裡,寫在臉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漸漸使婆媳關係有著深深的母女親情。

  她對老人的孝敬,對孩子的培養,贏得親戚鄰居的廣泛讚譽。她總是謙虛地說:“我只是做了每個兒女都應該做的事,沒有什麼好誇的。”如此日長時久,孩子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也會養成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好習慣。她說:“在家裡能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到社會中,才有可能做到關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好本職工作。”

  她用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女性崇高道德和博大的情懷,為老人營造了一個安享晚年的生活環境,為一個和睦幸福的家庭默默奉獻,是當之無愧的“好媳婦”。

  篇二

  我叫張xx,19xx年7月出生,是一名在梅莊鎮敬老院工作近三十年的工作人員,在這些年的工作中,我把五保老人當作自己的親爹孃,為老人們端屎端尿,梳 頭洗衣,祝壽搞活動、拉家常曖人心,把敬老院當作自己的家。在社會上贏得了廣泛讚譽,也得到了敬老院領導和市、縣民政部門和鄉政府、敬老院的多次嘉獎。

  一、紮根敬老院,勇挑重擔

  自 19xx年以來我在社辦桔子農場工作了四年,因為政治思想好,工作積極,人緣好,熱心公益事業,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1984年10月梅莊鄉興辦敬 老院,我毅然辭去了人人羨慕的企業工作,第一個勇躍報名競崗,主動向鄉鎮主管領導提出申請,憑著過去幾年工作上的優秀表現和對民政工作的敬業精神,加上樸 實、憨厚,心地善良的性格,我光榮地成為了敬老院的一名工作人員。從此,我走上了梅莊鄉敬老院工作人員的崗位,,當時面對由老養豬場改建的敬老院,幾間破 舊而年久失修的土磚瓦房和20多位大多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我沒有退卻。但是,沒想到卻遭到了公婆和丈夫的反對:“你怎麼這麼傻,放著舒適安逸的企業工作 不幹,偏偏攬上這種伺候老人的繁鎖活兒,這種苦差事別人躲還來不及,你還自己一門心思往裡鑽。”可是一想起那些衣衫襤褸、骨瘦如柴的孤寡老人,我鼻子就發 酸,清楚知道自己責任重大,已經下定了決心不會輕易改變,就竭力說服丈夫與家人,默默地挑起了為老人服務這副沉重的擔子,無怨無悔地奉獻著自己的熱情和愛 心,而且,一干就***十年……

  我27年如一日,既是炊事員、服務員,又是護理員,全心全意為五保老人服務,認真履行工作崗位職責,遵守敬 老院的各種制度,從二十一歲參加工作以來,至今從沒離開過敬老院,所有的節日都是在敬老院陪老人過的,我沒有休息日,節假日,哪怕是頭痛腦熱,也不願請病 假而耽誤了工作。為了便於工作,更好地照顧老人,我把家搬到了敬老院。前些年,丈夫經不住了我的軟磨硬泡,也成為了一名敬老院合同工,和我一起為敬老院的 老人服務。雖然在市場經濟潮流下,在經濟日益增長的今天,我們夫婦倆的工資加起來也不足一千元,但我們很知足,因為我們愛這份工作、愛這些無兒無女的孤寡 老人,金錢不是成能的。再回頭想想剛參加工作時只有三十五元錢,五年後才增加到六十元,而現在我們都加到了五百多元,縣民政部門每月還有近百元的補助,政 府部門不是在越來越重視我們,增加了投入嗎?而且,我的兒女都已長大成人,或許是耳聞目染,受到家庭的薰陶和我們的教育,從小就和老人們生活在一起的緣故 吧,只要一回家,就會幫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陪老人聊天,更令我自豪的是,在這個普通家庭成長的兒子,也很爭氣,在全國重點大學畢業後,現在北京繼續攻 讀研究生。我想美滿的家庭,幸福的生活,無私的愛心、愉快的工作,不就是人生的一大筆財富嗎?

  二、甘當“好閨女”,奉獻愛心

  在 27年的工作中,我用至親至愛的博大愛心,像對父母一樣對待院民,不僅讓她們在生活上得到滿足,而且她們在精神上得到撫慰充實,入院的老人們多數是膝下無 兒無女,窮苦了大半輩子,都是一些“特別可憐的人”,讓他們的晚年多享清福感受黨和政府的溫曖和關愛,這就是我的崇高信念和理想,我也是無怨無悔執著追求 著這個目標。

  剛接觸敬老院的工作,那時候自己還年輕,除了自身在管理服務知識方面要學習以外,更要摸索一些關於老年人心理撫慰、醫療保 健、護理醫學、做思想工作等方面的科學知識,才能勝任這件平凡的工作。沒有任何管理經驗,要讓臨時組建的這個特殊的大家庭,和諧圓滿,那是談何容易的事! 建院初期,如同白手起家,缺這少那,加之老人們本來性格怪癖,且早習慣了單身生活,剛從各村組送來的20多位五保院民,都是喪失勞動能力、生活無法自理的 孤寡老人,性格各異,生活習慣自由懶散,甚至有部分院民性格偏激、暴躁、心理變態、連說話都很難說在一起,院民之間橫挑鼻子豎挑眼,發生口角那是常事。我 常常在夾縫中受冤枉氣,暗地裡不知流了多少眼淚。但是我不灰心,用慈善和寬容對待責備和抱怨,將委屈和辛酸化為動力,很快的被磨礪出息了,沒有氣餒,反而 面對現實更加堅強了起來。我不歧視、不放棄、不拋棄任何一位五保老人,與院民足膝談心,從溝通入手,苦口婆心的講道理,解疙瘩,疏導矛盾,化解怨氣:“大 家今天能夠在這裡相聚,這是緣分,來到這裡我們就是一家人,大家應當多一份諒解,多一份互助和關愛,一起珍惜集體生活才對,互幫互肋,創造和諧,共度寂寥 的晚年才是。”熱心腸的簡單話語,重複一百遍,一千遍,也會使老人們冰冷的心得到融化,加上我的慈善、勤勞和細心,不知不覺中,大家把這裡當成了“家”, 院裡的人際關係有了微妙的改善,我很快成了大家的“好閨女”,院民們精神上的主心骨。

  人一老各種各樣的毛病都會冒出來,生活完全能自理的不多。為了讓這些老人都能過上幸福的晚年,我儘量滿足他們的要求,做他們的孝順女兒。

  篇三

  某某,某某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某某老年公寓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XX年10月,時任XX村黨支部書記的某某服從組織的安排,走上了老年公寓副主任的崗位。

  當時,高標準的老年公寓剛剛建好,全街道有170多名五保老人入住。面對大多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他沒有退卻。XX常說:人都有年老的時候,殘疾孤老們沒有子女照顧,更需要社會的關心,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一定要以無私奉獻、熱心服務的具體行動讓他們看到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形象,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自上任後,冬去春來,兩年多來,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年復一年做著幫助老人、服務老人這平凡而又崇高的事業,他以滿腔熱情,發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光榮傳統,為老人們奉獻了一片熾熱的愛心,受到老人及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XX年,某某老年公寓被評為山東省星級老年公寓。

  老年公寓的工作枯燥,既苦還累,可某某卻能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小事。某某同志身為管理中心副主任,但他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為了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他帶領幾位生活尚能自理又有點勞動能力的老人,開荒種田,發展副業,使老年公寓很快實現了糧、肉、菜自給有餘,走出了一條以副養院的新路子。在做好老年公寓管理工作的同時,堅持與其他護理員一樣,天天為老人開啟水,為年老體弱多病的老人打掃整理房間衛生,每天一次院內環境大清掃,修剪花草,美化環境,使老人們的房間清潔衛生,無灰塵、無異味,生活用具擺放整齊有序,為老人創造了舒適優美的生活環境。如今老年公寓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室內陽光充足,窗明几淨,睡的是新床,每人還有自己的大櫥、靠背椅、床頭櫃、餐桌、暖瓶、茶具等日用品,夏天,有電風扇,有蚊帳;冬天,床上雙鋪雙蓋。老年公寓裡還建起了浴室、電視室、遊藝室、活動室、食堂等。

  除了讓老人們衣食無憂外,某某還讓老人們心情愉悅,把“養“的含義拓寬。老年公寓院裡有一塊閒置地,劉忠遠帶著老人們把土地平整好,種上蔬菜和花草,老人們給蔬菜施施肥,給花草澆澆水,生活得有滋有味。

  敬老院裡的170多位五保老人一半以上有各種各樣的殘疾,耳聾的、眼睛失明的、害爛腿流膿血的、大小便失禁的,患癲癇病的、身患癌症的……XX把每一位孤老都當作自己的親人,他既當副主任,又當醫生,還要當護理員,在每一位老人身上,他都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從而換來了老人們的信任和愛戴。在工作中,他視每一位五保老人為自己的親人,為五保老人服務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細心呵護、關心,讓入住的五保老人們享受到了家庭般的溫暖,使他們在老年公寓這個大家庭裡快樂生活,安度幸福晚年。

  年春節前夕的一天深夜,寒風呼嘯。也就是在這樣一個寒冷的夜晚,老人田某心臟病突發,情況十分危急,正值夜班的XX趕緊撥打120急救電話,及時將老人送到醫院,跑前跑後辦理手續、繳費,經過醫生的及時搶救,老人脫離了危險,而他一直陪護在老人床前。老人清醒後,深情地對XX說:“多虧你啊,是你從閻王爺那裡把我拉了回來。“第二天,老人的親人來到醫院,看見老人已脫離了危險,感動得熱淚盈眶,此時,一夜未眠的XX已是精疲力盡。在老人住院期間,他隔一天晚上就去醫院替換老人的親屬陪護,為老人跑前跑後,端屎端尿。像這樣的事情,幾年來,XX不知做了多少次。

  某某對全體工作人員提出了“我們不僅要解決他們的溫飽,還要關心他們的心理的要求“。哪位老人有什麼老毛病,哪位老人該過生日了,哪位老人親人不來探望,劉忠遠都記在心上。某某年8月,有位性格怪異的五保老人薛某,入住不久,一直好對老年公寓的管理人員服務挑剔,時不時鬧到他那。他耐心的聽老人“發牢騷“,原來老人性格有點孤僻,不合群,難免不適應集體生活。某某瞭解了老人的要求,沒事就找到老人聊天,引導他多參加活動,多接觸其他老人,慢慢的老人就和大家一起看電視、下棋、打牌,融入了這個集體。老人們都把某某當作自己的貼心人,有什麼心裡話都願意找他嘮嘮,凡有事要幫忙,就像使喚兒子一般隨便。他常對工作人員說:“五保老人沒有兒女,我們要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對待每一位老人!“

  是啊,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某某同志正是用他的樸實和真誠詮釋著中華兒女尊老愛老、助人為樂的內涵,用自己辛勤的勞動和汗水讓老人們分享社會主義社會福利機構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